我们在一些抗日题材的书籍、影视作品中经常都会看到日本帝国主义所提出的“大东亚共荣圈这个词,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是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宣传和蛊惑人心的概念,当时在中国、朝鲜、菲律宾、缅甸等亚洲国家,不知道有多少人因为因为这个虚伪概念而走上叛国投敌之路。
那么这个
大东亚共荣圈
是个什么样的圈呢?
▲大东亚共荣圈的范围
其实所谓大东亚共荣圈,指的是树立”中日满三国相互提携,建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互助连环的关系“。试图以”大东亚共荣圈“为整体,以日本、东亚与东南亚”共存共荣的新秩序“作为建设目标为意义的政治体系。
日本给亚洲其他国家人民听的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理由是:人种上相近、地理上相依、文化上相通、历史上互相往来,因此,亚洲各国人民之间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大东亚共荣圈的宣传图
最最重要的是,日本与这些民族共有
被西方殖民者侵略和压迫的近代史
。因此,在亚洲只有日本可与欧美各国抗衡的情况下,其他国家应自觉接受日本的领导,在日本的领导下复兴亚洲。
因此,日本侵略亚洲其他国家,不是侵略,是”解放亚洲“, 是”为了亚洲而流血牺牲“。他们只强调欧美殖民者的罪恶、只强调自己与欧美殖民者作战的事实,全然不顾自己的企图,自己的所作所为本身,自己究竟给亚洲各国带去的是什么。
▲大东亚会议:1943年11月在东京召开
大东亚共荣圈的概念,其实并不是日本一开始侵略就提出来的.
在1938年11月提出日本政府发表《大东亚新秩序》的宣言,目标是建立中国、日本和伪满洲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互助连环,然而伪满洲国和大陆的汪伪政府等都是日本的傀儡,所谓共荣,实则是日本独荣。
1940年8月1日,外相松冈洋右在为德国驻日大使奥特举行的招待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大东亚共荣圈“的计划。”大东亚共荣圈“的范围包括东亚、俄罗斯远东地区、东南亚、大洋洲、南亚、阿富汗等地,不过有些书籍中还包括阿拉斯加、加拿大西部地区、美国西部地区、中美洲。
大东亚共荣圈中,日本与满洲国、中国为一个经济共同体,东南亚作为资源供给地区,南太平洋为国防圈。
而且为实现大东亚共荣圈,日本在内阁设立大东亚省。日本首相东条英机与中国、泰国、菲律宾、缅甸、印度等亚洲沦陷区的傀儡政权召开大东亚会议,并在会后发表《大东亚宣言》揭暨其目标。
1940年9月,日本政府在一次讨论与德、意进行同盟谈判的高级会议上,把日本的势力范围规定为:”以日、满、支(支那,指中国)为中心,包括委任统治之德属诸岛,英属婆罗洲,荷属东印度、缅甸、澳大利亚、新西兰“,也就是指日本、中国、东南亚地区、西南太平洋诸岛以及缅甸、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也许是自己也觉得胃口太大了,又补充规定道:”但在谈判中,我方提出之南洋地区暂指缅甸以东、新几内亚以北“。
▲轴心国的计划会师路线
相对于政府比较谨慎的说法,在当时异常活跃的日本右翼在谈及”大东亚共荣圈“时,
把西伯利亚、新西兰、澳大利亚、印度等统统囊括在内
,这可以视为一种舆论,也可以视为日本政府内心想法的一种直白的表露。
确实,日本政府在战争发动后,也表现了染指上述地区的企图,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得逞。
最终,
日本事实上的”大东亚共荣圈“是1942年5月左右征服了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地区之后形成的,其领土北起阿留申群岛,南临澳大利亚,西至印度洋,主要包括东亚、东南亚地区,面积380万平方公里,人口1.5亿。
当时,日本军国主义对”大东亚共荣圈“的宣传确是一副正人君子面孔、菩萨心肠。宣传与喜欢行动的乖离,恰似云泥之别。日本向来给自己的坏事寻找理由,制造光环。
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东北,当时的口号是”自卫权的发动“,这就是说中国先侵略了日本了;卢沟桥事变,日本政府称是”为了惩膺中国军的暴戾,促使南京政府反省“,这就是说中国干了坏事了;接着还有”更新中国的建设“、”日满支三国的结合“、”东亚新秩序的建设“等等。
当然,最动听的口号是”大东亚共荣圈“,在日本政府提出”大东亚共荣圈“时,声称其基干成员包括日本、”满洲“、中国。可是,当时”满洲国“是日本的傀儡政权,中国的半壁江山遭到日本蹂躏,其”共荣“的基础何在?
▲日本二战主要战略目标示意图
日本帝国主义的目标很明确,第一步先拿下朝鲜半岛进入大陆;第二部在中国的东北建立伪满洲国;第三步是占领中国;第四步在占领东南亚各国和澳大利亚;第五部西进印度与纳粹德国会师,然后共同北上对付苏联;第六步再最后收拾北美称霸世界。
▲日本二战面临的世界形势示意图
随着日本军国主义吞并朝鲜,其”利益线“指向中国东北,侵占中国东北之后,又把征服全中国作为目标。最后,是要征服整个亚洲乃至世界。在侵略过程中,其战争规模不断扩大,领土不断扩张,野心亦随之不断膨胀,至”大东亚共荣圈“而达其巅峰。
可以看出,”大东亚共荣圈“是日本军国主义近代以来侵略扩张路线的逻辑发展和必然归宿。
其次,它是”经济圈“理论的恶性膨胀的结果。
30年代,世界性的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列强都建立了排他性的经济圈。在这一现象的刺激下,日本军国主义恰好找到了其侵略中国乃至亚洲、排除英美势力的理论依据。
当时的一位日本经济学家声称”如果日满的经济连接完成,日本即可以世界强国的地位出色地创建为自给自足的大国。“然而,在占领了中国东北之后,日本军国主义认为仅有东北是不够的,必须开发华北,所以有”中日满共荣圈“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