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下午,
睿远基金投教基地的工作人员来到陆家嘴滨江中心,为陆家嘴职工亲子工作室的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堂趣味理财课——“手机里的钱是花不完的吗?”帮助孩子们正确理解“钱的概念”,从小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课堂伊始,工作人员便提问孩子们:“大家知道钱是什么吗?”出乎意料的是,小朋友们纷纷踊跃回答,有的小朋友甚至提到了“物物交换”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概念。工作人员随后通过简单明了的例子进一步解释钱是一种用来交换东西的小工具,还解释了为什么我们需要钱——钱可以帮助我们得到我们需要或喜欢的东西,例如玩具、食物和书本。通过用钱交换物品,可以更方便地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而不需要用其他东西来交换。
接着,工作人员向孩子们展示了钱的各种形式,比如纸币、硬币,还有信用卡以及爸爸妈妈手机里的“电子钱”。通过互动提问,孩子们分享了自己对手机支付的优点和缺点的看法。小朋友们纷纷举手,热情地讨论着自己的见闻和想法。有的小朋友认为手机支付很便利,不用携带大量现金,有的则提到如果手机没电或网络不好,就无法完成支付。
随后,工作人员详细讲解了手机里的钱是如何工作的。电子支付是一种用手机、电脑或其他电子设备来付钱的方法,比如在商店买东西时,爸爸妈妈用手机扫一扫就能完成支付,这就是手机支付。同时,还介绍了传统支付方式,比如用纸币和硬币直接付款,或者用银行卡刷卡。
工作人员深入浅出地说明:“手机里本身并没有钱。手机支付的钱不在手机里,而是在银行里。”详细解释了银行是如何帮助人们保管钱的,以及当我们使用手机支付时,实际上是手机通知了银行,银行则将相应的金额从手机主人名下的账户中扣除,并最终转移到商家的账户中。
为了让孩子们明白手机支付并非无限的,工作人员特别强调:“爸爸妈妈手机里的钱也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手机里的钱实际上是从爸爸妈妈的银行账户或工资卡里转过来的。爸爸妈妈工作赚的钱会存进银行,手机支付只是用手机来管理和使用这些钱。”
在了解到钱的有限性后,工作人员引导孩子们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关注钱的使用。
课堂的高潮部分是互动环节——“超市大赢家”的游戏。孩子们被分成两组,一组扮演售货员(小老板),另一组扮演顾客。售货员需要用水彩笔快速制作一些商品,并标注价格,以合理的价格出售以赚到更多的钱。顾客得到了一定面额的“模拟钞票”,这些钞票模拟他们一天中的消费,要求必须买到吃的和喝的东西,这考验了孩子们如何规划自己的钱。
在游戏过程中,小老板需要根据顾客需求制作并销售商品。如果大家都需要买吃的,他们可以画汉堡等食物,但价格无法太高;如果只画玩具,尽管需求较少,但单价较高。这需要小老板们权衡商品种类和价格。而顾客则需平衡自己的消费,确保既能买到必需品,也能在满足需求后剩余一些资金。
游戏开始后,孩子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小老板们迅速制作出各种商品,有的画了汉堡、果汁等食物,有的画了玩具。顾客们则仔细计算手中的钞票,合理分配,确保能够满足一天的需求。通过这场模拟购物,孩子们体会到了在有限的钱下如何选择物品,以及如何平衡花费与储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