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德邦证券研究
德邦证券投研成果及营销平台。第一时间洞悉行业资讯,深度探寻投资脉搏,竭力打造国内一流、独具特色的卖方研究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德邦证券研究

【德邦宏观】估值有扰动,汇率有支撑 ——2024年11月外汇储备数据点评

德邦证券研究  · 公众号  ·  · 2024-12-09 07: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张浩 S0120524070001 德邦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负责人
陈冠宇 S0120123100015 德邦证券研究所宏观组 研究助理


▌投资要点

▶ 核心观点: 截止11月底,中国外汇储备32658.60亿美元,环比增加48.1亿美元。受美债收益率回落影响,估值效应或是外储减值的主要原因;11月美元继续升值,持币待涨心态恢复或导致结汇需求相对10月减少,但结汇需求或仍有待释放。 向前看,外储方面,预计短期估值因素可能导致外储减值,交易因素或加以对冲;汇率方面, 强美元带 来压力但人民币汇率有韧性,对短期人民币汇率无需过度担心;央行货币政策方面,货币政策逆周期发力基调明确,我们认为春节前可能落地一次降准,以满足资金面平稳度过关键时点的需要。

估值效应或是导致11月外储减值的主因: 从外储变化的各因素来看, 导致11月外储环比增加的主因或是美债收益率回落导致的估值效应。 在下一任财长提名公布后,特朗普交易出现回撤,美债收益率有所回落,导致我国外储中的外债估值上升;但美元指数进一步上升,由此导致非美债券产生一定汇兑损失,部分抵消了外债估值的上升幅度。

估值效应:
美债收益率回落带动主要发达经济体国债收益率多数回落,我国持债估值上升,结合应计利息估算使外储增加150亿美元左右。 前期特朗普交易大幅推升了美债收益率,随着11月下旬特朗普提名贝森特任美国下一任财长,短期市场对美国债务可持续性的担忧或开始减弱,美债或从“特朗普交易”(美债利率上)转向了“贝森特交易”(美债利率下),11月下旬美债收益率明显回落,债券价格上涨,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估值产生一定影响;英、澳、法、德债收益率也都有回落,日债收益率有所上升,总体来看,外债估值变化预计使我国外汇储备增加130亿美元左右。此外,11月持有外债应计利息预计16亿美元左右,因此估值与利息合计影响我国外汇储备减少约150亿美元左右。

11月美元指数进一步上升,美元兑英镑、澳元、欧元均有所升值,美元兑日元小幅贬值,估算汇率折算造成的汇兑损失在50亿美元左右。 11月末,美元指数较10月末环比上涨1.8%,英镑、澳元、欧元兑美元汇率分别较10月底下跌1.3%、1.1%和2.8%,日元兑美元汇率较10月底上涨1.5%。以外管局公布的各币种兑换美元比例对比测算,估算11月美元升值导致非美元资产兑换为美元时产生汇兑损失约50亿美元左右。

综上两方面因素,估算估值效应引起外汇储备增加90亿美元左右(由于四舍五入,价格因素与汇率因素影响之和与加总得到的估值效应有一定偏差)。

交易因素:
预计11月除外资流动外的银行结售汇逆差和其他购汇用汇需求等合计导致外储增加60亿美元左右。 从贸易差额看,考虑到黑五销售支撑和抢出口暂不明显等因素,预计11月出口金额增速较10月有所回落,预计贸易顺差扩大至995亿美元,贸易顺差扩大或带来额外结汇需求;但另一方面,11月美元指数进一步上升,美元兑人民币平均汇率较10月上升1.5%至7.2094,受此影响,持汇待涨心态或有所强化,对结汇需求产生一定抑制,预计11月除外资流动外的银行结售汇顺差缩小;此外,结售汇差还受到其他购汇、用汇等需求影响,预计11月除外资流动外的结售汇差和其他购汇用汇需求等合计导致外储增加60亿美元左右。

预计11月境外机构配置人民币资产规模变化有所下降。 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受人民币资产走势变化、货币政策动向、中美利差变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11月对外资资产配置行为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包括A股小幅上涨、中国长短期国债收益率有所回落、10月29日美国财政部发布对华信息技术投资限制最终规则等。11月股指小幅上涨,万得全A月环比上涨1.34%,从北向资金总成交金额和笔数数据来看,11月北向资金活跃度有所回落,日均成交金额下降至328.96亿美元,日均成交笔数下降至1103.3万笔,活跃度下降或指向北向资金存在一定净流出;10年期和1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月均值分别下降5.8和4.5个bp,中债国债全价指数环比上涨0.79;此外考虑到10月29日美国财政部发布对话信息技术投资限制最终规则,外资在华投资的政策扰动加码,或导致短期外资存在一定流出压力,预计11月境外机构配置人民币资产规模增加100亿美元左右。

综上两方面因素,预计交易因素引起外汇储备减少40亿美元左右。

向前看,外储方面,预计短期估值因素导致外储减值的压力仍可能升温,交易因素可能导致外储增加。 虽然短期特朗普交易出现回撤,美债收益率有所回落,但市场目前仍高度关注12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决定,在12月6日公布的11月非农小幅超预期后,市场或认为扰动因素减少,经济放缓更具确定性,对12月暂停降息的预期有所降温,但这可能意味着如果12月暂停降息,将对市场产生更大的冲击,美债收益率可能再度短期冲高,导致我国外储减值,预计12月估值效应对外汇储备可能形成负面影响。考虑到年底将近,企业账款、员工薪酬等密集结算期将至,外贸企业结汇需求或将增加,此前滞留海外的“顺差不顺收”的美元收入有望回流国内,或带来一定的结汇规模支撑,预计12月交易因素可能导致外储增加。


金价回落,央行恢复增持黄金。 2022年11月起央行开始增持黄金,增持行为伴随着金价平缓上涨,而在2024年3-4月金价较快速上行后,央行于2024年5月起暂停增持,2024年11月央行再度增持黄金,对应了金价在2024年11月有所回落,央行暂停与重启增持黄金的行为或体现出央行增持黄金的意愿仍在,只是会阶段性适应市场价格变化而调整增持节奏,这也构成金价上行的中长期动力。


汇率方面,强美元带来压力但人民币汇率有韧性。 前期,受特朗普交易、美联储降息预期降温等影响,美元指数快速上行,在11月23日一度创下108.11的年内新高;受强美元影响,人民币汇率从10月初的7.1左右移动至11月下旬的7.25左右,12月3日盘中一度非常接近7.3,后续有所回落。考虑到前期美元指数大幅走强,人民币汇率贬值较缓,在这一轮强美元走势中,人民币汇率表现出一定韧性,我们认为这种韧性主要来自国内政策加力带动预期转强和外贸商结汇需求可能快速释放两方面,上周以来美元指数边际回落,或指向短期美元走强带来的人民币汇率压力最高的阶段已经过去,而人民币汇率在本周进一步走弱,可能是前期压力的滞后释放,向前看,对近期人民币汇率无需过度担忧,压力释放过后人民币汇率并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动力。且年底将至,外贸商结汇需求或持续释放,有望继续对人民币汇率起到支撑作用。


央行货币政策工具方面,春节前或有一次降准。 当前货币政策正处于逆周期发力阶段,考虑到二季度以来金融数据偏弱,美联储降息,中长期视角下汇率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掣肘下降等因素,我们认为后续总量型货币政策仍有发力空间。潘行长在9月24日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年内可能还将进行一次降准,考虑到11月买断式逆回购规模不小,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投放流动性的效果,我们预计降准可能发生在春节前,以提供流动性支持资金面平稳度过关键时点;而在7月、9-10月两轮降息过后,年内或无需进一步降息,明年一季度可能是增量降息合适的落地时间点。


险提示: (1)美联储货币政策超预期;(2)国内货币政策超预期;(3)国际地缘政治变化导致汇率波动。



报告信息



证券研究报告: 估值有扰动,汇率有支撑 ——2024年11月外汇储备数据点评

证券分析师: 张浩 S0120524070001 德邦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负责人

研究助理: 陈冠宇 S0120123100015 德邦证券研究所宏观组 研究助理

对外发 布时间: 2024年12月07日

报告发布机构: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程强,德邦证券 研究所所长、 首席经济学家 ,CFA,CPA,北京大学理学学士,经济学硕士、博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EDP中心特约校外讲师。曾就职于中国石化、北京市政府,进入市场后,先后担任华泰证券高级宏观分析师,中信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从事研究工作多年,具有企业、政府和金融机构等多重工作经验,曾在北京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多篇文章。


张浩,德邦证券宏观团队负责人。 本硕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学系,拥有7年以上卖方宏观研究经验,曾任职于浙商证券、华泰证券,担任资深宏观分析师,在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和大类资产方面有扎实研究基础 作为核心成员曾获得:2018年,wind金牌分析师宏观经济第一,今日头条头条号阅读量全卖方第一;2019年,机构投资者大陆地区宏观经济第一;2021年,水晶球、金麒麟、上证报宏观经济第二名,新财富宏观经济领域第三名;2022年,新财富宏观经济领域第二名;2023年,新财富宏观经济领域第二名,上证报宏观经济第

往期报告回顾


【专题研究报告】

【德邦宏观】见龙在田(一):海外展望

【德邦宏观】见龙在田(二):国内宏观及政策展望

【德邦宏观】见龙在田(三):资产配置及主题展望

【德邦宏观】制造立国(一)——以制造立国应对内外部挑战

【德邦宏观】制造立国(二)——经济及政策展望

【德邦宏观】制造立国(三)——资产配置:稳中求进

【德邦宏观】制造立国(四)——产业经济:分析与展望


【宏观视角下消费系列报告】

【德邦宏观】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影响几何?——宏观视角看消费系列之三

【德邦宏观】如何理解中秋消费的旺季不旺——宏观视角看消费系列之二

【德邦宏观】阶层消费时代:把握中产购买力变化——宏观视角看消费系列之一


【宏观ABC系列报告】

【德邦宏观】深入理解金融条件指数——宏观ABC系列之四

【德邦宏观】欧盟的过度赤字程序是什么——宏观 ABC 系列之三

【德邦宏观】如何理解“贸易顺差不顺收”——宏观ABC系列之二

【德邦宏观】利率体系与传导机制新特征——宏观ABC系列之一


【专题研究报告】

【德邦宏观】从万亿化债看25年财政展望——2024年11月8日人大常委会财政新闻发布会解读

【德邦宏观】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堵与疏

【德邦宏观】宏观视角看“红利”

【德邦宏观】海外黑色星期一,后市怎么看?

【德邦宏观】京沪社零转负,政策如何应对?

【德邦宏观】欧盟的过度赤字程序是什么——宏观 ABC 系列之三

【德邦宏观】政治局会议的九条线索——2024年7月政治局会议解读

【德邦宏观】理解国有经济增加值(EVA)

【德邦宏观】十行业解读特朗普交易——德邦总量联合多行业全景解读特朗普遇袭

【德邦宏观】如何理解“贸易顺差不顺收”——宏观ABC系列之二

【德邦宏观】关于三中全会的八件事——7 月 18 日三中全会全面解读

【德邦宏观】消费税:他山之石与国内展望

【德邦宏观】社融的时代性与局限性

【德邦宏观】对近期地产政策的评述与思考

【德邦宏观】中美战略竞争、TFP与新质生产力

【德邦宏观】利率体系与传导机制新特征——宏观ABC系列之一

【德邦宏观】关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一些思考

【德邦宏观】聚焦产业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2024年地方两会观察与全国两会前瞻

【德邦宏观】如何弥合宏微观的“温差”?——名义GDP的重振之路

【德邦宏观】实际利率之辨


【点评研究报告】

【德邦宏观】估值效应扰动,汇率短期无忧 ——2024年10月外汇储备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预期改善,价格先行——2024年10月PMI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市场已经驻底,经济还会远吗?——2024年9月经济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出口短期波动不改长期趋势 ——2024年9月进出口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M1磨底,等待转机 ——2024年9月金融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财政部新闻发布会的八个要点——2024年10月12日发布会点评

【德邦宏观】市场已筑底回升,经济还远吗——2024年9月经济数据前瞻

【德邦宏观】外储无忧,汇率渐稳——2024年9月外汇储备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政策落地,预期回升——2024年9月PMI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利润率筑底是重要信号——8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信心比黄金重要——9月历史性经济主题政治局会议点评

【德邦宏观】汇率破7后怎么看?

【德邦宏观】证监会改革新政怎么看?——9月24日资本市场政策点评

【德邦宏观】政策组合拳,市场变化点——9月2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点评

【德邦宏观】广义财政支出有待加速 —— 2024年8月财政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宽信用是关键,外贸是变局点——2024年8月金融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经济数据分化,外贸是变局点——2024年8月经济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出口稳中有升,外贸是变局点——2024年8月进出口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猪价推升CPI,PPI关注铜油钢——2024年8月通胀数据点评

新质生产力的成色与分化——新质生产力跟踪系列(一)

【德邦宏观】外储稳汇率升,打开政策空间——2024年8月外汇储备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结构仍分化,政策待兑现——2024年8月经济数据前瞻

【德邦宏观】广义财政支出低位回升——2024年7月财政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价平量减、利润率钝化——7 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政策待兑现,结构仍分化——2024年7月经济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宽信用要“先立后破” ——2024年7月金融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二季度货政报告的九个要点

【德邦宏观】猪价推升 CPI,PPI 关注油铜钢——2024 年 7 月通胀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出口延续强势——2024年7月进出口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外汇储备稳中有升,汇率风险总体可控 ——2024年7月外汇储备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供给和出口较强——2024年7月经济数据前瞻

【德邦宏观】如何理解实际使用外资历史新低?——2024年6月实际使用外资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产能利用率回升与投资高增支撑供给端景气——2024 年 7 月 PMI 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产能回升打开增长空间——2024年1-6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财政的当下与未来——2024年6月财政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详解三中会议:以改革谋发展

【德邦宏观】不一样的降息,有何深意?

【德邦宏观】增长低于预期,结构表现延续  ——2024年6月经济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特朗普事件,如何解读——解读特朗普遇袭事件

【德邦宏观】金融数据或筑底——2024年6月金融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四季度PPI增速有望转正?——2024年6月通胀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汇率压力或将迎来缓解 ——2024年6月外汇储备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增长维持5%以上,金融数据或触底——6月经济数据前瞻

【德邦宏观】生产继续好于需求——2024年6月PMI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制造立国,改革破局——三中会议前瞻

【德邦宏观】“去地产化”带来的财政挑战——2024年5月财政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5月有色较强,PPI降幅收窄——2024年5月通胀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出口再度回升,继续保持乐观——2024年5月进出口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估值因素推动外汇储备改善——2024年5月外汇储备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点评】猪肉价格潜在上涨空间有多少——4月通胀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4月经济:工业稳、固投扩、就业升 ——2024年4月经济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在一季度货政报告中寻找金融数据波动的答案——2024年4月金融数据点评兼评一季度货政报告

【德邦点评】出口回暖,关注量价指数的结构变化 ——2024年4月进出口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改革再出发——2024年4月政治局会议精神学习体会

【德邦宏观】4月PMI的三大核心要点——2024年4月PMI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央行采访释放出哪些信息

【德邦宏观】开局良好,结构转型期更应关注质量效益改善——2024 年一季度经济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大规模设备更新对金融数据有何影响——2024年3月金融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无需悲观:剔除基数影响及闰年扰动,出口正增——2024年3月进出口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季节性扰动过后:食品与服务价格有望再回升——3月通胀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PMI当前三大亮点和未来三大关注点——3月PMI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开门红的背后:新质生产力含量高 ——1-2月经济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信贷平滑投放、财政“弹药”充足——2024年1-2月金融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通胀隐含的春节消费特征——2月通胀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出口超预期,关注中间品贸易强链延链——2024年1-2月进出口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产能过剩开始有所缓解的三点线索——2月PMI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加大降息步长、压降实际利率——2024年2月LPR报价点评


【宏观周报】

【德邦宏观】国庆假期之海外要闻

【德邦宏观】国庆假期之国内要闻

【德邦宏观】本周看什么?国资三个集中、全球大宗展望 --宏观周报(20241118-20241124)

【德邦宏观】本周看什么?大选、地产与制裁 --宏观周报(20241028-20241103)

【德邦宏观】本周看什么?居民入市、日相履新 --宏观周报(20240923-20240930)

【德邦宏观】本周看什么?财政整顿、外资流入--宏观周报(20240916-20240922)

【德邦宏观】本周看什么?好房子、保险法修订、大选辩论--宏观周报(20240909-20240915)

【德邦宏观】本周看什么?对华关税、大选跟踪、债券分布--宏观周报(20240902-20240908)

【德邦宏观】本周看什么?海外宽松、钢铁新政与海南消费--宏观周报(20240819-20240825)

【德邦宏观】本周看什么?设备更新、地产融资 --宏观周报(2024.8.12-2024.8.18)

【德邦宏观】本周看什么?险资入市、理财中报——宏观周报(20240805-20240811)

【德邦宏观】本周看什么?萨姆规则、京沪社零负增--宏观周报(20240729-20240804)

【德邦宏观】本周看什么?三中细则、美股再平衡——宏观周报(20240722-20240728)

【德邦宏观】本周看什么?预定利率、央企搬迁——宏观周报(20240715-20240721)

【德邦宏观】本周看什么?美股、中报 ——宏观周报(20240708-20240714)

【德邦宏观】本周看什么:大选、借券——宏观周报(20240701-20240707)

【德邦宏观】陆家嘴论坛释放哪些信号?

【德邦宏观】政协会议、国资委“限金令”传递哪些信号?

【德邦宏观】节能降碳行动方案落地

【德邦宏观】总书记召开座谈会,改革图谱渐清晰

【德邦宏观】地产政策“多箭齐发”与美国再提关税问题

【德邦宏观】地产限购政策放松,宏观数据扰动增多

【德邦宏观】假期哪些宏观大事值得关注?

【德邦宏观】总书记西部调研、汽车以旧换新落地与美国滞胀再现

【德邦宏观】4月政治局会议前瞻

【德邦宏观周报】新“国九条”有望扎实推进未来十年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德邦宏观周报】清明假期消费“疤痕效应”逐渐消退

【德邦宏观周报】央行购债,盈利好转曙光初现

【德邦宏观周报】中部地区崛起、开年财政力度与短期汇率波动

【德邦宏观周报】总理调研传递哪些政策信号

【德邦宏观周报】从主题记者会看增量政策














【招聘需求】

正式研究员+实习生


【研究员任职要求】

1. 重点院校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2. 1-5年相关工作经验,在商品研究、海外研究等领域有经验者优先;

3. 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逻辑思维能力突出,文字及口头表达沟通能力强;

4. 有高度责任心、抗压能力、进取精神与团队意识。


【实习生任职要求】

1. 重点院校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有宏观相关实习经历者优先;

2. 熟练使用Office,Wind,Bloomberg等基础工具;

3. 有志于从事研究工作,细心尽职、吃苦耐劳、有梦有理想;

4. 实习期不少于3个月,我们提供正式入职流程、实习证明


【其他信息】

1. 招聘人数:若干

2. 工作地点:北京/上海/深圳

3. 请将简历和代表性研究成果发送至 [email protected]

4. 简历请按照“姓名-学历-毕业院校-社招/实习”命名


















适当性说明: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本账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德邦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德邦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德邦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本账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本账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分析师承诺: 本人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以勤勉的职业态度、专业审慎的研究方法,使用合法合规的信息,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和信息均来自市场公开信息,本人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仅供参考。本人过去不曾与、现在不与、未来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收任何形式的补偿,分析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特此证明。

免责声明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合规渠道,德邦证券研究所力求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均不做任何保证,据此投资,责任自负。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德邦证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或其他服务。
本报告仅向特定客户传送,未经德邦证券研究所书面授权,本研究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如欲引用或转载本文内容,务必联络德邦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需注明出处为德邦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文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如未经本公司授权,私自转载或者转发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转载或转发者承担。本公司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本订阅号不是德邦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德邦证券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研究报告进行的整理与解读,因此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是一种鼓励 | 分享 传递友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