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很多人生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看到朋友圈大铭吐槽,我忍不住给他留了个“微笑”表情 。
这个“微笑”表情很奇妙,在老一点我们领导辈圈子里,是肯定和高兴之意,而在我们这年轻一代,则是嘲弄讥笑的“呵呵”之意。
所谓相爱相杀嘛!大铭作为我的好兄弟、好基友,自然理解我的意思,他给我回敬了一个“微笑”表情,外送一个托腮的“鄙视”表情 。
是的,分流开始了,大铭和我,两个在同一单位相处近十年的好同学、好战友,可能就要就此别过了。填分流志愿时,大家都犹豫了。是去椰树海风的厦门,还是去天高云淡的西藏,我们都愁坏了。
我们的足球队群里,队长一口气发了四五条鸡汤:《做好自己,人生无处不精彩》《你要成功,谁都挡不住你》《失败,是从内心塌方开始的》……
队长的另一个角色是干部处长。这年头,像他这样又和大家玩在一起,又善于做思想工作的处长真不多了。
群里发完,紧接着就是大铭发朋友圈吐槽。等了好久,我也没看到队长的留言,我知道,大铭这小子肯定把队长给屏蔽了!
我曾在夏天的时候,在厦门的环岛路上骑过自行车,那习习凉风伴随着亚热带棕榈树的芳香,让人沉醉。这个曾经落后的小乡村,因为改革开放而迅速崛起,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带着闽商精明的气息,让这座城市顺利完成了一次飞跃。
隔着环岛路的那座小屿,以前著民争相往外逃,因为太穷了。当时,派遣驻军时,大家也不太愿意去,还是因为那里穷,连买个牙膏的地方都没有。后来,也是这种爆发式的崛起。这里突然变得繁华无比,带着它的名字“鼓浪屿”一起成名世界。
我也曾在大学的某个夏天,突发兴致,和几个同学一起去了一趟西藏。没去太高、太偏远的地方,就去了一趟拉萨。拉萨这座城市很纯净,湛蓝的天空、飘浮的白云,让你情不自禁地吼起了“回到拉萨,回到了布达拉宫,在雅鲁藏布江把我的心洗清……”
在拉萨,无法回避的一词是:“高原红”。强烈的阳光改变了人的肤色,也改变着人的内心。我记不清那年去拉萨的细节,但我记得夕阳西下的布达拉宫,还有在那里两个站岗的哨兵,那种场景,只剩下:圣洁、雄浑、古朴、厚重而又深邃。
对于我们这样一支转型的一线部队来说,分流,并不是为了享受诗和远方,而是带着战略意图的调整改革,为了强大军队的大脑和肌肉。
对于官兵来说,你也永远无法指望你描绘的美景去吸引他们,他们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家庭、子女、教育、未来、待遇。
所以,对于未来去哪里,每个人心中都在反复酝酿、反复权衡!这又是一道人生选择题,不,可能用抉择比较合适一点。
所以,不知何时,部署会还没正式召开,去西藏还是去厦门这两个分流地就流传开来了!
大家都炸了!
按照我们这些势利的俗人想法,从经济实力和生活条件,厦门都比西藏强很多,所以去厦门简直成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然而,我想得并不全对。有去厦门意愿的基本上是干部群体,而且这部分干部只占整个干部群体中的一小部分,而且多为未婚干部。
大多数已婚干部期望留在本地:我们这个经济一般,但消费水平并不高的中部城市。
是的,全国各地房价疯涨,动不动就是每平米“八九万”“十二三万”的时代,这座犹如小家碧玉的中部城市,简直是城市界的一股“清流”。
留在这个城市,也许看不见厦门的鹭岛椰风,但却可以保证安稳舒心的生活。
毕竟,诗与远方,对于一般人来说,是消费不起的。
对于战士来说,他们的想法更加不一样。
有的想去繁华的厦门,却也有很多想去孤寂但圣洁的西藏。
我们不闭着眼睛说大话,这不是诗意的选择,而是现实的考量。
阿华今年四级军士长最后一年,他说,去西藏待遇翻倍,而且对于以后的安置非常有好处,退役金也拿得多,辛苦一年,真的无所谓。
和他这样心态的还有很多,在“五年、八年、十二年、十六年”等看得见、摸得着的规定年限下,很多战士期望有更好的待遇。
还有,那种艰苦地区的兵味,更是人生非常难得、非常有分量的财富!
大铭说,他作为一名年轻有为的干部,并不是害怕去艰苦地区,而是担心没有尽头的服役。
那一刻,我算是理解了他所发的朋友圈!
今天晚上,正式的通知到了,移防分流的摸底志愿地,并不是大家所传的厦门和西藏,而是拉萨、西安、厦门、潮州、孝感等等。当然,并不是繁华都市,只是借着城市名的某个偏僻的小乡村。
选择很多,但最终还是得服从于大局调配。
仿佛又到了军校毕业时的仪式感,想着很多朝夕相处的兄弟就要分别,我在某个时刻突然有些舍不得。
对于个人来说,这种人生的抉择之痛,非经历者所能体会。
一次分流意愿调查,未婚干部与已婚干部之间的抉择不同,干部与战士之间的抉择不同,已经给我们释放了一个明确的需要信号:军队发展进步,干部和士官一样,清晰的职业化年限势在必行。
因为,看得到未来,又可以全身心牺牲奉献的干部战士,正是人民军队的刚需!
我相信,对于一支军队来说,无数支经历转隶的军队,更像是经历精武的刻苦修炼状态,将来的某个时刻,这将是一支武功尽展的强大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