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盼望着,2019年来了,二十四节气也开始了新的轮回。智慧的古人们用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今天的人们也通过它来预知冷暖雪雨。今日正逢大寒,我们不妨循着节气的流转,共读唐诗,感知四季。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短短几句话,仿佛脱口而出。读者不必刻意去记,转眼即能成诵。经典就是这个样子的。君自故乡来,该有多少人和事可以问啊。可是稍一迟疑,问出口的却是梅花。真是轻描淡写,举重若轻。
已是小寒节气。小寒花信: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关于梅花什么时候开,诗人笔下有本糊涂账:欧阳修《十二月鼓子词》说“十月小春梅蕊绽”,又说十一月“梅花落尽千千片”;杜甫《小至》说“山意冲寒欲放梅”,《至后》说“梅花欲开不自觉”,冬至时还没开。李煜《清平乐》则说春天已经过半,仍然“砌下落梅如雪乱”。花期绵延五个月,如此之长。这几位所写,又并非岭南。也许每家的梅树都不一样吧。
清·王武 竹下红梅图
咏廿四气诗·大寒十二月中
元稹
腊酒自盈樽,
金炉兽炭温。
大寒宜近火,
无事莫开门。
冬与春交替,
星周月讵存?
明朝换新律,
梅柳待阳春。
大寒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之后迎来立春,新的一年周而复始。星周:星辰运行一周天为一星周,即一年。月讵存:意思是十二月也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快要结束了。大寒花信: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咏廿四气诗》见于敦煌文献,计两种,一题卢相公,一题元相公。一般认为,元相公即元稹。这组“咏廿四气诗”,大都写得像说明文,诗意不多,但是介绍节气特点比较全面。
于太原召侍臣赐宴守岁
李世民
四时运灰琯,
一夕变冬春。
送寒余雪尽,
迎岁早梅新。
今日除夕,立春。立春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花信: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即将到来。
灰琯:也写作“灰管”,古代候验节气变化的器具。古人烧苇膜成灰,置于密室律管中,以占节候。某一节候到,相应律管中的葭灰即飞出。
诗平平,好在周全,应景。
正月十五日夜月
白居易
岁熟人心乐,
朝游复夜游。
春风来海上,
明月在江头。
灯火家家市,
笙歌处处楼。
无妨思帝里,
不合厌杭州。
帝里:帝都长安。不合:不该。这首诗作于长庆四年(824), 白居易担任杭州太守时。“ 春风来海上, 明月在江头”,正是元宵时节。
今日雨水。雨水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花信: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观田家
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
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
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
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
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
膏泽且为喜。
仓廪无宿储,
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
禄食出闾里。
饥劬:饥饿劳累。膏泽:滋润作物的雨水。宿储:积储的粮食。闾里:指百姓。
今日惊蛰。惊蛰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花信: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
清·焦秉贞 耕织图·耕
何处难忘酒七首
其三
白居易
何处难忘酒,
朱门羡少年。
春分花发后,
寒食月明前。
小院回罗绮,
深房理管弦。
此时无一盏,
争过艳阳天。
这组诗应该作于大和三年(829),白居易改官太子宾客,回到洛阳之后。另有《不如来饮酒》七首,组成《劝酒十四首》,前面有小序:“予分秩东都,居多暇日。闲来辄饮,醉后辄吟,若无词章,不成谣咏。每发一意,则成一篇,凡十四篇,皆主于酒,聊以自劝,故以何处难忘酒、不如来饮酒命篇。”
今日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几乎等长。春分三候: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玄鸟就是燕子。电指闪电。花信: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春思二首
其二
陆龟蒙
江南酒熟清明天,
高高绿旆当风悬。
谁家无事少年子,
满面落花犹醉眠。
无事少年,四字写尽人生甘苦。
老杜的《小寒食舟中作》、《清明二首》,也写于这个时节,读来令人唏嘘不已。悲凉虽是人生底色,只是不适合大众推广。
今日清明。清明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花信: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赏牡丹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芙蕖:荷花。
今日谷雨,这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花信:一候牡丹,二候荼䕷,三候楝花。花事渐了。
春雨惊春清谷天,一年里最好的日子。
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韦应物
改序念芳辰,
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阴,
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
叠云才吐岭。
坐想离居人,
还当惜徂景。
改序:季节改变。徂景:流逝的光阴。
今日立夏,夏木已成阴。立夏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为农
杜甫
锦里烟尘外,
江村八九家。
圆荷浮小叶,
细麦落轻花。
卜宅从兹老,
为农去国赊。
远惭句漏令,
不得问丹砂。
这首诗作于杜甫初到成都时。此前他辗转入蜀,一路艰辛。读完“三吏三别”,才能知道“烟尘外”是什么意思;读完“天寒霜雪繁”、“悲风为我从天来”,才能知道“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有多么平静安好,也才能知道“去国”是一种怎样刻骨的忧伤。
末句“远惭句漏令,不得问丹砂”,可与早年之作《赠李白》对看:“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句漏令就是葛洪,相传他晚年“欲炼丹以祈遐寿,闻交阯出丹,求为句漏令”。
今日小满。小满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
杂曲歌辞·荆州歌
李白
白帝城边足风波,
瞿塘五月谁敢过。
荆州麦熟茧成蛾,
缫丝忆君头绪多,
拨谷飞鸣奈妾何。
拨谷:即布谷鸟。
今日芒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即稻麦之类作物的收割播种季节,正是农人最忙的时候。芒种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鶪始鸣,三候反舌无声。鶪(jú)鸟,即伯劳鸟。
夏至避暑北池
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这首诗作于贞元五年(789),韦应物初任苏州刺史时。昼晷:指白昼的时间。宵漏:指夜里的时间。亭午:正午。绿筠:竹子。洒:洗涤。华觞:华美的酒杯。
今日夏至。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长。“至”就是“极”。换言之,也正是从这一天开始,白天越来越短,“宵漏自此长”。夏至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明·佚名 岩壑清晖册(四)(局部)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
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
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
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销暑否,
比君茅舍较清凉。
从题目可以看出,这诗是作者当请柬用的,晚上邀人一起到江楼销暑。前六句写江楼夕望情景,极夸其开阔清凉。后两句卒章显其志,说:来吧,来吧!不太厚道的是,忍不住揶揄了下人家的茅舍。
宋代赵令畤《侯鲭录》载:“东坡云:‘白公晚年诗极高妙。’余请其妙处,坡云:‘如“风生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不到也。’”清代潘德舆《养一斋诗话》针对这句话,则说:“余按此二语殊平浅,非白诗之妙者,不解东坡何以赏之?至如‘不知皇甫七,池上兴何如’……弥浅而俚矣。学之必成村巷盲词,不可不慎。”——各花入各眼。
今日小暑。小暑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苦热题恒寂师禅室
白居易
人人避暑走如狂,
独有禅师不出房。
可是禅房无热到,
但能心静即身凉。
此诗大约作于元和十年(815),白居易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时。
今日大暑。大暑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白居易
下马柳阴下,
独上堤上行。
故人千万里,
新蝉三两声。
城中曲江水,
江上江陵城。
两地新秋思,
应同此日情。
今日立秋。立秋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蝉,和蟋蟀之类一样,大约是陪伴诗人最长久的小动物了。从《诗经》的“鸣蜩嘒嘒”,到六朝的“蝉噪林逾静”,经唐诗,越宋词,一直响到现在。
宴散
白居易
小宴追凉散,
平桥步月回。
笙歌归院落,
灯火下楼台。
残暑蝉催尽,
新秋雁带来。
将何迎睡兴,
临卧举残杯。
本诗作于大和五年(831),作者六十岁,退居洛阳期间。好宴,总要散后,才觉恋恋。良宵,总要将尽,才觉苦短。前人称道“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是富贵语,其实平桥回望,看曲终人散,已是不胜惜惋。
《归田录》载:晏元献公(殊)善评诗,尝曰:“‘老觉腰金重,慵使枕玉凉’,未是富贵语;不如‘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此善言富贵者也。”人皆以为知言。又《王闿运手批唐诗选》曾言:主人去而客独醒,无限凄凉,非富贵语也。评诗如此着眼,都可以称作“汲汲于富贵”者也。
今日处暑。处暑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相和歌辞·玉阶怨
李白
玉阶生白露,
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
玲珑望秋月。
水精帘:即水晶帘。
今日白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白露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鸿雁与燕子南飞避寒,群鸟开始贮存过冬的食物。
清·居廉 仲秋篱菊图
太和戊申岁大有年诏赐百寮出城观稼谨书盛事以俟采诗
白居易
清晨承诏命,丰岁阅田闾。
膏雨抽苗足,凉风吐穗初。
早禾黄错落,晚稻绿扶疏。
好入诗家咏,宜令史馆书。
散为万姓食,堆作九年储。
莫道如云稼,今秋云不如。
太和戊申岁:唐文宗太和二年(828)。大有年:大丰收的年景。观稼:观看庄稼。采诗:《汉书·艺文志》载“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如云稼:形容庄稼茂盛。三国李康《运命论》中有“天下之稼如云矣”的句子。
今日秋分。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均分。古人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秋兴八首
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