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健康不是闹着玩儿
顶尖名校毕业的生物医学博士们,明明白白地把健康和疾病讲给您听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健康不是闹着玩儿

远视眼是怎么回事?老花眼算是远视眼吗?

健康不是闹着玩儿  · 公众号  ·  · 2017-11-29 12:00

正文

点击上方 蓝字 订阅
顶尖名校博士,讲解靠谱健康知识

作者简介

丁娟 ,清华大学生物系本科,美国俄亥俄大学分子与细胞生物学博士,美国新英格兰视光学院视光医生博士。曾担任哈佛医学院眼科研究所研究员、哈佛医学院眼科讲师,研究干眼病和角膜创伤愈合。现在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和麻省眼耳医院工作。



什么是远视?

以前讲过,近视是眼轴过长。反过来,远视就是眼轴太短-相对于眼睛的聚光能力而言。由于眼轴过短,光线汇聚在视网膜后面,造成视力模糊(图1A)。



很多人有个误解,认为远视眼看近处模糊,但是看远处清楚。 其实远视眼是看远处模糊,看近处更模糊。


那么为什么远视眼的孩子好像看远处、甚至看近处都能看得清楚呢?这是因为:


1)小孩子的晶体很有弹性;

2)他们的睫状肌有着强大的调节能力。因此小孩子和年轻人能够轻松增加眼睛的聚光能力,使得光线重新汇聚在视网膜上。


如果你想知道一个远视眼的人的真正模糊状态,可以问问60岁以上的远视眼患者,这时他们的晶体几乎完全失去弹性,眼睛失去了调节能力,看远处和近处都很模糊了。


这大概是远视和老花眼经常被混淆的原因之一,因为 远视眼往往在老花眼发生了以后才体现出来 。稍后会详细讲述老花眼。


既然小朋友能够调节眼睛的聚光能力,那么是不是远视就不需要矫正了呢?这个问题因人而异。


远视分为低度(小于200度),中度(200-500度)和高度(大于500度)。如果很低度的远视,比如150度,而且看书学习也毫不费力,那么可以不用矫正。


如果远视度数高,或者看近处长时间有眼睛疲劳的症状,那么需要矫正。 一般来讲,双眼500度以上的远视应该矫正;如果双眼都是远视但是相差100度以上,也需要矫正。因为这种程度的远视有很大风险会造成弱视。


远视眼是如何造成的?

以前也讲过,人类婴儿出生时就是远视眼,然后在18个月的时候基本达到正视化(正视化是指眼睛屈光度达到正视或者轻微远视的状态),这时的平均水平为125度远视。所以 正常人的眼睛是轻微远视的状态


但是有一小部分人的远视度数比较大,在正视化的过程中远视度数没有降下来,那么这些人就是远视眼患者。 研究发现,3个月大的婴儿,如果远视度数小于400度,那么80%的情况会达到正视化;而500度远视的婴儿就只有50%能够正视化;如果600度远视则只有30%会正视化[1]。幸运的是,只有不到4%的婴儿会有400度以上的远视。

有一些高度远视和先天性疾病(一些是全身性的疾病)相关;排除这些疾病,仍然有一小部分儿童有中度或者高度远视,这些还是天生的。对远视的研究远远少于近视,大概原因是因为中度和高度远视非常少。


近视受基因影响,但是环境塑造起到巨大的作用; 远视主要是先天因素[2],环境的作用和近视是相反的 。比如说,户外活动越长的孩子越不容易近视,但是如果他是远视的话,他的远视更不容易减少。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近视和远视都是一个连续的谱图上的不同节点。遗传决定了婴儿期的初始屈光度,而这初始的屈光度又决定了6岁时的屈光度:大部分孩子达到正视或者轻微远视,小部分为中度以上的远视,极小部分为近视。


学龄以后的儿童就在近视化(正视变近视,远视减少,近视加深)的道路上进行了,但是那些高度远视的孩子由于起点太高,和先天的因素,他们最终仍然远视。

远视眼常见吗?

低度的远视眼其实是正常的。如果以200度以上的远视来讲,远视并不常见,尤其和近视相比。远视(200度以上)的发病率在6岁时是8.4% ,9-14岁时为 2-3%,到15岁的时候就只有 1% 了[3]。


除了和年龄有负相关,远视还和种族有关,白人出现远视的比率高于非裔、西裔和亚裔。另外,住在农村的人远视多于城市居民。

远视眼有什么危害?


容易视疲劳


正视的眼睛在看远处的时候睫状肌是放松的,只有在看近处是需要用力。远视的眼睛任何时候任何距离用眼都需要睫状肌收缩,尤其是长时间看书,因此很容易疲劳。


易造成弱视


双眼500度以上的远视,或者双眼都是远视但是相差100度以上的情况,容易造成弱视。


弱视是眼睛和大脑间的连接出现问题,视觉的神经通路不能正常建立,造成视力低下。 弱视的最佳矫正时期在8岁以前,因此由远视造成的弱视需要及早发现。 (以后有机会专门讲讲弱视)


高度和中度远视还可能造成斜视


如果并发斜视,不仅不美观,更加增加弱视的风险,同时对立体视的发育也造成障碍。


导致儿童学习效率降低

远视经常和双眼功能障碍相联系,还能造成儿童学习效率低下,阅读水平低于正视的孩子。这听起来挺有道理,好像不证自明,但是研究数据正式发表却是2016年[4]。


人们对远视往往忽视。


除了远视比较少见以外(相对于近视),也和远视不容易被发现有关。虽然一个远视的儿童早在婴儿期就已经远视了,但是通过晶体调节往往能够补偿,而且直到上学以后近距离用眼的需求才增大,眼睛疲劳等症状才会发生。


小孩子往往不会跟老师或者父母说“我的眼睛很累”,他们通常就是表现为不爱看书,更喜欢在外边玩。父母和老师经常以为这是孩子调皮爱玩,却不知很多时候和远视眼有关。


学校组织的体检,甚至儿科医生的简单体检对于视力的筛查一般局限于用视力表测远视力。这些筛查一般可以很好的发现近视的儿童,因为他们看不清远处;但是对于远视儿童不管用,因为他们通过调节可以看清远处。因此普通筛查其实漏网了很多远视眼儿童。


因此美国视光协会推荐 所有儿童3岁和上学前各一次综合眼睛检查, 这种检查中,医生会使用散瞳眼药水,将睫状肌暂时麻醉,再进行验光就可以发现是不是有远视了。


和近视相比,远视倒是没有那么多可以导致失明的并发症。远视的眼睛由于眼轴短,更多的和闭角青光眼和老年黄斑变性相关。


怎么矫正远视眼?

佩戴镜框或者隐形眼镜是最常见的方法(图1B)。



另外,LASIK手术和 OK镜也能矫正一定度数以内的远视。


及早发现中度以上的远视,配戴度数合适的眼镜,可以防止和缓解视疲劳、有效预防弱视并加强双眼视功能。

老花眼就是远视眼吗?


很多人把远视和老花混淆,所有顺便也讲讲老花眼。



老花眼是指40岁以后晶体弹性逐渐变差,在看近处时的调节过程中不能达到所需要的聚光能力,造成光线不能汇聚在视网膜上,因此看近处模糊。


大概在65岁以后晶体会完全失去弹性,所以近处的图像都是模糊的。因此,一个正视的老年人,看远处是清楚的,但是看近处是模糊的,这是典型的老花眼,而不是远视眼。


不幸的是,这是一个衰老的自然过程,不管是近视眼还是远视眼,无人能够幸免,除非他死的早。


有一种误解认为近视的人老了以后不老花,因为他们能看得清近处。其实那是因为近视眼天然能看清的最远处也在近处,这时候仍然不需要晶体调节。如果近视的人戴上矫正近视的眼镜看远处清楚,他看近处照样会模糊。


人们往往觉得近视的人老花的晚,而远视的人老花的早,这是有道理的。


首先摘了眼镜,近视看近处本来就可以,远视的人连远处都需要晶体调节、近处需要调节的更多。其次同样戴了矫正度数充足的框架眼镜,近视眼镜由于光学的原因能够减少近处用眼的调节需求,而远视眼镜则相反。因此同样戴镜框眼镜,远视的人会比近视的人早几年需要老花镜。不过,如果是佩戴隐形眼镜,这种差别就消失了。


另一个造成远视和老花容易混淆的原因大概是矫正的眼镜都是凸透镜,所以也许小朋友戴上爷爷的老花镜,还觉得看起来很清楚呢。


最后,有的老人会觉得自己的老花眼突然改善了,不用老花镜也能看书读报。这种情况经常是由于白内障造成的。白内障形成过程中晶体的曲率会发生变化,造成“近视”。糖尿病也会造成晶体曲率的变化。因此, 老花眼突然发生变化的情况应该去检查一下眼睛。


总之, 远视是眼轴过短,而老花眼和眼轴没关系,和晶体失去弹性有关。


下次预告


了解老花眼的成因之后,下期我们聊聊 老花眼的矫正办法


想回顾系列前几篇的,点击下方标题前往:

想做近视手术,先了解这6点再决定!

人为什么会得近视?这6点很重要。

不花一分钱,也可以有效控制近视发展?

OK镜矫正近视,安全吗?有效吗?

矫正近视,激光手术和人工晶体植入哪家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