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 | 『谁最中国』
图片 | 上海桃花源 苏州桃花源
身在城市,心归桃源。
泉溪漱漱,清冽在耳
不出城郭,也有山林之乐
明窗疏疏,幽景在目
不出家门,可赏四时之景
暗香栩栩,百花在嗅
不出庭院,而得清雅之境
朝有晨风,故人伴落花
暮有微雨,倦客枕晚霞
曲廊绵绵,倒影历历
庭院深深,花影重重
园林,精致的东方审美
我们身在城市,心归桃源
雅致的园林生活对我们来说,是流淌在文化中不可抹去的记忆。中国文化以儒家的内外兼修、庄子的逍遥自在,从古到今滋养着我们的性灵,到南北朝的时候,儒释道三家融合,山水诗画的出现,为中国人的写意灵魂,留下了永远的归宿。我们的根于此,心亦当归于此,我们身在城市,心归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
依归“天人合一”的哲学
以山水自然为追求
千百年来,滋养着华夏儿女
千百年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中国园林“明轩”
亮相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它以惊世绝美的诗情画意
柔软着西方世界
东方文明贵在传承
华夏园林的审美和哲学生生不息
从"明轩"享誉西方
到四十年后
“桃花源”向联合国描绘东方园居
华夏生活美学再次惊艳西方
上海“桃花源“作为现代园林艺术
继承了中国的审美和哲学
在这里,园林有三层意义
第一层 栖身,寻幽逸
第二层 栖心,净尘虑
第三层 栖灵魂,归自然
白墙映黛瓦,竹影摇兰香,游廊分庭院,小阁临清梦。园林,千百年前,就是东方精致生活的栖息,它集古典美学与哲学于一体。陶渊明《桃花源记》有一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虽不言造园,却是对园林最早的眷恋。先人说,居山水间为上,上海桃花源作为现代园林艺术,以山水园林传承着先人的清梦,渗透着东方的哲学与美学,这无疑是当下的一股清流,以园林的兴造引领世人的精神庄园。
雅室无须大,花香不在多。中国园林以小见大,以微见长,创造出绵延深邃的意境。山隐水活,林木苍翠,幽篁虚竹,曲径通幽。上海桃花源深谙此理,依传统兴造之法,以骨子里纯正的江南气质,表达着东方造园智慧与华夏审美。园林文化在此得以延续,工艺得以保存,这也正是“为往圣继绝学”的真实诠释。一庭花树,满园滴翠,花影树影,摇曳生姿。在上海桃花源中,我们记住了园林的精致和审美,寻回了园林幽逸的文化归属,我们心有所栖,那是活在华夏文化中的踏实。
中国园林是古代文士修身立命的地方,每次踏足园林,都给人一股扑面而来的书卷气。花木竹石为巧思、叠山溪泉有境界。造园如同作诗绘画,而文贵得体,画贵有境,园林也是一样。画境是纸上的东西,诗意浮于文辞,园林把它们结合为现实。每一个读过田园诗的中国人,都会被那种雅致的生活所打动。“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字里行间就勾勒出园居画面。园林就是这样的优雅所在,在都市中创造诗画情境的栖居,为心灵留一方净土。
园林的境界和传统诗画是一致的,造园着重在构思,构思和境界是连在一起的。构思就牵涉到美学境界。王国维先生把真景物、真感情称为“境界”。芭蕉分绿,疏竹横窗。园林的境界,就是主人对世相大美的领悟。造园所谓“三分匠意,七分主人。”这就要求造园者对中国的美学和哲学有很深的理解,依古典园林兴造之法,以文学绘画的境界,借景借意于天地,在传承与创新的同时,留下东方审美内核,使人临其境,有诗有画,“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从园林兴造的那一刻开始,中国人便注定比西方人更懂得生活,那是华夏民族千百年来所形成的审美哲思。随着中国文明的重新崛起,精致的园居,将重新定义世人的生活方式。当下秋意渐浓,何不踏足园林,让传统诗意漱洗尘虑,于城市繁华里,静观世间草木知秋,于世间桃源中,细赏天地暖风淡淡。你我且揽满园诗意,洗净尘虑,让熙攘往来成为别人的故事。
园林永远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就像我们的梦里故乡,我们的性灵随园中景、院中物得以安顿。中国人以感情物化,从而达到人格化。西方人在乎文化的真实,而中国人更在乎真实之外,西方城市中的雕像做得栩栩如生,而中国人更在意似与不似之间。这就是中西方的审美差异,园林中的阴阳结合,虚实相生,刚柔并济成为最重要的文化内核,具体到实际的应用上,就是窗户的远近高低之借意,回廊的移步换景之画意。草木的搭配,多一分则枝蔓,少一分则虚浮;山水的结合,意不浅现,境不穷达。似有若无之间,让园林成为一首活的诗,一幅活的画,微醺着我们的性灵。
园林是华夏最诗意的骄傲,梨花院落有月,柳絮池塘临风,月依旧,风如当年,园林是审美和精致生活最好的载体。城市丛林,我们久在樊笼;身心拘役,我们无所适从。回归山水园林,万物诗情才会为你而生。秋声过日影,疏枝留月痕,园中赏四时,都是心上景,我们身在尘世,心归园林;春雨落新诗,夏荫待凉风,秋光听落木,冬雪满修竹,我们身在城市,心归桃源。
景观周 | 景观行业第一知识服务平台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