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聘博士需28岁以下?“年轻化”不该“卷”年龄
●
员工心得字数不符被罚款?企业如此作为太任性
●
寒假作业AI化,是对教育的一记警钟
●
让公共安全与个人隐私相得益彰
●
女演员“炫耀”肇事逃逸?别拿违法当“搞笑”
近日,长沙市望城区发布《2025年事业引才博士公开引进公告》,其中提到年龄要求为28周岁及以下,优秀者可放宽至30周岁。
不少网友认为,28岁的年龄限制似乎过于苛刻。
一般来说,博士顺利毕业的年龄大概在28岁-31岁。要求引进博士在28周岁以下,也就意味着应聘者需要在各个求学阶段“无缝衔接”,
一旦在某个时间节点上稍有耽误或转换赛道,便很可能会错过年龄红线。
对此,望城区委组织部的工作人员回应,28至30周岁之间也可正常报名,需要把获奖经历填写在报名材料中。言辞中,流露出明显的“年轻化”偏好。
这种根据年龄“一刀切”的招聘方式,不仅涉嫌构成年龄歧视,也很可能让用人单位因“年龄执念”错失合适的优秀人才。
随着人才成长路径的多元化发展,年轻人没有按照既有“社会时钟”的节奏求学,早已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引进人才时,最应当关注的还是“才能”二字,是人才水平与岗位需求是否足够适配。
以28岁等严苛标准“卡”年龄,恐怕只会本末倒置,“卡”走更多优秀人才。
(中青评论微信公众号)
近日,一份上市公司的处罚文件截图在网上流传。截图显示,381位员工因撰写董事长讲话心得超出或不足规定字数被罚款。对此,该公司工作人员回复称,今年是公司强化员工制度的管理年,要求全员遵守制度,按规范开展各项工作。
众所周知,心得体会是员工对工作的思考和感悟,每个人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不同,将字数作为硬性要求,无疑是对员工个性和创造力的扼杀,因此作出经济处罚更是荒谬。
企业此举不仅让员工寒了心,也是对公司形象的自我贬低,不利于自身的长远发展。
公司方面或许认为,对不遵守规定的员工进行惩罚,是维护企业秩序的必要手段。殊不知,
企业行使用工自主权是有边界的,不能随心所欲、任性妄为。
案例中,企业所谓的“罚款”,实质上是一种克扣工资的行为。
该公司的做法是对员工权益的漠视和践踏。
用人单位应摒弃“家长式思维”,以更人性化的方式来激发员工的潜力和创造力。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赢得员工的信任和支持。
(工人日报)
眼下,中小学生正热火朝天赶着寒假作业,但一场由AI引发的教育焦虑正在悄然蔓延。有家长发现,孩子在偷偷用AI工具完成寒假作业。
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这一代人,接受起新鲜事物来更没有门槛,
用人工智能工具来完成作业似乎就成为顺理成章的选择。
但当人工智能以“解题神器”的姿态渗透进基础教育,人们不得不面对一个尖锐的命题:
教育究竟是培养解题机器,还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粗暴禁止绝非良策。
面对AI浪潮,若在校时全面禁止接触,毕业后却要直面其如水电网般的基础设施属性,无疑是教育视角的严重错位。
人工智能素养理应成为数字时代的生存技能,如同穿衣吃饭般融入基础教育。
教育正从知识的复现转向思维建构,培养机器无法替代的心智能力将成为未来教育的主要任务。
未来的教育现场,或许不再有整齐划一的作业本,但那些涂改的痕迹、稚嫩的质疑与出人意料的“错误”,才是最动人的光芒。
(光明网)
近日发布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对哪些场所需要使用公共安全视频系统、哪些区域不能安装图像采集设施、公共安全视频系统建设使用管理各由谁负责等作出明确规定,对更好兼顾公共安全和个人隐私具有重要意义。
让处罚有依据,让治理有方向,关键在于明确建设标准、使用边界与责任主体。
以行政法规形式填补公共安全视频图像管理领域的法律空白,有助于解决过去视频监控系统管理混乱、缺乏统一标准的问题,
从而提升公共安全视频系统建设使用管理的整体效能。
法治的成效在于有法可依,更在于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确保公共安全视频图像始终运行在“权责明晰、安全可控”的轨道上,必须紧扣“责任”这个抓手。
权责履行到位、各方共同努力,才能不断提升公共安全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从街角巷陌的平安守望,到城市运行的智慧护航,“安全就在身边”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让技术进步与法治文明同频共振,让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得益彰,我们迎来的
不仅是更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更有美好生活的生动图景、个人福祉的全面提升。
(人民网)
近日,《甄嬛传》余莺儿扮演者崔漫莉在直播间自曝在横店拍戏时曾无证酒后驾车,并肇事逃逸,引发舆论关注。随后,警方针对崔漫莉所说情况开始介入调查。崔漫莉又向媒体改口称,她说的是她做梦的事情,乱吹牛的。
无论自曝内容是否属实,都不能当热闹看看就算了。
酒后驾车、无证驾驶、肇事逃逸,每一项都违反交通法规,关乎社会秩序和公民生命财产安全。而崔漫莉却将此作为谈资在直播间轻描淡写地讲述,
不仅暴露出其法律意识淡薄,还折射出部分公众人物社会责任感缺失。
“吹牛”不是挡箭牌,是真是假需追查到底,给公众一个明确交代。
若是属实,崔漫莉要为自己的违法和无知付出相应的代价。如果不实,那么,这种信口开河、将违法行为当“卖点”吸引粉丝的举动,对社会尤其是青少年群体也是极坏的行为示范,绝不应被轻纵。
法律不容戏谑,公众人物更应以身作则,做文明交通的践行者。
毕竟,演员舞台再大,大不过人生舞台;演员名气再大,大不过法律规则。
(法治日报微信公众号)
图源 | 网络
责编 | 潘江涛 范昌鑫(实习)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带您聚焦人民日报评论。
扫码订阅手机报,获取每周人民日报评论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