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时拾史事
那些你从别的地方看不到的历史八卦,展现历史最生动的细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史事挖掘机  ·  12个鲜为人知的野史秘闻,你知道几个? ·  14 小时前  
史事挖掘机  ·  商比封神演的要恐怖101倍!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时拾史事

齐国发展路上不得不报的九世之仇

时拾史事  · 公众号  · 历史  · 2019-10-05 13:45

正文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春秋小剧场

周六更新 | 作者陈华

春秋时期,列国相爱相杀,直落得情也重兮恨也深。为了息事宁人,俗约冤仇只及五代,过期不论,颇类今之司法时效。时人皆明里暗里以此为限。东海之滨的齐国偏偏出了个幺蛾子。齐襄公非要为被周夷王烹杀的齐哀侯报九世之仇。作为周王室的女婿,他不好举兵向周,就把矛头指向了当年进谗的纪国。打着报仇的旗号,齐国灭纪拓地,终成东方大国。《春秋公羊传》对此大大点赞。


场景一 :公元前893年,镐京,周王宫。殿上君臣肃穆,气氛紧张得可以挤出水来。殿下,早已支好的大鼎里的水烧得汩汩作响。

周夷王姬燮面沉似水地瞪着跪在丹墀之下的齐哀侯吕不辰(臣)好一阵子,看着齐哀侯瑟瑟发抖的样子,这才厉声道:“齐侯,你真是好大的胆子,孤王继位,汝为东方大国、王室近藩,却不来朝拜,是何道理?纪侯与汝为邻,且份属同宗,汝却任意侵凌,还不让纪侯申告,汝眼里还有没有天子?而且,孤王听闻汝在国内荒淫暴虐,岂是人主所为?”

越说越气的周夷王不容齐侯分辨,就耍起了天子大牌儿:“来啊,将这个不臣之臣给烹了!”

殿上众臣大惊,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只有纪炀侯拈着胡须偷笑。

率先反应过来的周公忙上前劝谏:“大王且慢,齐侯烹不得!齐侯太公之后,于周室有定鼎之功,且忠勤王事,数世姻好,岂可因小错而杀之?况烹杀重臣,于君不详!”

正在气头上的周夷王哪里听得进去,一迭声地说:“周公勿语!齐侯不臣,如不杀之,天下难安!今烹齐侯,以儆效尤!”

周公还想再劝,纪炀侯早已拜舞称颂:“大王圣明,天下归心!”
话外音 :数日前,纪炀侯的府中。一位红脸黄须的大夫对纪炀侯施礼道:“君上进京状告齐侯,却无多少实证,大王怎肯轻信?”

纪炀侯却不以为然地说:“大夫谬矣!大王好不容易从他的叔祖手里夺回王位,正欲立威天下,如何会仔细分辨个中厉害?齐侯就是那只大王用来立威的猴子,只要咱们一告,立马死翘翘!”

说完,纪炀侯很委屈地苦笑道:“若不是齐侯这个后来居上的小子,丝毫不念同宗之谊(纪国是姜姓纪氏,齐国是姜姓吕氏,属于同姓诸侯,且先有纪国,后有齐国,据说姜子牙就出自东海之滨的古纪国),不断蚕食纪土,寡人岂愿做此恶人!”

纪国遗址

场景二 :营丘(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城中,齐都百姓一片恐慌。

齐哀侯的异母弟吕静对着义愤填膺的臣民,脸上犹自挂着泪痕,恨恨地说:“众位叔伯,君上何辜,获罪大王,实是纪国所谮。今齐政不稳,强敌在侧,诸位可有办法救我大齐?”

世卿国氏上前道:“齐国不稳,乃无君所致。国氏世镇齐国,愿奉天子之命,尊公子为主,以存太公社稷!”众臣见国氏发镳,都争着附议。吕静遂半推半就地当上了齐胡公。
话外音 :齐胡公上台后,很快就把报仇的事丢到一边了,一心只想坐稳君位,很快招来了一片嘘声。纪国见齐政不稳,竟然也发兵攻入齐境,准备趁火打劫。

齐胡公一见大势不妙,决定三十六招走为上,向着自己的封邑薄姑(临淄西北五十里处)迁都。
场景三 :眼见得齐胡公把自己手里的一副好牌打烂了。国氏很失望,那些想着哀兵必胜的齐国公卿们也失望得不要不要的,于是一场不得不发生的宫廷政变在所难免。

齐哀侯同母弟吕山挺身而出,带着那些从营丘迁来的国人杀进了宫城。才刚刚当了三年国君的齐胡公惨死,诸子分别逃入列国避难。

国氏再立吕山为君,是为齐献公。

齐献公下令将都城迁回营丘,因为营丘临近淄水,更名临淄,准备大干一场。


话外音 :在位没几年的齐献公来不及发动复仇大战就病重了,只得召来儿子吕寿千叮呤万嘱咐:“寡人无能,本欲为汝惨死的大伯报仇,却生不逢时。那纪侯担心我们报复,一直小心治国,其国‘强本而用,五谷丰满’,实在难以对付。今天,寡人只能将报仇的事交付汝了!”

吕寿哭拜受命。
场景四 :齐武公吕寿为了创造攻纪报仇的政治环境,命人前往周都贡职。

此时,周宣王正励精图治,企图中兴周室。只是周宣王因国人之乱,多年藏身于召公家中,一直未曾立后。

齐武公闻讯大喜,遂上表周宣王,请求将自己的女儿嫁入王家。周宣王大喜,纳之为后,是为历史上贤明的姜王后(周时,姬姜两姓联姻最为普遍,齐国是姜姓吕氏,且为东方大国,故其女多为王后)。
话外音 :听说齐武公与天子联姻,纪侯瞬间就不好了。在薅了一夜的白头发后,想出了个主意。既然你齐国在周王宫里有人,那么我纪国必须在周王朝里有人。

纪国知道镐京正风靡斗鸡,上至宣王,下至国人,无不为之倾倒。偏偏纪国有位公子纪渻子是个中翘楚,那鸡斗得天下无双,正好可以献与天子。

听说纪渻子凭着一只呆若木头的斗鸡赢得了宣王的欢心,齐武公几天没吃饭,只是把自己关在太庙里哭个没完。纪侯啊,两国相争,可不带这么玩儿的!
场景五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春秋时代。齐国的好日子来了,齐僖公吕禄甫搭上郑庄公称霸的快车,开始全面碾压纪国。支撑山东半岛稳定的三驾马车大有散架之势。纪国与鲁国只得抱团取暖,共抗强齐。

齐僖公没连得及实现先君的遗愿,就将对纪国满满的怨气都传递给了儿子齐襄公吕诸儿,拉着他的手说:“别忘了纪国!齐纪之仇传及汝,已历九世,汝其报之,以光齐室!”一向行事不靠谱的吕诸儿垂泪答应。


话外音 :举办完父亲的葬礼后不久,齐襄公就找人占卜伐齐复仇之事。

负责占卜的贞人摇头晃脑地一劲儿折腾后,指着卦象说:“若是伐纪成功,齐军可能会自损一半!”

听了这话,齐襄公毫不在乎,不无豪迈地对贞人说:“能够完成先君遗愿,伐纪强齐,寡人就是战死了,也不算不吉利!”
场景六 :齐襄公虽然性情粗暴,但却并非不无头脑。他刚刚上台,且从前风评不好,所以并没有立即伐纪,而是先与纪国、鲁国达成有限停火协议,甚至还装模作样地拉着两国去维护卫国的秩序,让纪哀侯(很搞笑的巧合)很是感动了一把。

三年后,齐襄公觉得屁股坐稳了,立马撕下了和平面具。公元前695年,齐国的大军冲向了纪国。

纪哀侯忙遣使向鲁国求救,生怕齐国做大的鲁桓公姬允立即出面调停。齐襄公还没有做好灭纪的准备,只好卖了妹夫一个人情。
话外音 :不久,齐襄公尚周王姬为妻,鲁桓公奉令做陪臣护送。鲁桓公不得已,只好带着早就想私会情郎阿哥的夫人文姜一起到临淄走亲戚。鲁桓公本想早去早回,不成想却变成了有来无回,竟然被齐国力士彭生活活拉死。


收拾了妹夫的齐襄公一面与妹妹欢会,一面将魔爪伸向郑国,干净利落地杀死了郑君子亹。

没有鲁郑两国站台,纪国的国运开启倒计时。
场景七 :公元前693年,齐襄公再次撕毁盟约,公然打着为九世祖报仇的旗号,兴兵攻纪。

一心想着盟友支援的纪哀侯立刻杯具了。面对气势如虹的齐军,只能拈一个“退”字诀,一下子就让出了三座大城。齐襄公也不客气,命令齐军尽驱其民而占其地。

两年后,哀告无门的纪国发生了分裂。纪哀侯的弟弟纪季将酅邑献给齐国,自降身份做了齐国的附庸。
话外音 :纪城(今山东省寿光县纪台乡南),纪宫之内,残灯明灭。

纪哀侯对着弟弟纪季长揖道:“寡人德薄,有辱先人!存亡之际,实在无脸面对齐君。一旦城破,寡人唯有远遁江湖。纪氏血脉延续,只能靠兄弟你委曲求全啦!……”说未说完,早已泣不成声。


纪季哭拜于地,浑身颤抖,不能发一语。
场景八 :公元前690年,齐军开进了纪城。纪哀侯匆匆将国柄交给了纪季,便率领不愿臣齐的部分国人,逃出纪城,一去不返,从此沓无踪影。纪国遂灭。


纪季满面羞惭地跪在齐襄公车前,献上版籍图册,哀哀乞怜。

齐襄公大度地挥着手道:“纪侯无道,天命大齐伐之。然上天有德,不忍绝嗣,着纪季奉侍纪国宗社!”
话外音 :齐襄公报九世之仇,灭纪拓地,使齐国国力大增,虽然死于非命,仍获嘉谥(辟地有德曰襄、甲胄有劳曰襄)。

有人曾问孔子:“时人只报五世之怨,齐襄公何以报九世之仇,可乎?”
孔子回答:“齐襄公报的是国仇,漫说是九世,十世亦可!”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点击图片阅读文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