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邃瞳科学云
邃瞳科学云是一个百家争鸣的个性化学术传播平台。依托新媒体矩阵,小程序及APP等完整产品线,在开展专业性的学术活动的同时,还致力于科普教育和科学传播,更自由、重分享。 格物致知,光被遐荒。Meet Your Science!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能带我一个吗?人家不收研究生学历的 ·  2 天前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抑郁并没有消失,只是转移了 ·  2 天前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这也太哑了!你怎么讲话会发射激光 ·  2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科考旅行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邃瞳科学云

天津大学彭文朝团队ACS Catal: 非贵金属BiNi合金中铋的“双重隔离”效应对提高电化学H₂O₂合成性能的影响

邃瞳科学云  · 公众号  ·  · 2025-01-22 09:25

正文

第一作者:刘晓梅

通讯作者:彭文朝

通讯单位:天津大学

论文DOI:10.1021/acscatal.4c05781




全文速览
贵金属合金是2e - ORR生产H 2 O 2 的高效催化剂。然而,贵金属合金材料由于其高成本、高毒性、低原子利用率和有限的催化活性,其发展仍然处于瓶颈期。为了解决贵金属合金存在的问题,开发非贵金属合金材料是一种替代方案。本文采用水热-热解法制备了非贵金属BiNi合金负载碳纳米片的电催化剂(BiNi/C)。BiNi/C具有优异的2e - ORR性能,起始电位为0.76 V vs. RHE,选择性高达98%。H型池中,0.4 V vs. RHE电位下,2小时内H 2 O 2 产量为~17 mM。将电化学合成的H 2 O 2 用于固定床Fenton工艺,10小时内RhB和BPA的降解效率分别保持在100%和~95%。实验和理论计算证明Bi可以通过物理隔离和电子隔离的“双重隔离”效应调节BiNi合金中Ni的电子结构。Ni位点上*OOH的吸附能降低,实现了*OOH的端对吸附。此外,由于Bi的双重隔离效应,BiNi合金中Bi自身也可以作为生产H 2 O 2 的高活性位点。本研究为合成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2e - ORR非贵金属合金催化剂提供了指导。




背景介绍
过氧化氢(H 2 O 2 )作为一种绿色氧化剂,在化工合成、消毒、废水处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两电子氧还原反应(2e - ORR)是替代传统蒽醌法生产H 2 O 2 的有效途径。镍基材料被广泛应用于2e - ORR生产H 2 O 2 ,然而,未经改性或改性不当的镍基材料对2e - ORR的活性和选择性仍然受限。大多数镍基材料对*OOH结合强度过强,容易发生4e - ORR过程。另外,合金化是开发高性能2e - ORR催化剂的有效策略。对于合金材料,活性金属可以被其他非活性金属隔开,从而诱导*OOH在活性金属位点上的端对吸附。常用的贵金属合金,如Pd-Hg、Ag-Hg、Pt-Hg,具有过电位小和H 2 O 2 选择性高等优势。然而,高成本、稀缺性和毒性阻碍了贵金属合金催化剂的大规模应用。将高活性的镍与非贵金属合金化以制备合金催化剂是生产H 2 O 2 的理想概念。然而,非贵金属镍基合金催化剂很少被研究并用于H 2 O 2 的电化学生产。此外,镍基合金中次级金属在2e - ORR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尚不清楚。因此,高活性非贵金属镍基合金催化剂的制备和研究在2e - ORR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亮点

(1) 采用简单的水热-热解法合成了BiNi合金负载碳纳米片的电催化剂(BiNi/C)。BiNi/C具有较高的2e - ORR活性和选择性,起始电位为0.76 V vs. RHE,H 2 O 2 选择性高达98%。

(2) 与贵金属合金催化剂相比,BiNi合金具有成本低、无毒、原子利用率高等优点。由于Bi的“双重隔离”效应,BiNi合金中的Ni和Bi均为活性位点。

(3) Bi通过物理隔离和电子隔离的“双重隔离”效应调节BiNi合金中Ni的电子结构,实现了Ni位点上*OOH的端对吸附。

(4) 在固定床Fenton工艺中,10 h内,电合成的H 2 O 2 对RhB和BPA的降解效率分别维持在100%和~95%,在废水处理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图文解析
本文采用水热-热解法制备了BiNi纳米合金颗粒负载碳纳米片的电催化剂(图1a)。TEM和HR-TEM表明粒径~11 nm的BiNi合金均匀地负载在碳材料表面(图1b-d)。BiNi/C的XRD谱图显示出Bi/Ni摩尔比为1:1的BiNi合金特征峰(图1f),这与能谱图结果一致(图1e)。

图1 BiNi/C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与Bi/C相比,BiNi/C中Bi 0 特征峰向低结合能方向移动了0.72 eV和0.70 eV(图2b)。与Ni/C相比,BiNi/C中Ni 0 向高结合能方向移动了0.49 eV和0.59 eV(图2c)。因此,在BiNi合金中,Bi 0 向低结合能方向移动,Ni 0 向高结合能方向移动,这表明Ni作为电子给体而Bi作为电子受体。EIS测试表明,BiNi/C具有较高的电荷转移动力学(图2d)。

图2 Bi/C、Ni/C和BiNi/C的电子结构


与Bi/C和Ni/C相比,BiNi/C具有较高的2e - ORR活性和选择性(图3a-c)。此外,BiNi/C的性能优于多数金属基催化剂,甚至超过了PtHg 4 贵金属合金催化剂(图3d)。在H型池中,相比于Bi/C和Ni/C,BiNi/C具有优异的H 2 O 2 产率,2 h后其产率为13.0 mol L -1 g cat -1 (图3e)。在0.20-0.60 V的宽电势范围内,BiNi/C生产H 2 O 2 的法拉第效率均高于80%(图3f)。

图3 Bi/C、Ni/C和BiNi/C的2e - ORR性能测试


在烧杯体系中,酸化后的H 2 O 2 通过Fenton反应对染料(罗丹明B)和新兴污染物(BPA)均表现出优异的降解性能(图3a,b)。猝灭实验和EPR测试证实•OH是降解污染物的主要活性物质(图3b-d)。此外,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对污染物进行酸化以模拟真实废水的酸性环境,然后,在填料柱中填充铁粉作为Fe 2+ 的来源。测试结果表明,10 h内10 ppm RhB和BPA的去除率分别保持在100%和~95%(图3e)。

图4 电化学生产的H 2 O 2 用于Fenton反应


如图5a所示,*OOH在金属镍上易发生断裂。然而,在BiNi合金中,由于Bi的物理隔离,吸附在Ni位点上的*OOH更倾向于以端对吸附模式存在。二维和三维电荷密度图以及d带中心计算表明,BiNi合金中Ni和Bi之间存在电子转移(图5b)。Ni周围的Bi原子形成缺电子壳层,加速电子转移,从而实现相邻Ni原子的电子隔离。火山图表明,BiNi合金中,Bi原子而非Ni原子是催化活性位点。然而,BiNi合金中Bi和Ni对O 2 的吸附均为热力学自发过程,吸附能分别为-0.433 eV和-0.914 eV(图5e,f)。因此,在BiNi合金中,Ni原子更容易吸附并还原O 2 。然而,一旦O 2 被吸附在Bi位点上,其2e - ORR则具有优异的活性和选择性。此外,2e - ORR和4e - ORR自由能台阶图证明,BiNi合金中Bi和Ni位点均对2e - ORR表现出热力学优势(图5g)。

图5 DFT计算




总结与展望
本文通过简单的水热-热解法成功地合成了均匀的纳米BiNi合金电催化剂。BiNi/C具有较高的2e - ORR活性和选择性,起始电位为0.76 V vs. RHE,选择性高达98%,超过了大多数金属基电催化剂。在烧杯体系和固定床反应器中,电化学制备的H 2 O 2 通过Fenton反应对各类污染物表现出优异的去除性能。对新兴污染物的TOC去除率均大于65%。猝灭实验和EPR测试证实•OH是污染物降解的主要活性物质。大量的表征、实验和计算结果表明BiNi合金中Bi对Ni进行物理隔离,也可以在Ni周围形成缺电子壳层,实现Ni的电子隔离。可以实现*OOH在Ni位点上的端对吸附。此外,由于双重隔离效应,Bi本身也可以作为2e - ORR的催化活性位点。本研究为开发高性能、高原子利用率、低成本的2e - ORR催化剂提供了参考。




作者介绍
彭文朝 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职于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博士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工学院,随后在香港大学和澳大利亚王少彬老师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6年加入天津大学,现为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特聘研究员。长期从事纳米材料制备和环境催化方面的研究。以通讯/第一作者在ACS Catalysi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Water Research, Advanced Science,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至今已发表论文200余篇,被引用10000余次,H因子54。

刘晓梅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从事纳米材料制备和环境催化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在ACS Catalysis,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 and Energy,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上发表多篇SCI研究论文。


声明

本文仅用于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小编删除
欢迎关注我们,订阅更多最新消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