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分析师 杨宇,研究助理 蔡梦苑
来源:华宝财富魔方(ID:caifumf)
2016年可谓是银行理财业务的规范化之年,从7月发布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到11月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修订征求意见稿)》,再到年末传出表外理财业务被正式纳入MPA体系的消息,整个理财业务体系都在经历着监管风暴,法规发布集中度高、内容力度强。
投资要点:
2016年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回顾:监管迈向精细化,规模增速放缓。2016年是银行理财业务的精细化监管与规范之年,政策趋严,重点规范近几年过快且无序增长的表外理财业务。在此背景下,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国共有452家商业银行发行了142301只理财产品,同比增速7.27%,低于2015的42.79%。2016年末实际存量规模29.1万亿,同比增速24%,低于2015年56%,增速放缓。同业理财增多提升单只产品规模,发行数量与规模增速分化。
人民币封闭式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刚兑仍在,同业理财爆发。人民币预期收益型产品依旧是理财市场主流品种,2016年发行数量市场占比82.50%。2016年新增理财产品中同业理财数量占比72.47%,成为银行理财规模边际增长重要力量,这一数字在2015年仅为4.28%。预期收益率:平均预期收益率上限先震荡下行进入“3%”时代,并于年末反转上行重回4%区间。到期兑付:产品到期兑付时实际收益率达到预期收益上限的产品占比达到99.48%,“刚兑”依然广泛存在。
结构性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投资风险相对较大。2016年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最高预期收益率实现程度较低且未达下限的情况较多,叠加以区间收益下限兑付的占比不低,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产品的到期收益率,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投资风险相对较大。
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增速下滑。虽然一直广被呼吁,但净值型产品的发行增速仍缓慢。据普益标准统计2016年共发行净值型产品829只,同比增速从2015年的281%大幅回落至9.37%,市场份额略微上升0.01%至0.58%。未来该类产品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外币理财市场冷清,汇兑收益显著。据普益标准统计2016年共发行1719只外币理财产品,较2015年增加380只,占全市场理财产品发行数量的1.2%。美元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全年表现平稳,一直在1.5%-2%之间浮动。算上人民币全年对美元的贬值投资美元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约8.2%-8.8%,高于人民币理财产品。
银行理财业务和产品形态的创新: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型转化是解决理财产品刚性兑付,缓解银行理财资金投资压力,降低负债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目前大范围净值化依然面临诸多困难。在此背景上,我们提出“半净值型”理财产品概念:这是一种产品运营模式,通过发行多层次的风险、收益率不同的产品来实现,产品仍是预期收益型,但预期收益区间放宽,具有浮动收益特征。
1、监管趋严并规范化之年,发行数量增速放缓
1.1、政策背景:银行理财产品的精细化监管与规范之路
2016年可谓是银行理财业务的规范化之年,从7月发布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到11月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修订征求意见稿)》,再到年末传出表外理财业务被正式纳入MPA体系的消息,整个理财业务体系都在经历着监管风暴,法规发布集中度高、内容力度强。
事实上,监管层对银行理财业务风险担忧已久。随着我国银行业监管逐年趋严,表内业务有诸多指标(例如资本充足率、不良率、杠杆率等)用于监管与考核,套利空间较小。为了减轻考核压力,部分银行开始通过理财业务将表内资产转移至表外,以“资产出表”的方式来优化相关监管指标。然而表外理财业务的发展却脱离了资产管理业务的本质,出现了“资金池”和“刚性兑付”等表内业务特征,却因记在表外,无需接受各项指标的管控,成为了各大银行进行监管套利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随着理财规模高速扩张、产品持续创新以及资金投向多元化,逐渐在监管之外为银行体系积累了巨大的隐性风险,引起监管层的高度重视。2016年发布的相关政策虽多是征求意见稿,还未正式实行,但已彰显出监管层加强对理财业务全面、系统性的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心。
2016年7月26日,银监会下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理财新规征求意见稿”),在市场上引起了极大震动。此次理财新规征求意见稿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首次提出理财业务分类监管。银行理财业务分为“基础类”和“综合类”,对于基础类银行,其理财业务不能投资非标及权益类资产,只能投资低风险标准化资产。而划分基础类和综合类银行的重要标准之一是银行净资本净额不能低于50亿元,这一门槛将促使资本净额较小的部分城商行以及大部分农商行的理财业务回归基础类。
(2)再次强调禁止理财资金池业务。2013年发布的8号文中曾提出“三单”要求,即每个产品单独管理、建账和核算。在此基础上,新版征求意见稿增加了“不得开展滚动发售、混合运作、期限错配、分离定价的资金池理财业务”以及“理财产品投资于非标资产、非上市企业股权及受(收)益权的到期日不得晚于理财产品到期日”的表述,从会计、运作和期限角度加强对期限错配资金池理财业务的监管,防范可能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
(3)禁止发行分级产品,对理财产品降杠杆。2014年的旧版理财征求意见稿首次引入分级理财产品的概念,但此次修订后已禁止发行。这里分级理财产品是指银行将理财产品划分为不同等级的份额,并按优先及劣后的顺序进行收益分配。分级产品属于一种场外杠杆,禁止该类产品也是金融市场“去杠杆”政策中的一环。
(4)信托成为理财对接非标的唯一通道。表面上看是对信托业的一大利好,但监管层的实际意图应在于将通道业务控制在银监体系下,消除监管套利,实现影子银行的阳光化管理。
可以看出,理财新规征求意见稿较旧版更为细致和严苛,表明银监会对理财业务的精细化监管与规范思路已经成形。另外对理财业务中存在的风险点进一步严格规范,反映出比较强的政策控风险心态。
之后,银监会于2016年11月23日发布《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修订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表外业务征求意见稿”),是继《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后针对理财业务的又一重大监管动作,尤其是表外理财业务。相较于2011年的旧版,新版内容更为丰富,对风险的定义和监管措施也更为明确,构建了全面、统一的表外业务管理和风险控制体系。表外业务征求意见稿中有以下几点引起市场广泛关注:一是拓宽表外业务定义范围。在原有担保承诺类业务的基础上新增代理投融资类、中介类和其他类业务,将2011年之后快速发展的银行理财业务以及其他形式的类影子银行业务都划进了表外业务监管范畴。二是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计提减值准备和风险资本。表外业务征求意见稿规定实质承担信用风险的投融资类业务需计提减值准备和风险资本。表外理财业务按规定来说是不能以任何形式约定或承诺承担信用风险的,其判断标准在于是否承诺了保本/保收益、或是实施了刚性兑付,若有违约承担则需计提减值准备和风险资本。这一要求充分说明了监管层想要打破刚性兑付的决心,未来一旦落地,对表外理财规模的扩张也形成了一道新的约束。
在之后的12月,紧接着传出了央行将于2017年一季度起正式将表外理财业务纳入MPA中广义信贷指标考核的消息,具体为:表外理财资产扣除现金和存款之后纳入广义信贷范围,纳入后广义信贷指标仍以余额同比增速进行考核,与M2的偏离度不能超过20%-25%,具体看银行分属全国性、区域性还是普通机构类型。若银行只有广义信贷增速不达标并没有太大影响,但需注意的是,广义信贷增速和MPA中另一“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指标挂钩,该指标的构成要素之一“逆周期资本缓冲”和广义信贷增速呈线性相关,因而一旦银行广义信贷增速过高,可能会导致其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不达标,使银行直接落入处罚档区,接受央行严厉的处罚。为保持广义信贷增速在合理区间内,部分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必须缩减其表外理财发行规模。叠加之前发布的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表外理财业务受到的监管愈发严格。
整体来看,2016年银行理财业务政策的变化方向是趋严的,尤其重点考虑了近几年过快且无序增长的表外理财业务。虽然各项监管政策内容繁多,但总体来看都与“去杠杆、去资金池、去通道、促转型”等方面密切相关。监管层 “去除资产价格泡沫、防范金融风险”的意图非常强烈。未来,银行理财业务将迈入一个更加规范化、健康化、精细化的阶段。
1.2、银行理财市场总体:发行数量增速进一步放缓
2016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增速进一步放缓,截止2016年12月31日,根据对普益标准已公布信息的数据进行统计,全国共有452家商业银行发行了142301只理财产品,同比增速7.27%,明显低于2015的42.79%。发行增速的放缓,一方面是受到了长期低利率环境下资产荒的影响,另一方面,主要是由于2016年监管层对理财产品监管升级的思路已经成型,部分银行,尤其是大中型银行已经逐渐进入“主动控制理财规模,促进理财产品转型”的阶段。
从分月统计数据来看,前三季度理财产品发行数量稳中有升,从年初的10976只上升到13796只的年内最高位。进入四季度以来,去除10月份的季节效应,理财产品发行量出现下滑,年末虽有所回暖,但幅度微小,与以往年末发行量明显抬升的情形有所不同。
从产品运作模式来看,预期收益型产品仍是理财市场主流发行品种,2016年共发行了141472只,市场占比99.42%。净值型理财产品虽广被呼吁,但由于发行该类产品面临较多困难和问题,如产品估值、风险计量、投资者偏好等,因而规模增速缓慢,2016全年共发行了829只,同比增速9.37%,市场占比仅为0.58%。预期收益型产品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发行数量最高,其次是开放式预期收益型和结构性预期收益型产品,市场占比分别为83.63%、12.14%和3.65%,其中人民币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占比高达82.50%。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2015年,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和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的发行数量占比出现反向变化趋势,其中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的占比出现下降,从15.08%降至12.14%,降幅为2.94%,相反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的占比却稳步提升,从82.01%升至83.63%,其占比上升可能与2016年同业理财产品出现爆发式增长有关。
2、预期收益型理财刚兑仍在,同业规模爆发
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是指在发行时披露预期收益率或预期收益率区间的理财产品。按照存续期内是否开放,可细分为封闭式预期收益和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按照是否挂钩衍生品,又可划分为结构性与非结构性。就目前发行数量来看,市场占比83.63%的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是理财市场中的主流品种。在全部封闭式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中,人民币理财产品占据绝对优势,2016年发行量占比98.66%,延续了自2006年以来的上升趋势。我们就人民币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和结构相对复杂并挂钩衍生品的结构性产品进行详细分析。
2.1、人民币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
2.1.1、农商行继续发力,成为银行理财市场第二大发行主体
从产品发行数量上看,根据普益标准的数据统计,2016年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市场份额进一步萎缩,相较于2015年分别下滑2.98%和7.74%,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份额继续攀升,其中城商行的市场份额从2015年的35.84%升至37.54%,继续领跑其他银行,而农商行相比2015年的18.07%大幅增长8.52%至26.59%,自2015年起,农村金融机构逐步超越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成为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上仅次于城商行的第二大发行主体。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银行理财市场规模增速整体放缓,各类银行的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同比增速也大幅下滑,其中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尤为明显,发行增速分别从41.73%、55.72%和128.27%下滑至-19.09%、15.82%和61.08%。2017年逐步实施的各项监管新规都对前期规模增速较高的中小银行有较大影响,其产品发行困难会增加,意愿也会降低,将共同导致发行量增速的进一步降低。
从单个发行主体来看,2016年交通银行蝉联国有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第一的位置,全年发行理财产品5651只,接近第二名中国银行发行数量的1.41倍,市场占比达4.81%。同时,交通银行也是各类银行中,发行数量最多,市场占比最高的银行。第二名和第三名分别是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排名与2015年保持一致。
股份制银行中排名前三的银行发行数量较为接近,其中民生银行2016年再次发力理财业务,取代兴业银行,时隔2年重新成为发行量第二的股份制银行,全年发行3651只理财产品,市场占比3.11%。排名第一和第三的银行分别是华夏银行和广发银行,发行数量分别是3985只和3418只。
城商行中,青岛银行2016年理财业务发展较快,全年发行2008只理财产品,市场占比1.71%,首次进入前三名就力克上海银行和北京银行,成为2016年发行量第一的城商行。
虽然农村金融机构洗牌较为严重,但排名靠前的依然是一些规模较大的农村商业银行。因市场参与主体多且杂,使其未来市场份额的占比出现了较大的不确性。结合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特点,其未来市场占比与区域经济状况和金融机构的综合实力相关性较大。
2.1.2、各收益类型的新结构分布常态化
按照是否保证产品本金兑付,银行理财产品可以分为保本型理财和非保本型理财。其中保本型理财又可以分为保本固定型和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投资保本固定型产品,银行将按照约定条件向客户承诺支付固定收益,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投资风险;投资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银行将按照约定条件向客户承诺支付本金,并根据实际投资收益情况确定客户的实际收益,本金以外的投资风险由客户自己承担。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的本金和收益均不能得到保证。需注意的是,保本固定型产品收益高于银行本行同期储蓄存款利率的部分应当是对投资者有附加条件的保证收益或最低收益。 附加条件可以是对理财产品期限调整、币种转换、最终支付货币、和工具的选择权利等,附加条件产生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全权承担。 银行不得无条件向客户承诺高于本行同期储蓄存款利率的保证收益率或最低收益率,不得承诺或变相承诺除保证收益或最低收益以外的任何可获得收益。
2016年,各收益类型的人民币封闭式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与前两年相比依然较为平稳,结构分布相似。根据普益标准的数据统计,银行共发行保本型理财产品42477只,其中保本固定型产品17599只,保本浮动型产品24878只,市场占比分别为14.99%和21.19%,相比2015年,占比均有所下降;银行发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74925只,市场占比63.82%,较2015年上升3.62%,仍为主要产品类型。
在去年的年报中我们曾提到,从市场占有率看,过去国有银行一直是保本型产品的最主要发行主体,无论是固定型还是浮动型,市场占有率是所有类型银行中比例最大的;股份制银行作为非保本型产品的主要发行主体,其市场占有率在非保本型产品中也始终蝉联桂冠。然而随着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购逐渐替代全国性银行成为理财市场的最大发行主体,不同收益类型的市场占有率长期以来稳定格局也在悄然改变,新格局于2016年开始成为常态化:城商行替代股份制银行成为保本固定型和非保本型产品的最大发行主体,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3.96%和39.51%;农村金融机构则继续保持保本浮动型产品的最高市场占有率,2016年高达51.59%,较2015年上升19.38%,增幅显著。
分银行类型来看,2016年,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依然在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市场占有率较2015年普遍出现回升。然而国有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中,非保本型虽然占据着半壁江山,但是2016年市场占比却出现下滑,从61.99%降至56.09%,呈现出与其他以发行非保本产品为主的银行不同的趋势。反之,保本固定型产品的市场占比却大幅上升,从12.11%升至34.07%。除此之外,外资银行的发行结构也出现了些许变化,2014年外资行并未发行任何一款保本固定型产品,2015年这类产品的发行占比升至3.9%,到2016年,这一比例大幅提升至11.40%。
2.1.3、个人投资者为主体,同业理财产品爆发
2016年,人民币封闭式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的主要发行对象依然是个人投资者,其中单独针对个人的理财产品占发行总量的59.60%,个人和机构均可认购的产品占比为14.22%,合计个人可认购的理财产品占比73.82%,优势显著。
说到2016年的银行理财产品,有一个关键词不得不提:同业理财。全年发行的理财产品中,仅面向同业的占比为6.87%,加上0.67%同业和机构均可认可的产品,总共同业可认购的产品占比7.54%,较2015年上升6.26%,抬升幅度明显。从边际贡献角度来看,2016年新增的10135只理财产品中,针对同业的产品数量7345只,占新发数量的比重为72.47%,这一数字在2015年仅为4.28%。可以看出,同业理财已经成为银行理财规模边际增长的重要力量。其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发行银行来说,通过同业理财募集的资金具有批发性质,资金体量大,尤其是对于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等中小银行而言,发行同业理财可以帮助其弥补在网点渠道上的弱势,实现理财规模的快速扩张。2016年,同业存单规模爆发也助推了同业理财规模的提升,大量通过同业存单募集的资金被用来购买同业理财产品。多方因素叠加,同业理财产品的发行量在2016年大幅上升。
2.1.4、产品发行期限不改延长趋势
根据对普益标准的数据进行统计,2016年,银行新发的3个月以内的短期理财产品的总量占比继续下降,其中1-3个月理财产品占比从2015年的51.91%降至48.80%;而3个月以上的理财产品发行总量占比则进一步提升,其中3-6个月理财产品占比从28.03%升至30.15%,6-12个月理财产品占比也小幅上扬。从绝对数量看,2016年新发的产品数量较2015年有所提升,对比不同期限的产品数量变化,1个月以内的产品发行数量相比2015年有所减少,产品数量的增加主要集中于3-6个月和6-12个月期限的产品。因此,整体来看,新发产品的期限仍有不断延长的趋势。
在2016金融产品年度报告中我们曾提到,自从2011年9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银行不得通过发行短期和超短期高收益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后,1个月以内期限的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呈现断崖式下滑,始终在低位徘徊,1-3个月期限产品逐渐对其实现替代,理财产品期限一改先前不断缩短的趋势开始逐渐延长。
从银行配置行为来看,未来银行拉长理财产品发行期限的趋势将进一步延续,一是因为低利率环境下理财资金投资端压力较大,需要通过吸引长期属性的资金,挖掘长期股权投资等高收益投资渠道;二是因为2016年7月下发的理财新规征求意见稿加强对“资金池”业务的监管,导致银行理财产品通过资金池实现期限错配的运作方式进一步受到抑制,该征求意见稿在2017年随时可能出台。因此我们判断,3个月以上期限的产品发行量将会持续提升。
从产品期限来看,股份制银行在整体发行量较小的1个月以内和1年以上两类产品中的发行量占比最大,分别达到41.86%和45.79%。其他期限产品中,城商行的占比最高,其次是农村金融机构和股份制银行。
从发行主体来看,各类型银行新发产品的期限结构较为接近,主要集中在6个月以内,市场占比约在75%-85%之间。其中城商行相较于其他类银行的平均发行期限稍长,尤其是其发行的6-12个月期限产品的市场占比为19.76%,明显高于其他银行。
2.1.5、预期收益率下滑速度减缓,年末出现明显回暖
根据普益标准数据的统计,在剔除开放式预期收益、结构性预期收益以及净值型产品后,2016年人民币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上限先是继续震荡下行,进入“3%时代”,但相较于2015年,下行速度明显放缓。四季度理财预期收益率开始回暖,逐渐回升至年初4%左右的水平。
2016年2月,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突然拔高,其中1年期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上限一度达到4.55%的年内最高点。其实这并不难理解,2月正值春节假期,由于节假日期间容易出现流动性趋紧的情况,因此银行通过发行高收益产品吸取更多资金来满足假期间旺盛的流动性需求。但是“春节行情”带来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回升现象很难具有持续性,春节结束后,收益率又重新回到了下行区间。
2016年三季度,“锁短放长”整体提高了短端资金价格,长端债券收益率水平降至低位震荡,最终收益率曲线平坦化。在资产荒的背景下,资产端收益率决定了产品的收益率,而理财产品又是以货币市场工具和债券等作为主要投资标的,因而收益率曲线的平坦化导致产品预期收益率降速减缓,出现钝化。
进入四季度,“锁短放长”提升了整体资金的价格,市场对流动性紧张充满担忧,债券收益率上升的过程中,终端产品开始出现亏损,同业理财和委外规模开始收缩,叠加年末流动性趋紧,对市场流动性造成了冲击。同业存单利率大幅提升,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在同业负债成本攀升的情况下也出现了明显的抬升。与此同时,债券收益率的提升也为理财产品收益率的提升创造了空间。
统计2016年发行的全部已公布预期年化收益率上限产品,预期收益率上限主要集中在3%-5%区间,其中3%-4%收益区间的产品发行量最大,市场占比为49.09%。对比2015年,2016年高收益区间产品的市场占比急剧下滑:5%-8%区间的占比从44.35%降至1.97%,降幅高达42.38%。这也从侧面反映了2016年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不断下滑的趋势。
随着商业银行扩容,理财产品的发行主体数量日益增多,其风险收益定价不仅与产品发行银行本身的规模和资质相关,也与所在地的获客成本、行业竞争压力等因素有关。根据普益标准的数据统计,分发行主体来看,2016年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以及商行发行产品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信用溢价特点。其中城商行因在品牌信誉、网点等方面存在劣势,且在跨区经营尚未开闸的背景下无法通过地域扩张路径扩展其存贷类业务,因此通过发行高收益理财产品成为了城商行获取资金的有效途径。2016年,城商行发行的3个月期人民币封闭式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约为3.92%,高于股份制银行的3.89%和国有银行的3.64%。
农村金融机构虽然2016年发行理财产品的数量大幅提升,但产品收益率在各类银行中却处于较低位置,平均收益率仅高于国有银行。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农村金融机构的客户群具有封闭性特征,虽然比城商行在资质上有更高的溢价,但是并没有那么高的收益率诉求和竞争压力;其次农村金融机构的投资水平有限,若是自主进行投资,只能投资于风险较低的资产如同业拆借、回购等,很难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最后,在2016年,很多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发行同业存单来募集资金,并用募集到的资金去购买大中型银行的同业理财产品,以此来进行套利扩张。为了能获得更高的息差,则必须以较低的成本募集资金,带动理财产品发行成本下降。
2.1.6、产品兑付情况:“刚性兑付”依然广泛存在
根据普益标准的数据统计,2016年银行发行的117402只人民币封闭式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中,共有59299只产品同时披露了预期收益率和到期收益率,我们对这些产品的实际兑付情况进行了分析。
在发行的59299只产品中,合计共有58985只产品在到期兑付时收益率达到了预期收益率,占比99.48%,其中有596只产品的实际收益率超过了预先约定的收益。而有45只产品的到期收益率未能达到预期收益率下限,占发行量的比重为0.08%,其中区间收益型产品1只,给定具体预期收益率产品44只。未能到期兑付产品的实际收益率与预期收益率的平均差值为0.28%,多为农村金融机构发行的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国有银行的实际兑付情况较优,仅有1只产品未能到期按预期收益率进行兑付。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封闭式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中虽既有保证本金兑付的保本型产品(保本固定型和保本浮动收益型),也有不需保证本金和收益的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但在实际兑付时银行基本都能按照在合同中预先设定好的收益率进行兑付,对于区间收益产品来说,也基本能按照区间上限进行兑付,“非保本”、“浮动收益”等产品特性完全没有得到体现。不论产品实际运作情况如何,银行都对预期收益型产品进行“刚兑”,导致风险在银行内部逐渐积累,在“低利率,资产荒”的大环境下也给银行带来了更大的投资压力,这也是为什么目前越来越多的银行正在向净值型产品转型的重要原因。
2.2、结构性预期收益型产品
结构性理财产品是指产品本金或部分本金投资于存款、国债等固定收益类资产,同时以不高于以上投资的预期收益和剩余本金投资于衍生产品(期权,汇率等),并以投资交易的收益为限向客户兑付产品收益的一种特殊的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其与普通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最大的差异之处在于:一是挂钩衍生品,产品结构复杂;二是预期收益率多以区间形式进行呈现,最终的到期收益率与挂钩标的走势密切相关,收益波动较大。
我国引入结构性产品的时间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根据统计, 2016年全年,我国银行共发行5196只结构性理财产品,较2015年增加2091只,增幅高达40.24%,其中以区间收益呈现的产品发行数量为3890只,占比74.87%。结构性理财产品因设计方式复杂,对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来说吸引力较低,对于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来说收益又不能满足其要求,致使该类产品一直难以成为理财市场上的主流品种,发行数量在整个理财产品市场上占比较小,2016年市场占比仅为3.65%。但在金融市场整体投资收益逐步降低,投资管理难度加大的情况下,这类既能在市场发生不利变化时保证本金或将损失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同时又能在市场上升时获得较高收益的产品正在吸引更多投资者的关注。下面我们将从发行主体、挂钩标的、产品期限以及产品收益率四个方面对结构性理财产品进行分析。
2.2.1、股份制银行成为发行主力军
从发行主体来看,2016年股份制银行共发行4019只结构性理财产品,较2015年增加1883款,市场份额高达77.35%,是结构性产品发行市场的主力军,其次是国有银行,占比为15.22%。区域性银行整体发行量较少,其中城商行的市场占比为5.02%,而农村金融机构仅占1.96%。
区域性银行对于该类产品的发行意愿较低的原因主要在于结构性理财产品挂钩衍生品导致其产品结构较为复杂,对发行银行的产品设计及投资管理水平要求较高,而区域性银行由于起步较晚在相关专业投研能力上逊色于全国性商业银行,虽近年来发行理财产品数量大幅增加,但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光仍主要集中在封闭式预期收益等主流品种上。
2.2.2、股票挂钩类产品锐减
从挂钩标的来看,银行2016年共发行挂钩利率类结构性理财产品2496只,占市场发行总量48.07%,较去年上升13.61%,其次占比较大的是挂钩黄金和汇率类产品,市场份额分别为20.34%和18.68%。
挂钩股票指数类的产品2016年共发行647只,市场占比为12.46%,较去年的21.16%大幅下降8.7%,该类产品的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主要取决于投资期内相应标的的涨跌情况,适合熟悉股票市场的成熟投资者,自2015年下半年股票市场遭遇大幅调整后,市场表现一直不佳,投资者对其走势也很难有准确的判断,因此银行大幅减少该挂钩类产品的发行数量也是情理之中。
2.2.3、短期产品仍是发行主流
从产品期限角度来看,2016年发行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仍以短期为主,3个月以内期限的产品发行数量共4202只,市场占比80.87%,较2015年上升33.27%,其中1-3个月期限的产品市场占比73.71%,占绝对主导地位。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3个月期以上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在整体规模上升的情况下出现下降的情况,其中3-6个月、6-12个月和1年以上期限产品的市场占比分别下降9.25%、17.95%和6.07%。整体来看,与封闭式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的发行期限逐步延长不同的是,结构性理财产品呈现出期限缩短的特点。期限越长,挂钩标的资产收益率的分布就越广泛,尾部风险越大。因此为了降低风险,结构性理财产品期限一般不会过长。
2.2.4、结构性理财产品投资风险相对较大
2016年发行的全部5196只结构性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中,有3262只产品达到预期收益率上限,占比62.15%,其中有4只产品在实际兑付时超出了区间收益上限(2只挂钩利率、2只挂钩汇率)。未达到预期收益率下限的产品共计477只,均为给定具体预期收益率类的产品。从挂钩标的角度看,挂钩利率和股票指数的较多,在未能实现预期收益下限的产品中占比分别达到77.69%和21.47%。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所有发行的3890只区间收益类结构性产品的实际收益均在区间内,但其中1101只产品是以预期收益率下限进行兑付的,占比达到21.19%,由于结构性产品的收益率下限远低于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拉低了该类产品整体的到期收益率。
可以看出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投资风险在2016年有所暴露,最高预期收益率的实现程度较低且未达下限的情况较多,并不适合大部分风格稳健型的投资者更适合对挂钩标的未来走势有一定判断的投资者。
3、净值型理财有较大发展空间,股份行占半壁江山
净值型理财产品是指在存续期内定期或不定期披露单位份额净值的理财产品。与前文分析的预期收益型产品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净值型产品一般不会提供预期收益率或是收益率区间,与公募基金类似,该类产品仅定期披露净值但不承诺收益。除此之外,净值型理财产品中开放式产品的占比相比预期收益型更高,申购赎回也更为灵活。因为发行净值型产品无需承担信用风险,使得该类产品成为银行打破理财产品“刚兑”,回归资产管理本质的有力武器,是未来理财产品重要的转型方向,也是目前监管层正在大力推行的一类产品。
2016年,共有59家银行发行了829只净值型理财产品,市场占比0.58%,同比增速9.37%,高于2016年全市场银行理财发行数量7.27%的增速。不论是在发行银行数量上还是产品发行量上,净值型产品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为净值型市场中,人民币产品依然是主流品种(市场占比96.5%),为了和前文分析的产品有更高的可比性,我们仅对人民币净值型产品进行详细分析。
3.1、股份制银行占据半壁江山
具体分银行类型来看, 2016年,城商行开始替代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一起成为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发行主力,二者市场份额共计73.01%。股份制银行全年发行331只产品,几乎占据了净值型产品的半壁江山,其中发行数量较多的有光大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相反,国有银行的市场份额却从2015年的44.74%跌至13.13%,下降幅度超过30%,其中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的发行量较多。与大中型银行展现出积极推动净值型理财产品发展态度不同的是,小型银行态度却相对冷淡。农村金融机构2016年虽在发行数量和市场占比上均有所上升,但是幅度微小,全年共发行76只,占比9.75%。
3.2、个人投资者比例大幅提升
2016年,人民币净值型产品的发行对象依然是个人,其中仅针对个人的产品占比93%,个人和机构均可购买的产品占比3.75%,合计共96.75%的新发净值型理财产品个人可以购买,与2015年相比,这一比例大大提升;相反,针对机构发行的净值型产品数量占比呈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而为2016年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发行量做出巨大边际贡献的同业理财产品在净值型市场上却并没有被推出多少,市场份额仅为0.88%。
净值型理财产品的特点决定了其风险和收益普遍高于传统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银行一般将其风险等级定为PR3级,与结构性预期收益型产品相近,适合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一定投资经验以及对流动性要求较高的客户。在选择净值型产品时,投资者(尤其是在投资领域知识相对薄弱的个人投资者)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发行方的资质。由于净值型产品的本金和收益均无法保证,其资产背后管理团队的水平将直接决定产品的收益水平,因此在资管团队力量方面更有优势的银行或将是更好的选择;二是底层投资资产风险。投资者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产品资金的投资对象,重点关注权益类等高风险投资标的,以防银行因无需承担信用风险而将产品资金投向不符合预定风险等级的标的。
4、外币理财市场冷清,汇兑收益显著
4.1、美元理财产品发行增速不如预期
近些年,外汇理财业务借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及外汇市场逐步开放的东风,已逐渐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的业务增长点。2016年全年共发行1719只外币理财产品,较2015年增加380只,占全市场理财产品发行数量的比例为1.2%,与人民币理财市场的火热相比,外币理财市场稍显冷清。从外币币种的分布结构来看,美元产品份额优势依然明显,市场占有率从2015年的63.82%提升至73.55%,维持了从2013年以来一直的上升势头。其次市场份额较高的是澳元产品和港币产品,占比分别为13.07%和6.82%。从绝对数量上来看,2016年美元的发行数量为1298只,较上年增加199只;而澳元和港币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分别为211只和109只,较上年分别下降17和147只。
外币理财产品的发行量与人民币相对其他外币的汇率变化趋势有较明显的关系,因而在发行美元理财产品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化将是最为重要的参考因素,它会极大的影响投资者对美元理财产品的需求情况,进而影响美元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2016年,受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美元指数持续走强、美国总统换届选举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剧烈波动,持续贬值,从10月下旬开始接连跌破6.7、6.8、6.9三个整数关口,刷新近六年来新低。人民币持续贬值的情况下,大量投资者寻求外币尤其是美元理财的投资途径,然而2016年美元理财产品市场占比虽有所回升,但是回升幅度却非常小。从分月数据来看,前10个月美元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始终处于80-120之间波动,11月由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持续走强,导致美元产品发行量大幅上升到171只的年内最高点,随后进入12月,发行量又回落至稳定的区间之内。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人民币对美元大幅贬值并没有带来美元产品发行量的持续走高。其实这并不难理解,在人民币贬值加大的过程中,央行维稳汇率的意图强烈,对外汇的管制也在逐步加强,一方面是资本项目未完全开放的额度限制,一方面是监管层对发行节奏的控制和影响,美元理财产品发行增速不如预期也是预料之中。
未来,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的压力依然存在,外币理财产品实际需求会提升,但由于我国资本项目未完全开放,保汇率依然是央行政策的重要目标,因此外币理财产品的发行仍会受到一定限制,短期内难有较明显的增加。
从发行主体的角度看,国有银行2016年新发外币理财产品781只,占总发行数量的45.43%,是外币理财产品市场上的发行主力,其次是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外资银行,市场份额分别为39.97%、12.80%和1.80%。受专业化投资能力不足等因素影响,农村金融机构目前还未发行外币理财产品。
从产品运作模式角度来看,目前发行的外币理财产品仍以预期收益型为主,2016年市场占比98.48%,净值型外币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较少,占比仅为1.52%。可以看出,在运作模式结构上,外币理财产品与人民币理财产品有较高的一致性。
4.2、人民币加速贬值,美元理财产品仍有优势
根据普益标准数据的统计,2016年受澳联储连续降息的影响,澳元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从1月的2.95%降至12月的2.13%,下降约82BP。
美元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全年表现较为平稳,一直在1.5%-2%区间内上下浮动。2016年,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幅度进一步加大,全年贬值6.63%。算上人民币的贬值幅度,投资美元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约有8.2%-8.8%,明显高于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
港币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全年则没有产生太大的波动,一直在1%左右徘徊。2016年年初至年中英国受脱欧预期影响,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年中英镑基准利率下降25BP至0.25%。英镑理财产品收益率年初开始持续下行至年中后维持平稳震荡,最终从0.8%跌至0.6%。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联系方式:010-65983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