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展项目包括第十届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和第三届全国青年艺术邀请大展。活动以“不止于此”为主题,于2024年11月1日至11月17日在海派艺术馆举行。主要涵盖两个版块:‘青艺·视界’和‘青艺·起点’。其中,‘青艺·视界’版块将呈现青年策展人计划成果展,而‘青艺·起点’版块则强调每位参展艺术家的起点状态。此外,活动还包含平行展和其他相关项目,如光明乳业与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的合作等。展览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第十届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
作为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参展项目,以“不止于此”为主题,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主要活动包括两个版块:‘青艺·视界’和‘青艺·起点’。其中‘青艺·视界’将呈现青年策展人计划成果展,旨在为全国的青年策展人提供表演的舞台;而‘青艺·起点’强调每位参展艺术家的起点状态。
关键观点2: 展览时间和地点
展览时间为2024年11月1日至11月17日,地点为海派艺术馆(上海市闵行区新镇路1536号)。
关键观点3: 活动内容丰富
除了主要的展览活动,还包括平行展和其他相关项目,如与闵行区委宣传部、闵行区文化和旅游局的合作,以及光明乳业与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的合作等。
关键观点4: 免费入场
此次展览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正文
2024年(第十届)
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
暨
(第三届)
全国青年艺术邀请大展
2024
SHANGHAI YOUNG ART FAIR &
NATIONAL YOUTH ART
INVITATION EXHIBITION
作为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展项目,
第十届上海青年艺术博览
会以
“不止于此”
为主题,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本届青艺博于
2024年11月1日至17日
亮相
上海海派艺术馆
。
作为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的第十年,其主场馆继续选在闵行的海派艺术馆。美术馆作为公共空间,以学术推广、美育传承、公益传播为责任,成为艺术发展的重要推手。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通过与美术馆的联合,以“美术馆”+“艺术品交易的属性”强强联手。即公众在美术馆中徜徉欣赏之余,亦能根据自己的品味喜好去从容的选择心仪的艺术品,通过与艺术家之间的直接沟通,完成作品的收藏。让中意的艺术品成为自己的藏品,让喜欢的艺术家成为自己的朋友,这就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在未来这也将成为一种艺术市场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展览沿用历届版块划分,由两个版块构成, 一为
“青艺·视界”
版块,版块将呈现2024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青年策展人计划成果展,二为
“青艺·起点”
版块,作为独立项目将呈现2024第十届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不止于此”招募入选作品展。
“青艺·视界” 版块
2024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
青年策展人计划成果展
2024年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青年策展人计划共收到有效稿件24份,经过评选以投票的形式选出最终两位策展人获得来自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的展览经费、学术和宣传支持,并在海派艺术馆实现各自的展览方案。
青艺博青年策展人计划将成为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的常年年度项目,旨在为全国的青年策展人提供表演的舞台,青年策展人群体的现状和成长将会收获更大辐射范围的瞩目。青艺博将从幕后到幕前给予青年策展人们更多指导和建议,同时优化操作细节,让青年策展人计划更好地成为有志者们实现梦想的舞台。
2024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青年策展人计划成果展依托于上海海派艺术馆专业的展厅,为青年策展人提供两个合计超过200m的展线,展出50名艺术家作品。包括多媒体、架上绘画和装置作品。
娄馨予——《自我即媒介》
自我即媒介,其实有两层含义,自我是观看和对待世界、通过创作进行表达的媒介,而作品,又或者说艺术,是让世界理解我们,让我反观我的媒介。
这次展览邀请了
六位年轻艺术家
。他们有着不同的艺术路
径
,在选题,材料、语言形式上互不相同,虽仍无法涵盖“以自我为媒介”创作方法的可能性,但作为一个观察的提出以及对这类创作方法的关注,已能呈现一些模样。
展览由“档案”“房间”“留言”三个版块组成。尝试用这样的内容构建将“人”前置于“作品”前。“档案”,意味着多元的信息和相对立体的印象;“房间”,意味着独立、不受干扰的精神空间,是最贴近自我的状态;“电话”意味着一次倾听表达和对话的机会。
骆馅饼《春之花》75x80x75cm羊毛毡2023
高思远 《彩桥》 25x30cm 布面坦培拉 2024
周懿——《信可乐也》
如果说中国历史上最知名且影响深远的⼀次⽂化聚会,当属永和九年的那场“兰亭雅集”——群贤毕⾄,少⻓咸集,在觞咏之间,⼀篇《兰亭集序》成艺史经典,余⾳隽永。“仰观宇宙之⼤,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骋怀,⾜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本次展览青年艺术家作品将分为4个板块进行呈现:
“宇宙之大”“暂得于己”“品类之盛”“死生亦大”
。这4个主题出自《兰亭集序》,展览就像一块在时空中四维化的“记忆女神”图版,作品间隐含的互文关系将成为若干条隐秘的线索,串联起作品之间的某种量子关联,形成一张非线性的意义网络,并在展览的首尾形成无止境的意义轮回。观众的参与、互动、思考、解读、拍照、传播……都将成为“新记忆女神”诞生的沃土。
金羽天《童年的留声机》150x100x200cm
石头,头戴式耳机,音频,硫酸纸2024
君子兰-《自我:重叠的记忆》
(正面)-400×200×300cm-宣纸、水墨-2023
“青艺·起点”版块
2024第十届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
招募入选作品展
强调“起点”这一核心概念,并非仅是一个地点或状态,更是一种信仰,一种哲学。在艺术世界,每一刻、每一步都可能成为新的起点,载满无尽的创意和希望。每位参展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无论成功与否,都象征着新的起点,一个对未来充满无尽想象的起点。
邵雨欣《来自学校的一封信》
30cmx40cm 木板丙烯 2024年
罗诗琳 《美丽新世界》 2024年
橡胶手套等综合材料10×305×330cm
沈艺《我抱住了婚礼上的那只鹅》 2024年
香樟木 40×30×110cm
洪振宇《《新生·绿》之二》2013
大漆,瓷土等 80x80cm
晏荣刚《孤独的飞行者》
60x90cm 照片2023
沈程 《椅子舞》
51x66cm 照相平板画 2022
全国青年艺术邀请大展是2022年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与闵行区委宣传部、闵行区文化和旅游局基于海派艺术馆全新打造的艺术品牌,提升了青艺博的学术含金量,也体现了兼容并蓄纳百川的“海派广度”,以及追求卓越 “专业高度”。
十年来,“光明致优”也伴随着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成长,见证青艺博一点一点积累品牌影响力,推动青年艺术家学术、市场的发展探索。自2022年起,光明乳业已开始定向培育年轻艺术家。在与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新一季的合作中,将进一步深化艺术家“培青”优选计划的发展,设立“青艺培育基金",为青年艺术博览会中优秀的创作者提供展览策划、资源引入、互融支持、跨界合作等方面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