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博在线平台
文博在线——中国文物报社全新打造的文博数字化传播与服务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点拾投资  ·  企业家精神,是对中国股市长期乐观的根源 ·  11 小时前  
经纬创投  ·  DeepSeek的文采如何炼成? ... ·  18 小时前  
独角兽智库  ·  华为何以重回巅峰? ·  4 天前  
红杉汇  ·  读很多书,但是记不住,怎么办? |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文博在线平台

馆校合作,让文物活起来,让课堂走进博物馆

文博在线平台  · 公众号  ·  · 2018-12-26 18:58

正文


12月26日,一场由教研部门、博物馆和教学单位五方共同举办的“北京-内蒙”学科+博物馆课程远程互动教学暨联合教研活动,通过互联网络分别在北京市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和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民族中学同时进行。


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三所中学的同学,坐在教室,就领略到了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的全貌,学习到了大葆台西汉墓中出土文物的知识。

这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汉风华彩,文脉相传》,由 北京市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的尉威老师、东铁匠营二中的刘耕、李莉老师、以及丰台分院课程发展中心的王志强老师,梳理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资源进行讲解

走进遗址,了解历史


课程一开始,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的尉威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汉墓墓室内部,零距离接触这一汉代的墓葬。从全景到近景,从概况到细节,让这座黄肠题凑墓葬遗址远程展现在师生面前


赏析文物


刘耕老师 为孩子们讲解了大葆台汉墓出土的八件有代表性的文物。如:殉葬车马、黄肠题凑、鎏金兽面铺首、玉舞人、渔阳铁斧、绛紫绢地刺绣、六博棋子、鎏金嵌玉铜龙头等。 通过描述这些馆藏文物特征、分析文物类别,探究西汉时期的社会面貌,引发学生对文物历史价值的思考。


文理融合,继承发展

文物介绍一定要文科老师讲吗?并不是,教学活动上, 王志强老师 就现身说法, 通过为 “朱斑轮青盖车”代言的形式,介绍车轮构造, 解读这些构造中利用到的诸多工程学的内容, 感受其背后的科技智慧,科学思维与价值观


创意制作,体验历史


李莉老师从馆藏文物玉舞人的服饰、姿态讲解汉服的美,再到同林西县师生一起动手制作汉服书签,共同发现文物的艺术价值,让历史文物在体验、实践中与现实生活相融合。


课后,一位林西县老师评价道:这节课,带领学生们走进汉墓博物馆,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让学生深入到博物馆,感受到了文物的内涵。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