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悦网美文日赏
美文日赏,每日一次的阅读之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从小被古文喂大的孩子,原来都是“学霸体质” ·  8 小时前  
新周刊  ·  懒得谈对象的年轻人,偷偷去逛相亲角 ·  昨天  
单读  ·  媛媛的旅馆:逃出电诈园区的中转站 ·  3 天前  
码头青年  ·  大S离世,千禧年回忆骤然褪色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悦网美文日赏

姚晨《都挺好》:那个不被父母重视的女孩怎样了?

悦网美文日赏  · 公众号  · 杂志  · 2019-03-12 20:30

正文


作者:苏心

来源: 苏心

ID:suxin98498

01


《离婚律师》后生了两个宝贝沉寂了几年的姚晨,终于出新剧了,电视剧《都挺好》逐渐升温,同样是扮演职场精英,但这部剧突出的家庭伦理故事,挺符合现实,更有看头。

原生家庭的梗并不新鲜,但一集集看过,出入烟火气,平凡如你我,很快就产生代入感,朋友圈很多人都在谈论这部剧,不是没道理。

看到姚晨扮演的苏明玉,在她母亲去世后表现出的种种不近人情的冷漠,让人瞠目结舌,之后和她两个久未见面的哥哥也是没有一点热乎气,开始我是有点讨厌她的。

可接下来的一幕暮,回望了她上高中时,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家里,明玉各种不受待见,一下子击中了我心底最柔软的部分,竟然看得落下泪来。

我曾经几次在文章中写过自己,生在一个极度重男轻女的家里,上面有一个姐姐,妈妈怀着我时,全家盼星星盼月亮是个男孩。

我出生那天,爷爷站在院头等消息,有人跑去和我爷爷说,恭喜您又添了个孙女,我爷爷气得哼了一声,转身走了。

我爸是机关干部,观念比爷爷强多了,姐姐的到来,他不仅没有嫌弃,反而宝贝得要命。总听我妈说我爸多疼多疼我姐的情形,因为,我爸是觉得一儿一女比两个男孩好,他老人家笃定地认为我是个男孩,期望值比爷爷奶奶还高。

我出生时,爸爸在单位上班,家里有人给他打电话,说他又有了一个女儿,我爸竟然一周都没回家,真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我的故事一会再说,先说苏明玉。


02


她本来是上清华的苗子,可她妈妈为了省钱,让她读了本市免费的师范,而为了她大哥苏明哲出国读书和二哥苏明成找工作,家里卖了两间房子。


后来又因为给苏明成结婚买房,她妈妈竟把明玉住的那间房子也给卖了,明玉一气之下回家找母亲理论,结果大吵了起来,父亲在一旁也不敢说话,从此,她不再回家,靠打工养活自己。

在一次发传单时,明玉偶遇某集团公司老总老蒙 ,蒙总成为她事业的领路人,她也一步步从一个倔强的小姑娘,成为有着“销售天才 称号的集团高管,拿着不菲的薪水,开豪车,住别墅,在很多人眼里,已然是成功人士了。


明玉母亲的葬礼花了四十万,都是她出的。


开始我还觉得她是因为没来得及尽孝,花钱是为了弥补自己愧疚的心情,但看了几集剧情,我否定了这个想法,觉得她更像哪吒剔骨还母,她在最后和母亲吵翻那次就说过,十八岁以前花的钱会还给她,她是用这种方式和母亲做个交待。但物是人非,阴阳两隔,诸多恩怨已无从诉说。


03


表面上的明玉风光无限,大集团公司销售老总,杀伐决断,果敢坚毅,手里的单子都上亿。


事实上,她内心依然是一个极度缺爱的小女孩。


她一直是紧绷着的,活得用力过猛,所以她在家里经常失眠。而她每次进入到石天冬的餐厅,那个温暖的气氛,才会让她放松神经,能够安稳地睡一会儿。


这部剧很受欢迎,几次上了热搜,一些人从那个家庭里,多多少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有很多女性说,自己的爸妈就是那样重男轻女的父母,偏心眼,自己就是那个被苛待的女孩。



04


上高中时,我和同学去一个渔村他姑姑家做客,姑姑做了满满一桌子海鲜招待我们。


他们家吃饭的桌子不算大,三个孩子加上我们,一共七八个人,有点挤。大女儿和弟弟才不管这些,早早坐在椅子上等着吃饭,老二也是个姑娘,却怯怯站在一边看着不敢坐。


姑姑拿碗夹了一些菜,递给老二说,赶紧吃,吃饱了去写作业。


我当时觉得特别不舒服,可毕竟不熟,也没好意思开口说话。


回来的路上,同学和我说,他姑姑家为了生男孩,在老二出生后就把她藏到了亲戚家,后来生下老三,就更不管她了,直到上小学才接回来。


当时默默心疼那个孩子五秒钟。


多年以后,我和同学聊到他姑姑一家,他说,姑姑家的三个孩子属二表妹争气,她考上了一所法律院校,如今早已是小有名气的律师。


几年前,二表妹给父母在城里买了一套房子,把他们接过来养老。


想不到,那个最不得宠的孩子,成了给父母出力最多的一个。


这些年,我见过很多这样的例子。


很不受父母待见的女孩,反而是兄弟姊妹中活得最好的那个,她们结婚生子后,也渐渐理解了父母,心底变得越来越柔软,便收起所有的刺,尽释前嫌。



05


接着说我。


小时候,我特别没有安全感,总觉得自己是家里多余的那个孩子,加上有邻居经常逗我,说我不知哪天就会被父母送人了,我更加小心翼翼。


直到多年后,我也很不自信,坐车永远坐在后面,从来不坐第一排。


虽然如此,但我依然是在爱中长大的孩子。三个孩子中,妈妈最疼我,我从小体质弱,妈妈背着姐姐和弟弟,给我单独做过很多好吃的东西,我长到结婚,在家里都没洗过一只碗。


父亲是重男轻女,但他老人家在子女受教育花钱这事上,从来不分男女,我一直说自己是占用家庭教育资源最多的那个,三个孩子中,我读书最多,花钱也最多。


我的心中,只有对父母的爱,从无一句抱怨。


母亲的猝然离开,我用了几年时间才走出来,如今,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趁还来得及,好好爱父亲。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