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长线投资社群
我们提倡“健康生活,快乐投资,交流分享,感恩互助”。我们提倡长期价值投资,持有最优秀的公司,赚成长的钱。我们提倡智力众筹,群策群力。我们提倡常怀感恩之心,合作共赢!这就是我们——素昧谋面却亲如一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长线投资社群

股海无涯,学习做舟,大道至简,返璞归“真”

长线投资社群  · 公众号  · 投资  · 2020-12-23 21:2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这是长线投资社群的第405 篇原创文章


长线投资社群宗旨: 为长线投资者提供一个免费交流和互动的平台,一切以成长价值为核心。很多人做了一辈子股票都没搞清楚股价为什么涨跌。为了帮助更多人认识价值投资,交流分享还是非常必要的。


长线投资社群愿景: 建设一个真正志同道合、不掺杂任何商业目的、纯粹为兴趣爱好而来的长线投资朋友圈。投资理念:长线投资从拒绝平庸开始,坚持与净利润持续增长的优秀企业为伴,赚企业成长的钱。价值观:健康生活、快乐投资、交流分享、感恩互助!



《夜空中最亮的星》

作者:逃跑计划  演奏/演唱:张岳林


长线投资社群交流分享会福州站MV


长线投资社群旨在为普通老百姓提供一个学习价值投资和交流互动的平台。我们不仅有线上交流,而且还有线下交流。我们的线下交流活动形式不同于雪球嘉年华,也不同于很多知名投资人或投资机构组织的粉丝见面会,我们的线下投资经验分享会更像是朋友聚会,聚会费用AA制,人人平等,希望为群友们提供一个见面认识和交流学习的机会,来参会的人人都是主角,人人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参会者通过分享自己的投资故事和经历、投资技巧和心得,拉近彼此的距离,丰富彼此的投资体系,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是最接地气、最温暖人心、最直接畅快的交流。

2020年12月12日长线社群在福州举办了一次交流分享会。这是一场事前没有筹备和规划的聚会,本来谢博士只是打算到福建随便转转,做一下市场调研,看一下亲朋好友,但福建的朋友们太热情了,有的群友甚至为了一场期待中的聚会推迟了赴日本读博的行程,于是就决定搞一次分享会,参加的基本上都是福建的群友。虽然匆忙,但因为福州群友们的大力支持,提前找好了酒店、会场,准备的妥妥当当,所以显得相对比较轻松,也是一次成功令人难忘的盛会。

活动结束后,我们征集了群友关于福州交流分享会的感悟,现分享如下:




Focus





谢博好,大师兄好 ,大家好! 有幸8月份加入长线社群知识星球。


12月12日参加了长线投资社群福州站的交流分享活动,如愿领略了谢博士温润如玉的气度和大爱,感受到团队群体上下热忱和正能量,真的非常的感谢,也很珍惜,我得到了无声 的滋润,这是我人生的一座里程碑!


多数人的失败在于不够幸运,在投资的生涯中没有遇到正确的导师传授如何钓鱼,没有系统的学习,只是用碎片化的经验来指导自己的投资行为,也许在某段时间里面幸存,但也很难穿越历史的长期考验。


系统的学习,抓住主要矛盾,抓住万变不离的宗,赚时代的钱,以逸待劳!


谢博开场说,价值投资真的挺难的。 的确,顺应人性很快乐,反人性却很痛苦,被动学习很痛苦,主动求知很快乐。


股市里投资是世界性的难题。 投资本身并不难,股价的走势背后有着内在的规律推动,即价格永远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但难的是人性,即使指数长期向上,90%的人依然在这里亏钱。


自上而下选择符合时代最需要的行业、疯狂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企业,最后才是好价格也就是估值,反之往往南辕北辙。


大道至简,谢博士反复讲: 市值=净利润*估值,两个变量。


A: 净利润=市场规模*市场占有率*净利润率


小时候骑自行车,眼睛老是盯着地面害怕摔倒,现在懂得了眼光放长远,着眼于行业规模和公司未来的营收和占有率,不比太纠结每天的涨跌。


如何寻找净利润高质量持续确定性增长的企业,看时代背景,看行业规模,看行业增速。 行业规模往往和时代需求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在很多行业和公司的研究报告中,都能找到未来行业市场规模的预测数据,在很多公司的发展规划、股权激励中都给出了未来的增长目标,我们只需要去做功课,去了解企业,了解企业家,然后持续跟踪看看是否能够知行合一去实现企业的高质量成长。


分享会上味精大大的PPT讲护城河四要素技术、品牌、资产壁垒、转化能力。 确定性是复利的基础,熊市的时候更考验逻辑是不是够硬。 内在价值是一个锚点, 让我们做到心中大致有数,在遇 到“雷”和“坑”的时候不至于恐慌,甚至逆向买入。

真正的价值和K线无关,K线其实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估值,有PEG估值法,即PE和未来几年净利润复合增速的比值;也有价值投资鼻祖格雷厄姆的估值法:估值=8.5+2x净利润增速;估值=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流量折现;还有历史冰点估值法。

合理的估值其实≈内在价值,合理的估值是一个锚点。 PE就像主人身边的那只小狗,总是在合理的估值的前后穿梭,在中国,主人和狗之间的绳子比较长,但迟早都会回归。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市场更极端,所以更容易亏钱。

目前中国是全世界发展最快的,确定性最强的国家,别人200年走过的,A股用50年,大部分时间都是溢价其他市场无可厚非。

1、PEG等于1的情况可遇不可求,资产荒的时代,优秀的成长性具有稀缺性,长期溢价,只有在系统性的风险下面才≤1,另外PEG取1,30%增速的企业优于20%增速的企业。

2、比较通用的是现金流折现法,很多价值投资者用未来十年的净利润累计数来等同于现金流来毛估企业的内在价值。

3、参考历史估值可以看出股价处在大致的低估或者高估的状态。

市场的情绪具有较长的周期性,好的企业随着内在价值的提升,可以穿越周期。 例如2015年涪陵榨菜,疯牛状态下达到TTM70PE,最高点买入到现在也有4倍的收益。

给企业估值要看什么行业什么时期,企业的成长阶段。 新兴行业,确定性好的龙头小市值的企业给适当的溢价。

给企业估值是有一门艺术,树不可能长到天上,皮球也不可能沉入水里。 最终主要还是看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和成长质量。

估值是市场多数人情绪的汇总,是周期,是偏好,关系买点的好坏,关系到未来年化的收益率高与低。 牛市进场只能付出更多的时间等待企业成长。

股市太喧闹,故事太多,每天95%的信息是无效的信息跟价值无关。 人们太急于挣钱,K线变成提木偶的线,拨动着人性躁动的心,使不明就里的人不小心变成乌合之众,盲目无视内在的规律,没有系统性学习价值投资的人很容易迷失。

要还原企业的内在价值,并合理的估值,并找到合适的买点,这里面起码78个变量,需要时间需要耐心,如果勾兑上人性,操作难度指数级上升。

特别是在牛市进场的情况下鸡犬和凤凰一样的估值,凤凰会成长,消化估值。 而鸡犬不但不会成长甚至可能业绩萎缩,估值和业绩遭遇双杀,这样一来对大多数人是灾难性的后果。 熊市进场要买好企业,牛市进场更要买好企业,价值投资贯穿牛熊。 任何时候都是持有优秀的公司! 市场的选择长期有效,自认为比市场先生聪明也是大部分亏钱的原因。

最近大家都在思考两个问题要不要卖出十大战略股票,换成其他的正在下跌的股票。 或者以前不小心下车了,10大战略又涨了,要不要追? 2021年10大金股要不要买,买了会不会跌? 归根到底要回到上面的如何合理估值和企业的内在核心价值的问题。

什么时候卖股权?

1.   高景气的行业,极品的公司长期不卖。 股价下跌而没有搞清楚内在的逻辑,卖出优秀的公司盲目去抄底,可能带来是灾难性的后果。 现代社会,强者恒强,龙头企业在现代社会各种科技(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化,工程师红利),在现在企业制度的加持下,经过市场先生无数的检验,大概率还是龙头,穿越牛熊。

2.   做好资金规划,要买房或者置业时,尽量选择在牛市或者历史高PE卖出。 牛市里也可以考虑卖出一部分股权改善生活或者用于教育。

3.找到更好的确定低估的公司。 找到更低估更确定的公司概率比较低,但是不得不做! 这是持续性的问题也是提升的需要,非常考验投资人的基本功和能力圈,也很容易犯错,看起来矛盾。

4.除非时代变了或者公司的基本面恶化。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需要。 例如银行和地产,例如有色和航运,低端制造业。 时代变了,公司变了,这是卖出股票最大的逻辑。

5.战略标的,基本代表了未来5到10年,代表了中国。 80年代没有人会想到今天的世界变成这个样子,超出所有人的预期。 同样伟大的公司为什么会超越预期,比如爱尔眼科,比如腾讯控股,因为我们在浩瀚历史面前很渺小。 即使马化腾也表示,自己减持股权某些原因是因为公司内部开会也只能看到行业三年 。其实是这信息时代的巨大浪潮,成就了腾讯和阿里等互联网企业。

当我们纠结我们要持有什么样的股票,其实市场先生已经帮我们严格的筛选了最优秀的公司,现在市场慢慢的退潮,他们渐渐的显露出来。 如果一个公司过去是学霸,在不变的时代背景下面大概率还是学霸。

买龙头就是买确定性,就是买护城河。 A股投资者的水平越来越高,越来越国际化,市场先生越来越有效,而且经过改革开放40年,许多行业的竞争格局已定,行业出黑马的概率也很小,刻意找黑马很容易犯错。 分辨出更优质、更确定、低估、能长牛的公司,需要投资人深厚功底和的累积。

为何不把自己的聚焦在一个框架和体系里,在价值成长的框架里稳定复利,不要脱轨,坚持做对的事情,行稳致远。

化繁为简,万变归宗,把投资变简单。 抓住主要矛盾,抓住内在价值成长,抓住时代的机遇,对多数人来说足够了。 抓大放小,聚焦企业成长,聚焦核心资产。 只要避免犯错误,不盲目出击,长期在股市里面生存下来,就成了那赚钱的5%、3%,如何不犯错误,谢博讲到很重要的一点在坚持在自己的能力圈里面投资。 股市里充满了诱惑和不确定性,做熟不做生,人们往往过于自信,走错一步,步步走错,特别是现在市场两极分化很尴尬!

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投资者,那他一定是具有智慧格局加上深度的学习,恪守投资纪律,不断扩展能力边际。

价值投资我们并不是要因循守旧,吃老本。 当我们掌握了股市的基本内在规律以后,建立主体框架,我们才可以在海量的信息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完善我们的投资体系,通过我们掌握的投资系统加以变现。 即使千里马常有,我们也要努力做一个伯乐,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我们的辨识度,分辨真金的能力,提高个人的格局、眼界和定力,长期跟踪观察发现价值。

价值投资体系,需要我们固守在能力圈子里投资,守好优质资产这一亩三分地外,种一块小实验田,慢慢的扩展自己的能力圈边际,我们可以小仓位尝试,慢慢买入。

找到确定的价值投资机会要敢于在市场情绪不佳的时候合理仓位买入并耐心持有,因为最理想的收益源自好的买点,足够的仓位,和足够长的时间复利,当然也不必过于苛求完美,适得其反。

感谢味精大大和我们分享一个理念熊市缓慢建仓。 分批建仓可以降低认知不到位带来的风险,我们可以一边学习一边建仓,不必急于一时。 真正理解一家公司,一个行业需要一个认知的过程。

谢博士用心良苦的为大家挑选出10大战略、36长牛、10大金股,是智慧的结晶! 帮助大家获得更好的收益率,背后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思考大量的问题,可想而知,在这里向无私的谢博士和大师兄致敬!

我们很有幸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同时又身处全世界最确定的国家。 美国的历史数据显示长期投资回报率最好的分别是信息服务,消费必须品,医药类。 其实这三个行业也都囊括在科技里面,其中生命医学是没有顶的科技之峰。 这三个行业已经足够我们做很多功课的。

未来我们大A股,有几个趋势: 去散户化,注册制,市场扩容,港股化、 T+0 。 A股一步一步的改革,越来越成熟,未来的A股市场越来越有效,呈现慢牛,长牛。 指数是微观推动的结果,优秀的公司内在价值长期和指数无关,所以重个股,轻指数。

写这个心得,我自己也经过无数的思考,对我自己也是一次系统的梳理和提升。 非常感恩遇见谢博士和大师兄,向榜样学习,致敬!

写完心得,以后再慢慢展开细化,从持仓个股做起。

格局有限,这里面难免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希望老师多多指导,指正。 谢谢!

2020年12月16日



如果您喜欢本文,转发是最大的支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