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李松蔚
湖畔贩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西湖之声  ·  任贤齐,被罚! ·  昨天  
西湖之声  ·  任贤齐,被罚! ·  昨天  
深圳新闻网  ·  深圳人最近都在买!几十块买一堆 ·  3 天前  
深圳新闻网  ·  深圳人最近都在买!几十块买一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李松蔚

那我们就来聊一聊时间丨问答

李松蔚  · 公众号  ·  · 2020-12-25 22:27

正文

因为每周只回复一条提问,树洞里攒了不少没有回答的留言。 今天想集中回答几个提问。 这些问题背后,都与一个看不见的角色——时间。
关于过失
问:
李老师,我在职场中因为疏忽犯了一个错误。这个周末到周一都在处理后续的补救。同时也陷入了非常不安和焦虑的情绪。
在客观角度,我拼命向自己暗示,做错的事情已经错了,再后悔也无法改变。但在情绪上,这种铺天盖地的情绪在大脑里飞速旋转,一方面让我坐立不安,一方面也影响了我的工作。
具体来说,我的困扰是这几点:
1. 怎么应对犯错后的情绪?
——现在就是尽量忽视。但忽视不了,坐在那里手脚发麻。
2. 怎么在犯错后面对相关牵涉的人?
——在我之前的生活中,犯错一般是有关自己的,可能导致自己受伤 / 丢钱 / 浪费时间。 这次错误给别人造成了麻烦和损失。除了弥补之外,不知道该用什么态度甚至是表情面对同事,连笑也不敢笑。
3. 长远来看,怎么面对这次错误?
——我本身就是谨小慎微的人,每天锁门都要回来推几遍。这次的错误源自一个过于疲惫时的微小疏漏。但它就是导致我这两天在工作中更加小心,花了更多的时间在检查是否犯错上。
我不觉得这是正确的,它让我的强迫行为变本加厉。但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在未来调整自己。

关于教育他人
问:
我的困惑是,在职场中老想改造别人。
之前是我的员工, 现在是想改造我的合伙人。改造员工还有一点成效,改造合伙人太难了。我一教她,要求她,她就反抗,“我就不”的姿态。我需要消耗大量的精力跟她解释和沟通。
但我和她是好姐妹,从感情上来说我希望能帮她提升一下各方面能力,让她能独当一面。同时我又觉得自己可笑,未免操心得过余了吧。最近不管看什么书,各种内容,都能联想到她:“看看,她就是这样的,唉呀,要不得,明天上班跟她分享。”但见到她又放弃不说了。消耗了我太多精力,我有点不务正业的感觉,我是老板还是教母啊!?
前几天买了插座学院的职场管理课程,寄希望于他们都看看别人是怎么工作的能有所改变。
李老师,您觉得我是控制欲太强了么? 还是仅仅是不会管理? 不管怎么说,这种状态已经严重影响到我的情绪和睡眠了,我该怎么办呢?

关于童年阴影
问:
今天的崩溃始于一直以来工作进展的不顺,加上弄砸了一件事,被老板说了几句。 被老板说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像是被打了一闷棍,虽然赶紧道歉和补救,但整个人是处于一种蒙了的状态,午饭都没去吃。事情处理完了去洗手间自闭了好一会,才回到工位上继续工作,整个人都处于一种漂浮的状态。
这让我想起了我妈以前在我弄砸了什么事之后都会狠狠批我,直到我整个人崩溃。现在弄砸了事情,老板说了我几句,我就觉得自己无地自容,仿佛又体会到了一次被痛批的感觉。只是这种痛批不是老板在痛批我,而是我自己在痛批自己,或者说是内化的严厉母亲在痛批我。 我还不能向任何人透露这件事情,毕竟职场容不下玻璃心的人。
这么做也许也有潜在的好处,比如我会记得教训、学得更快,或者在压力的作用下少摸鱼、多干活。但我可不可以不用经历这些弯弯绕绕,直接向事实学习,记下即可,继续向前呢?
我仿佛被母亲的逻辑洗脑了,默认自己很蠢,不会从事实和后果中直接学习,反而要狠狠折磨一下自己之后才能吸取教训;不会努力认真工作,只有在高压下才能专心。 之前母亲是非要把我弄到崩溃不可,觉得这样我才记得住教训;现在老板是需要我赶紧把事情弄好,千万别崩溃。两者夹击之下,我既不能坚强,又不能玻璃心,卡在中间的感觉太难过了。既要认错态度好,通过自己的诚惶诚恐来安抚对方的情绪;又要手脚麻利把事情弄好,把现实中的篓子补上。就算不全是我的错,就算是运气不太好,也得忍着。两边夹击之下,我的自我就没有存在的空间了,只剩下一个壳子在运转。
我怎么样才能让自己恢复得快一点呢?怎么样才能下次不要耗费那么多精力,直接向前呢?

关于卡住
问:
内心喜欢的事,却厌恶去做;明知道要坚持的事,却习惯放弃;明知道往哪里走更好,却还是想选一条更容易舒服的路。这样的人性如何克服?
我总是在想,如果我能坚持阅读写作,坚持锻炼身体,我会比现在更优秀、更好看,少更多遗憾。但我的意志总屈从于想舒舒服服躺着的身体。
每次我要开始一项计划,内心总有一个声音在说: 没用的,你很烂,有什么用,比得过人家吗。 急于迅速的成功,没有耐心,这是我的死穴。
我看过一些心理学自助书籍,都难以改变内心那股强烈的不自信和自我厌恶感,还有自己的拖延症。您说,这种个人模式如何才能真正摆脱呢?
来自一个卡在 20 30 岁之间,想要活得出色一点的人。

关于蹉跎
问:
李老师,我害怕年底,害怕面对我自己。只要一想到“一年又过去了,我又浪费了多少时间,多少机会啊”这种念头,就羞愧得想死去。我知道不应该这样想,可是我该怎么摆脱?你能教教我吗?
答:
圣诞快乐,朋友们。
很抱歉回答得太晚了,还有很多没选出来的留言,来不及一一回复。今天索性一起聊聊。
现在上面的提问,最早有今年7月的,最晚是上一周。 从提问的笔触中,还可以感知到提问时的困扰。 从那时到现在,过去了几天、几十天,上百天。 那么,他们是每天都会静待一个答复吗?
我想,不太可能。他们留完言,抱着一丝希望等了几天,没有等到。他们同时就会问其他人,听不同人的分享, 看不同的书 。有的有用,有的没什么用。而问题就在这种边等边问边尝试的过程中,解决了,或者消失了,或者变得不再那么重要。在工作中犯了错误而惴惴不安的朋友,怀着耻辱的心情写下这段留言,但也许过几天又因为业绩进步受到了表扬。也许没有,可是跟同事喝了一顿大酒,晕晕乎乎地觉得,上周发生的事就像一场梦。
他们会像说笑话一样讲,当初还真把它当一回事了,想不开的时候还去某个公众号后面留言。
如果时间再长一点,几年之后呢?到那时,他们早忘了留言这回事,忘了有这个公号,说不定连当初曾经有过怎样的困扰都不记得了。
时间,就是这么不容分说的东西。
人会随着时间长大。问题会变化,大事变小,小事变大,新的问题会不断产生。不确定的未来总会得到一个结果,可能好,可能不好。 亲密 的关系会分开 ,仇 怨会化解 ,再怎么牢固的记忆也会淡忘。你会遇到新的人,新的脚本,新的挑战和麻烦。你觉得重要的事,以后会变得一点都不重要。
这是任谁也无法挽留的趋势。
对上面这些问题,我马后炮的回复就是—— 做个盘点,看看有哪些事情已经在改变了? 算上时间这个变量,再看同样的问题,感受会不一样。
按时间来分类,一个人遭遇的麻烦不过几种。有几小时的麻烦,也有几天的麻烦,几个月,或者几年的麻烦。偶尔,也会有一辈子的麻烦。
早上出门忘了带手机,这是几小时的麻烦。小到几乎不值得一提,造成的损失有限,在当时也许让你着急上火,一周之后就已经不记得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