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都周刊
《南都周刊》官方微信账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网  ·  多地明确:元旦正常上班! ·  21 小时前  
新华社  ·  夜读|一辈子,两件事 ·  5 天前  
新华社  ·  圆满完成! ·  5 天前  
人民日报  ·  祝福!他们终于要办婚礼了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南都周刊

地戏面具师,他们雕刻了神的面容|国风

南都周刊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6-21 22:01

正文


  国  风  


对于屯堡人来说,每一个屯堡一般只演一出戏,只做一套地戏面具,这套面具就是这个村子的神明。

 文|雷虎 阮传菊 


接触地戏面具,纯属偶然:去年7月,在贵阳青岩古镇,遇见一个街头卖艺的老戏班。被老戏班子夸张的表演和多彩的面具吸引,我留了下来听老人们讲故事:他们来自燕楼村,这村庄是600年前,明军戍边时留下的屯堡。地戏,就是那时留下的军歌。数百年来,地戏早已成流淌在屯堡人心中的血液。



👺

雕关羽面具,也刻狮身人面像


地戏是屯堡人的粘合剂,把屯堡人凝聚成一个整体。过年时,要跳地戏辞旧迎新,地戏要从大年初一跳到正月十五;稻谷扬花的时候,要跳地戏来保佑五谷丰登,屯堡人称之为「跳米花神」;婚丧喜庆新店开业,都要请地戏戏班来祈福助兴……

近几年,这粘合剂似乎开始失效了:年轻人几乎不看地戏,也没有人学地戏了,学地戏面具制作的寥寥无几。因为我们来周官屯来寻访地戏,唱地戏和雕面具的几位老人,终于以地戏之名,在周明家的院子中小聚。老人们叼着烟袋,吞云吐雾,说着地戏的过往。年轻的地戏面具师,独自在角落里雕着面具周明便是新一代面具雕刻师中,技术最好的一位。




周明掀开破木箱上盖着的一件旧衣服,露出二三十把雕刻刀。他拿起一把细口刀,拇指在刀口上来回划了几下后,又放在眼下仔细瞧了瞧,然后左手扶面具,右手一刀戳在面具的眼睛上,眼珠上立马就卷起细长的木屑。

接着,换更窄口的刀雕,卷起更细的木屑。再换刀,继续雕,木屑再起……先后换过五六次刀,卷起无数木屑后。原本只有眼睛轮廓的面具上,浮现出两只丹凤眼,转瞬间雕刻师已经换刀不下十次,始露真容,这是一面关羽的面具。

外型雕好后,周明试戴了一下面具,又取下,拿起锉刀给面具内部打磨。地戏面具不像其它面具是戴上脸上,而是顶在额头上。因而每位跳地戏时,每位大神看起来都是抬头45度仰望天空:从前地戏都是在山间的屯堡中表演,舞台在山谷中,观众则在高坡上看演出。

顶着面具,是为了让观众看清大神们的脸。这是个奇怪的现象,地戏面具雕的是屯堡人的神明,但神明却要仰望他的信徒。而不像其它地方,众神都高高在上,俯瞰自己的子民。




周明雕好关羽后,一位身穿橘色长袍,脚蹬绣花鞋的女子接过面具,坐在小板凳上开始用毛笔在面具上着色,女子是周明的妻子。她介绍道,这身打扮是屯堡人自明代以来的一贯着装。丈夫周明夫负责雕刻,她负责着色,家里做的是传统的营生,因此她应该也穿得传统一点。

上世纪90年代,是整个周官村面具雕刻最兴盛的时期,戏班多,雕面具的少,四面八方的屯堡人都涌到周官订货,周官村就这样成为了雕刻之乡。周明就是那时开始和师傅学的手艺。好光景没多久,十多年后,因为村里的年轻人都学制地戏面具,却不学跳地戏。这样,跳地戏的人越来越少,地戏面具需求量也在萎缩。周明把我引到堂屋,指着一尊2米多高的柱子说。

这尊柱子上面雕刻有二三十面面具,名叫面具柱。面具柱是师傅周祖本发明的。「我现在雕面具,也雕龙凤,还雕狮身人面像。因为我想把面具一直雕下去;但是我师傅很倔,他只雕地戏面具,但他雕面具也要吃饭啊,于是就发明了这种只能看不能戴的面具!」




「其实,雕脸谱只是一门技术,我们村和我年龄相仿的人几乎都会。真正难学的,是跳地戏,我们村,我们这一代人,没一个人会!」周明从房间拿出一个面具,这是传家的脸谱,爷爷以前在家族地戏班里跳穆桂英,后来到父亲这代。周明把地戏脸谱翻过来,脸谱背面写着几个毛笔字:穆桂英,此作周东顺,传周承沛私人所有!

物质的地戏面具,很好传家。但非物质的跳地戏,最难传承。



👺

周官的面具与燕楼村的地戏


当我们来到周官村时,村里的新农村建设正进行得热火朝天,各式各样的水泥洋楼纷纷兴建,而屯堡里的那些老石头房子,便如覆盖在笋衣上的那层旧泥。带队的老安顺人李立洪也有点迷路。他是专门拍屯堡的摄影师,曾经无数次来到周官。最终,还是让地戏面具手艺人周明绕到村口接大家,这才抵达地戏作坊。

「你家和上次来时不一样了嘛!」一见面,李立洪就说。

「以前的老石头房做面具施展不开,我就把它推到盖了新房!」周明指着新房里满天满地的地戏面具说。




新房是一栋二层的楼房,被矮小老旧的石头房环绕。外围破败的小院,堆放着大小不一的木料和雕刻到不同阶段的面具胚胎。小院中间架着一只火炉,炉火正旺,肉炖得正酣。地戏面具艺人周明特地组了一个局,请来教他做地戏面具的师傅,还有跳地戏的老伙计。

地戏面具传承人周明,掏出打火机,凑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面前,为他点上烟。老人名叫周祖本,是周明的师傅。「我72岁了,做面具40年。我的师傅是胡少南,他在世的话,今年77了……」周老缓缓说道。

他口中的胡少南,是周官村做面具的世家。文革前,在屯堡人中早已名闻遐迩。文革后期,政策松动后,就有屯堡人开始偷偷找到胡少南订做面具。「我和胡少南都在供销社里做销售,每当闲下来时,他就拿出刀来捣鼓。初时以为他只是无聊,没想到几天后,木雕现出轮廓,他雕的是穆桂英啊!」周祖本的雕面具之路,就是拜师胡少南,从雕穆桂英面具开始。

文革后期,地戏依然是「封资修」,不过屯堡人恢复地戏的暗潮已经开始涌动。胡少南在雕完第一面穆桂英后,江湖就有了封刀十年的面具雕刻师重出江湖的传说。




一次,有个村子订了一套十几张面具。师徒俩雕了几个月终于完工,却被村委会以「封建遗毒」的名义扣押了,面具全被挂在村委会门前示众。对于屯堡人来说,每一个屯堡一般只演一出戏,只做一套地戏面具,这套面具就是这个村子的神明。对于别村的人来说,这事非同小可——自己屯堡的神,却被挂在别人屯堡的村口示众,屯堡人当然不能忍受。订面具的村就以村委会的名义出向村里发了函,最终把他们的神请了回去。

此后不久,周边屯堡各式各样地戏面具请求纷至沓来。雕一个面具,收20元,比公社工分高好几倍。再加雕的是屯堡人的神明,是行善积德,地戏面具雕刻师,忽然就在周官村又复兴了。

周官村已经成为了安顺的「地戏之乡」。这个只有200多户人的村子,专门从事地戏面具雕刻的师傅就有二三十人。他们师承胡少南和周祖本,形成了地戏面具雕刻中的「周官屯派」,影响力遍布几乎所有跳地戏的屯堡。这对师徒,就这样不经意间,改变了潮水的方向。





👺

跳完地戏,割油菜去


我向周明的父亲周承沛提出要看他跳一场地戏的请求。老爷子皱了皱眉,挥了挥手说:「没办法跳,人凑不齐啰!」现在是农忙割油菜的时节,老爷子拿起镰刀走向田野。走了几步后,他又折返回来:「周明,要不你去请一下,看大家能不能凑起来!」

半小时后,已经有四位老人从油菜地里赶来。他们有的已经满头白发,有的眼睛已经看得不太清楚,有的腿脚已经不太灵便。但是每个人气势都很足:每个人都一手拿着镰刀,一手夹着烟枪

地戏终于要开跳了。虽然只有四个人,但既然要跳,那就要跳得气派。

推开地戏馆锁了很久的门,往堂屋神龛上上一柱香,清点出久经沙场的家伙:操起刀枪,批上帅旗,抬出战鼓。老人们雄赳赳地走在屯堡小巷中——他们年轻时走过这条小巷时,队伍有几十人。出场时,掌声雷动,锣鼓震天动地,鞭炮响彻街头巷屋。




今天的舞台就在周明做地戏面具的小院里,没有观众,老人们戏却渐入佳境。

跳地戏,本来就是屯堡人自娱自乐的活动,是大家的粘合剂。

一曲不过瘾,老人们继续。鼓点声传开,星星点点的人流慢慢开始向小院聚合。戏到高潮嘎然而止,舞台中央三位老人持刀剑而立。

跳完戏了,走,割油菜去!

曲终了,老人们把道具都放回地戏馆。临时的地戏剧场,又变成了地戏面具作坊。


编辑|KK

来源|南都周刊


END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如想取得授权请邮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