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叔大菊观
我的主业是读财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最爱大北京  ·  3月起,这笔钱不再交 ·  3 天前  
北京吃货小分队  ·  日本超人气零食!每次旅行回来必买的人气好物 ·  2 天前  
北京吃货小分队  ·  复工后第一个周末,在北京怎么玩? ·  4 天前  
北京本地宝  ·  2025北京元宵节5大免费活动!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生叔大菊观

为什么我不建议你买保险?

生叔大菊观  · 公众号  ·  · 2019-08-07 19:27

正文


刷公众号文章的时候,有 条留言让我忍不 住笑了很久。


人是贪婪的,亏损之前总想着“花式作死”。


买保险也是如此,踩雷的人非常多,据调查90%的人都买贵或者买错了保险,因为不懂,被业务员牵着鼻子走, 糊里糊涂买一堆没用的,花了钱还得不到保障。

人生确实需要规避风险,因为世事无常,意外随时发生。

但对于普通人来说,真正可以帮你规避风险的方法,不是挥舞着人民币买买买,而是提前学习,万事皆有准备。

近期,跟很多人聊及保险的事,我觉得很有必要和大家分享一下:

哪些保险不能买? 挑保险应该避开哪些陷阱? 为什么越是全能的保险就越坑?

1
别拿保险当理财
有人很早就买了保险,但基本都是听别人介绍说: “xx保险日后可以月月领、年年领、有分红、随时取、随时存,还是利滚利哦”,就瞎买一通。

但其实这类产品,没有做好基础保障之前,最好先不碰。 保险的本质是风险管理,它的核心功用是风险转移,而不是财富增值。
等到发生意外或不幸患病了,翻出这些保单,才发现生病住院不能报销,发生了意外也没得赔。
2
想一张保单解决所有保障

有业务员很喜欢推荐“超全能”保险,说是什么情况都能保障: 重疾、意外、医疗、身故统统都有...很让人心动。

但天上不会掉馅饼,如果有,小心被砸。 这种全家桶式的保险,保费非常贵,拿同样的预算分开买重疾、寿险、意外,完全可以买更高的保额,保费也更便宜。

而且,一家保险公司不是所有产品都最好,有的保障甚至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各个险种分开购买,从各家保险公司中选择保障好的、最适合自己的产品,性价比更高。


3
一定要大公司,才有好产品


这个行业不存在所谓的小公司,再小的公司也得有几个亿的注册资本。 别人要是跟你说”小公司容易倒闭、理赔没有保障“可以直接拉黑了。
在我国,任何保险公司,都有银保监 (原来叫保监会) 把关,按照规定,他们在卖保险时,要有足够的钱,保证卖出去的保单出了险能够有钱赔。
监管爸爸你都不信,还能信谁?

(图/新华社新闻报道)
保险好不好,不能只看品牌,也不能只比价格,核心要关注保障责任,是否符合自己的保障需求,建议按照优先级挑选: 保障>价格>服务>品牌。
不要盲目的把大公司与好保障划等号。
现在保险市场竞争激烈,不少公司为了建立自己的品牌认知度,占领一角之地,开发的产品很注重性价比,不断优化服务,以争取更多客户的信赖。
别人说的好不算,要学会自己鉴别,适合自己才是真的好。
4
娃和老人买了保险,自己却在裸奔
老人和孩子的保险要买,但优先级不是第一位。
因为如果他们生病了,我们还有继续挣钱给他们治病的能力; 而如果我们生病倒下,整个家庭靠谁支撑呢?

如果家里有房贷、车贷等大额支出的,别说孩子老人的保费能不能继续交,基本生活可能都难以得到保障...

从经济的角度而言,年轻人的保障绝对绝对比年迈父母、小孩的重要。
5
到底怎么买才不会被坑?
现在,很多人都在考虑给自己买保险,但是,一些保险代理人对自己卖的产品都一知半解,见人就说这个好,那个也好。
各种推销说服,就想卖出去,签字之前你是上帝,签完字以后也许人都找不到了。
所以, 多了解一点保险知识,才是避坑的最佳手段 但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的难。

保险知识非常复杂,条款多还不讲人话,保险产品研究起来也是数也数不完,自己学很难,这可怎么办?

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学习方式:

经数次邀约,我请来了有 13年保险规划经验 的保丫保险团队,带给大家一节 免费的《保险公开课》。


他们会在群里分享十几年的保险经验,课程不推荐任何产品,客观、中立。


为各位量身定做的避坑大课,建议买不买的都进群听一听。




简单2步,立即进群



① 扫码关注公号



② 关注后自动弹出微信


40万人收听 | 专为理财人士定制



《家庭经济支柱如何配置保险?

群内语音直播,可反复收听
30分钟,合理给自己规避风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