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命科学前沿
以病毒学为特色,探讨生命科学前沿,普及生命科学知识。生命科学之家!
51好读  ›  专栏  ›  生命科学前沿

Nature子刊 | 出乎意料,大脑成微塑料最大受害者!或为痴呆症埋下重大隐患

生命科学前沿  · 公众号  ·  · 2025-02-09 18:10

正文

图片
全球环境微塑料和纳米塑料(MNPs)浓度不断上升,引发了对人类接触和健康后果的担忧。
2025年2月3日,新墨西哥健康科学大学Matthew J. Campen团队在 Nature Medicine 在线发表题为“ Bioaccumulation of microplastics in decedent human brains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证实了 MNPs在人体肾脏、肝脏和大脑中的存在。 这些器官中的MNPs主要由聚乙烯组成,其他聚合物的浓度较少但也很显著。
与肝脏或肾脏中的塑料组成相比,脑组织中聚乙烯的比例更高,电子显微镜证实了分离的大脑MNPs的性质,它们主要以纳米级碎片的形式存在。这些死亡组织中的塑料浓度不受年龄、性别、种族/民族或死因的影响;死亡时间(2016年与2024年)是一个重要因素,肝脏和大脑样本中MNP浓度随时间增加。最后,在一组确诊为痴呆的死者大脑中观察到更多的MNPs积累,在脑血管壁和免疫细胞中有明显的沉积。这些结果突出表明, 迫切需要更好地了解塑料在人体组织,特别是大脑中的接触途径、吸收途径和清除途径以及潜在的健康后果。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人为制造的微塑料和纳米塑料(MNP),即直径从1纳米到500微米到不等的聚合物颗粒,在环境中的浓度呈指数级增长。 尽管最近的研究将颈动脉粥样硬化中MNP的存在与炎症增加和未来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联系起来,但MNP对人体危害或毒性的影响程度尚不清楚。
在受控细胞培养和动物暴露研究中,MNPs加剧疾病或导致毒性结果,但其浓度与人体暴露和身体负担的相关性尚不清楚。毒理学领域的“咒语”——“剂量产生毒素”(Paracelsus)——使这些发现很容易预测;MNPs在人体中的组织分布和内部剂量尚不清楚,这使我们无法解释受控暴露研究结果。
到目前为止,视觉显微光谱学方法已经确定了器官中的微粒,如肺、肠和胎盘。 这些方法通常仅限于较大的(大于5µm)颗粒;因此,较小的纳米塑料无意中被排除在外。热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GC/MS)作为一种新的方法,已被应用于血液、胎盘和血管中,与正交方法相结合,具有更强的累积性、定量性和更小的偏倚性。实验室间的Py-GC/MS数据具有可比性,为该方法用于人体组织分析提供了信心。 该研究应用Py-GC/MS结合可视化方法来评估MNPs在人类死者肝脏、肾脏和大脑主要器官系统中的相对分布。
肝、肾和脑所有死亡样本的MNP总浓度概述(图源自 Nature Medicine
该研究对组织MNPs进行鲁棒检测的补充方法,包括热解气相色谱-质谱法、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电子显微镜与能量色散光谱,证实了MNPs在人体肾脏、肝脏和大脑中的存在。 这些器官中的MNPs主要由聚乙烯组成,其他聚合物的浓度较少但也很显著。与肝脏或肾脏中的塑料组成相比,脑组织中聚乙烯的比例更高,电子显微镜证实了分离的大脑MNPs的性质,它们主要以纳米级碎片的形式存在。这些死亡组织中的塑料浓度不受年龄、性别、种族/民族或死因的影响;死亡时间(2016年与2024年)是一个重要因素,肝脏和大脑样本中MNP浓度随时间增加。最后,在一组确诊为痴呆的死者大脑中观察到更多的MNPs积累,在脑血管壁和免疫细胞中有明显的沉积。 这些结果突出表明,迫切需要更好地了解塑料在人体组织,特别是大脑中的接触途径、吸收途径和清除途径以及潜在的健康后果。
参考消息: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4-03453-1
来源:iNature

图片

主编微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