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新闻周刊
这里是《中国新闻周刊》掌门周刊君,有聊、有趣、有料,每天真诚推送犀利观点+深度报道+暖心好文+有趣视频。欢迎勾搭,和100万小伙伴一起玩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  ·  陈丽君,获“最佳男主角”! ·  昨天  
新华社  ·  员工多次早退1分钟被开除?法院判了 ·  2 天前  
人民日报  ·  2025年1月5日零时起实行! ·  3 天前  
新华社  ·  上海地铁11号线事故,后续来了→ ·  3 天前  
浪潮工作室  ·  连底盘都智能,汽车智能的最终形态是什么样的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新闻周刊

一场平静的狙杀II:“衡中”高考后

中国新闻周刊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6-10 20:32

正文

高考尾声10小时

衡水中学现场直击


提到高考,有“超级中学”之称的衡水中学都会站上风口浪尖。完全的军事化封闭式管理、占据全省过半的清华北大名额、如“神话”般超高的升学率,为它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高考前夕,针对衡水中学的备考状态,我们实地探访,详情戳:《一场平静的狙杀:衡水中学高考纪实》。


高考期间及过后,这所“超级中学”又是怎样的情形,这期我们以图片故事的方式呈现,还原一个真实的衡水中学。


注:包括河北衡水中学(本部)和衡水第一中学(南校区、外地考生居多)


高考结束前10分钟,包括交警、警察、保安等逾 50 人在校门口负责秩序。交警刘昆已经是第 9 年参与,唯一请假的是去年,他的孩子在衡水中学就读并参加高考。那一年,他请假出去旅行,“我放心衡中的教育,感觉非常轻松,就出去玩了”。2016年,他的儿子被复旦大学录取。



家长们早早地带上行李箱,准备高考后带孩子回家。来自武邑的林威夫妇下午两点就到了学校门口,“我们今晚准备在家办个庆功宴,虽然成绩没出来,但我相信孩子。孩子在衡中待三年,挺不容易的,我们一大家人都为她庆祝。”



校门口前两百米的街道两侧,坐满了来接孩子的家长。高大的梧桐树下,等待的人们来自枣强、邯郸、石家庄、秦皇岛,甚至外省……



高考志愿咨询的“宣传队”早早上线,超过 5 家咨询机构瞄准了等待中的家长们。学生们答卷的同时,家长们已经开始为报志愿提前准备了。



住在附近的马保强夫妇,每年高考都会来校门口“捡瓶子”。“好多家长高考这两天,全都在门口守着。天儿这么热,我们半天下来能捡几百个瓶子。就这两天,光卖瓶子,就能有小几百块钱呢。”



距离高考结束还有半小时,82岁的林宝华和儿子、儿媳从邯郸赶来,等着接最小的孙女。衡水第一中学(衡水中学南校区)的周边还比较荒凉,儿子在公路边铺了个防潮垫,老人在上边坐着等待。



马艳从秦皇岛开车而来,等着接儿子下考场。她的孩子希望考华南师范大学的心理系,但最后的三次模拟考试很不稳定。孩子在考场做题,马艳在车子的后备箱里,看着填报志愿的策略。她只盼着尽全力,把孩子送到更好的地方。



躺在汽车后座的这束花,来自遥远的张家口。经历了几小时的颠簸,已然有些枯萎。这是赵青夫妇送给女儿的礼物,“不管考得怎么样,能坚持到现在就是胜利。”他们的女儿希望考到北京大学,在年纪的排名是前100,班主任给赵青夫妇这样形容孩子的目标,“不要担心,伸一伸手就能够到。”



这些家长包车,从唐山一路赶过来。他们显然没有被高考紧张的气氛影响到,在车子的行李置放间打起了扑克升级,“担心也没用,我把孩子送到衡中,使命就完成了”,在这所学校高升学率的保障下,他们这样调侃。



高考结束,家长们进入校园,帮孩子搬行李。红色的小车来回穿梭,从寝室到校门口不足 300 米的路程,每趟 10 元。在大包小包的行李面前,小红车的生意异常红火。



高考结束,孙曦曦在教室外没有离去。按照惯例,家长的照片会被贴在教室外,时刻激励着孩子们。她找了把剪刀,小心翼翼地把自己父母的照片剪下来,“我要留个纪念,一会儿再到楼下问问其他同学有没有需要的”,她的背上印着“超越梦想”的大字,略显不舍地回答。



周涵卿的脚下是装得满满的黑色背包,大概30斤重,她只能走一会儿歇一会儿。“里面装的全是复习资料、改错本,就算高考完了,我也不想丢掉,这是我三年最珍贵的回忆”,她胸前印着鲜红的“战”字,这是他们备战高考的班服。



林紫同样舍不得丢掉自己的复习资料,高考完撕书狂欢的景象并没在衡中出现。“我支持孩子留着这些资料,从衡中锻炼出来不容易,我为她骄傲”,林父开心地回答。



吴倩和王可瀚都来自张家口,他们是特长班的学生,理论上不用参加高考。“我们都去高考了,非常想体验一下,这才是高中生活的句点”,夕阳下他们笑脸灿烂,即将迎来自己崭新的大学生活。



衡水第一中学(南校区)外地考生居多,将近一千米的大路两旁,有序地停着来自河北各个地区乃至省外的车辆。



结束考试的冯华华正和父母安静聊天。等车完全开出去,至少需要一个小时——以他们每个假期接送孩子的经验看。路边没有椅子,一家人坐在地上,聊着刚刚结束的那场考试。



刘霞一大早起来就开始做饭,豆角焖面、鸡蛋豆腐羹、青椒木耳,这是她给下了考场的孩子准备的饭菜。“我们以前每次接孩子都特别堵,后来有经验了,自己在家里带饭,方便”,她笑呵呵地讲“孩子从上了高三,每个月都是周六放假、周日返校,我们回邯郸来不及,只能在衡水市区住宾馆。孩子想吃我做的饭,每次都是在家做好给他带过来”。



陈晨家住唐山,高考结束,爸爸、妈妈、姐姐和姐夫全家都来接自己。“能考上衡中,闺女就是全家的骄傲。我相信,高考她肯定没问题”,陈爸爸抗着铺盖卷开心地说。



科教馆作为七天冲刺的“主战场”,放满了考生们的备考资料。高考结束,楼道的垃圾桶边全是他们“战斗”过的痕迹。



602是今年的高三班。高考结束,教室的黑板上还留着班主任最后的寄语“亲爱的宝贝们,你们解放了,记住,02是你们永远的家”。教室后方贴着班级励志条幅“602这艘隐形航母,必将成为高考中的新霸主”。教室墙外,躺着他们考前立下的个人目标,静静地等待着被实现。



已经是晚上9:00,刚收拾完行李的考生们,三三两两地走出校门。南校区2014年建立,他们是在这个校区里第一批高考的学子。



晚上9:30,从石家庄赶来的张成君还没接到孩子。“我不知道今天要来接,原先都以为是明天呢,孩子在这儿,我特别放心,也就没怎么管了“,路灯下,他风尘仆仆。



张辛是南校区最后一位离开宿舍楼的考生。晚上10点整,他才打包好行李。他是复读生,在这里念“高四”。一边拎着箱子,他一边喃喃,“今年的数学和理综不讲套路,题型好新颖,真担心考不好啊”。今年他的压力格外大,去年高考发挥失利,做小本生意的父母交了10000块送他来衡中,置身150人的复习班,“我总感觉特别有压力,大家都好努力,在考场上不由自主想到去年的情况。这一年,我走过来了,这里确实和别的学校不一样,我已经觉得自己赢了”,他长舒一口气。



高考落幕,这里的每一个人收获着自己对答题结果的满意或不满意。但问及学校,他们都表达着同一种感激。


一个月后,他们中超过90%的考生将会接到各个大学的通知书。这所学校顶着巨大的争议,不出意外的话,将完成它新一年的神话。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阅读 |奇葩国产女团“血泪史”:曾经30个女生只有20个真爱粉

点击图片阅读 | 被车撞倒没人扶?既不是人性扭曲也不是道德沦丧

点击图片阅读 | 《欢乐颂》就是一部中华渣男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