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德慧智
品读道德根文化图书,饮用传统文化源头甘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墨香中华  ·  叶落,方知情深 ·  5 天前  
墨香中华  ·  《乡间的小路》,童年的回忆和情怀 ·  5 天前  
墨香中华  ·  久违了!老同志们出席国庆招待会照片集! ·  6 天前  
古典文献学微刊  ·  集刊 |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德慧智

什么是古代东方的思维方式?

德慧智  · 公众号  · 传统文化  · 2017-02-23 19:13

正文

干支纪年:丁酉年 壬寅月 辛巳日


 

  著名物理学家卡普拉在他的《物理学之道》一书中说,近代物理学中许多新发现与古代东方思维惊人的巧合。这两种思维方式、研究方法是不可替代的,而是互补的,二者不可偏废,不可排斥,不能通过一个理解另一个,也无法从一个推出另一个,两者都是需要的,并且只有互补,才能全面地认识世界。


  那么,什么是古代东方的思维方式呢?这一个重要的命题,由于西方科学家不能深刻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全貌,所以并未作出合符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合理的、科学的命名,我们也不能傻等着他们通才、全才的结论。我们自己的学者对这一关系民族复兴的命题,目前还是莫衷一是,各有不同说法和评价。我觉得还是慧智的一元四素方法论,较能全面中肯地反映出古代中国文明法宝的特点、性质和全貌。慧智的一元四素方法论就是中国古代的科学方法论和思维方式。一元的德和道,是古代中国文明认识世界的纲领,德和道与《周易》的象数理气相结合,共同构成一元四素,慧智双运而加以运用。她就是中国古代文明论证和认识万物的金钥匙,是启迪慧和智、双向同步开发智慧的科学方法,是维系中华民族文明长盛不衰的瑰宝,是中国古代科学能够超前发展的法宝,是令整个西方科学界瞩目的东方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易经》,是上古时代中国天文学、气象学、物理学、数学、历法、音律学、物候学、兵法学、医学、人体科学、内环境学、外环境学等等,无所不包的“一元四素”大一统的科学,是古今中外不同于任何其它理论科学的一部巨型科学大体系,但是又归纳于“一元”的总领之中。


      《易经》,运用“象、数、理、气”研究方法,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在无限高度、无限广度、无限深度、无限细微的领域之中,自由地展开它的方法。“象、数、理、气”的方法论,具有统一性、无限性、简单性、和谐性、全息性、可证性等特点。既具有高超的抽象性,又具有缜密的逻辑有序性。这是世界其它任何科学理论所不能与其匹敌的科学。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介绍《易经》时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


      《易经》,既具有高度概括性、高度抽象性,又具有“象、数、理、气”方法论的缜密逻辑性,是一个具有普适规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古代中国,在这一基本理论的滋养中,运用“象、数、理、气”的方法论,取得了一系列震惊中外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易经》,虽然只有几万字,并不是鸿篇巨制,但却与老子《德道经》一样,是古代慧识与智识完美结合而诞生的一部巨著,内容博大精深,虽名为“易”却难,虽难却又简易。


 

      古往今来,学易者多如牛毛,大成者却颇为稀少。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现象呢?因为《易经》是一门需要“慧”与“智”双向同步开发,才能学习和运用的学科。学易,并不像学习其它学科知识,只凭后天的智识、小聪明,勤奋钻研就完全可以学习和掌握,并且能够步入全面和深刻的状态中。《易经》,并不是一门只需要勤奋努力,刻苦学习,持之以恒,就终究会学有所成的科学。学习《易经》和运用《易经》,后天智识只能作为工具,作为桥梁,作为载体在学习中使用。


       学习《易经》,只有启动和运用心中慧识,慧识和智识同步才能真正地学习它和运用它,思识慧性才是掌握和运用它的钥匙。这一特点,也正是能够使西方科学家获得“灵感”的重要原因所在。


 

       西方科学的发展,诚如他们自己的切身体会而言,是产生于99%的勤奋和1%的灵感之中。但是,仅有闪现性的灵感和片段性的灵感,还不足以全面问鼎和掌握《易经》。学习和掌握以及运用《易经》,只有具有稳定的“慧性”才能达成目的。不明白这一点,学习和研究方法选错了路径,必然是南辕北辙,空无所获,终究不可能将易学的“象、数、理、气”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而人与“易”必然殊途歧路。


       《易·系辞》中,已经明白地告诫后来学易者和研究者:“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不明白什么叫“无思”、“无为”,不识“无思”的“无”字并不是“無”,不知甲骨文“思”字上边是“囟”,不是“田”;不能将心与头顶的囟门连接成一体,深入地实践和运用“寂然不动”、“感而遂通”,那么《易经》的学习也就终难有所成就。


 

        只有认识到《易经》独特的学习和解读方法,窥其门径,探其奥秘,才能登堂入室而明易知经。


       这个独特的学习方法,就是老子所说:“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也是《大学》中所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所以老子《德道经》又是学《易经》的必修课。“万物尊道而贵德”的心身实践,将“德”和“道”“修之于身,其德乃真”,才是打开易学之门的钥匙和敲门砖。


 

       简要地介绍学习、掌握和运用《易经》的诀窍,主要是为了全面解析中国古代科学研究方法逐步在我国失落的原因,以及探讨如何恢复其生机,掌握古代中国“智”和“慧”同步开发的文化,慧智双运、慧智同用地继承中华文化中的绝学,真实不虚地实现道德复兴和民族复兴。


 

  选自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国学道德经典导读》第7页


 

启蛰乃正月之中气也——启蛰的时与度

启蛰,早晨醒来伸一伸懒腰——启蛰的正善治养生

天地之气交而为泰 故草木萌生发动矣——启蛰物候

为什么“启蛰”的形名更改为“惊蛰”而且变更了启蛰与雨水的序列位置呢——启蛰的寻根探源

迎和启蛰时——民俗篇

《德道经》是无上瑰宝

大人都读不懂经典 为何要让孩子诵读?

经典诵读是中国古代教育学习的根本方法

“可”字,在古代就是开口诵——老子德道经中的“可”

“国学” 这么热!你选对了吗?——学“国学”要寻根

帛书《德道经》,是当仁不让的首选慧性经典诵读教材

抢救传统中医必须抢救传统文化

看德国人对中医的喜爱——世界需要真正的中医

何谓“健康”?

黄帝内经中的作息与人们的健康

东西方文化的区别就像我们吃中西餐一样

老中医告诉我们该什么时候起床和睡觉——一日之四时与生命健康

原来“经典”是有层级之分的——哪我读的是经典吗?

慧智是个完美的太极图——慧与智同步开发是民族教育的根本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修身明德是教育的本质要求

经典诵读是提升师德的关键方法

为教师点亮光明

孔子问道于老子——是对道德文化的实践与求索

古代教师节是哪一天

营造尊师重道的良好环境

“教师”的古今称谓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修身明德是教育的本质要求

师德教育——教师首先要明德

师德建设“绝学三招”

师德建设的内圣外王体系

如此逼着孩子们辛苦……真是有点悲哀!——慧与智同步开发是民族教育的根本

用经典中丰富的精神营养,滋养孩子们久已饥渴的慧识和智识——慧与智同步开发是民族教育的根本

引导孩子掌握全面而准确的诵读方法

如何解决诵读与学习冲突?

抛弃经典诵读 产生民族灾难

赚钱别忘了身体要健康——伏羲黄老思想的养生方法

传统文化是国家的命脉

真诚的孝心是做人的根基(吴致知)

“孝”与“老”——析“孝”字,寻孝道文化之根

孝不孝是次要的问题吗?——孝道思想的根本

抛弃德的孝道,是无根之木———如何立体式的践行孝道文化

你发现细胞内的善粒子了吗?——孝道的能量来自善

明孝道层级之分,做真诚至孝之人

经典诵读开启心音——掌握生命能量的三种元素

脾胃信土之气是后天之本

人体生命有三种能量——21世纪以后是一个“音”的运用时代

孩子注意力严重不集中怎么办?——脾胃信德土的培养是关键霜降,

古代中国的数学水平高深莫测——不可思议的“善数”技艺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中国的文化说到底就是一个德育文化

为什么人们脾气会变坏?——先天仁慈不足应该怎样补足(一)

怎么才能有一个好脾气?——先天仁慈不足应该怎样补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