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苹果
2017年有两个泡沫正在破产:
一是社交软件上屌丝能约炮,二是婚恋网站上相亲很靠谱。
人们早已知晓,陌陌之类的“约炮”软件上大多数普通人都约不到炮,它们不仅不是屌丝的福音,还是屌丝收割机——收的都是智商税。
接着,翟欣欣引发的“程序员自杀”事件进一步刷新了人们的认知。在大众印象中还算“靠谱”的婚恋网站,人们终于发现:自己很可能面对一个高智商的骗婚群体。这是一个精心策划、专业运作的组织,每一步套路都反复演练、谙熟于心。
当社交软件、传统婚恋网站们面临信用危机乃至信用破产时,后来者们却开始兴奋,逻辑很简单:
凡事总有兴衰。
或许现在,已经是上一代异性产品们的黄昏,如果他们倒下,未来就是新来者的。
痛点依旧痛
用了那么多社交软件和婚恋网站,却不能好好聊到一个人。
社交软件不社交,没有解决最根本的痛点。
长期以来,异性社交App和婚恋网站是男女经济最常见的商业模式。
如果我们把男女关系的演进比作一个复杂的价值链条,那么这类App和婚恋网站正好是两个极端,各自占据链条的两端:
如果把两性关系的演进看作一个漏斗:
可以佐证的是:
根据一项统计,陌陌类社交软件的日活上亿,而世纪佳缘、百合、有缘、珍爱等的日活之和可能也就在千万级水平。
但是,
从“发现新关系”到“结婚”之间,男女之间其实有着漫长的链条和复杂的环节,每一步可能都存在着痛点,进而潜藏着商机。
我们假设一个角色小囧,从起点开始,一步步梳理:
在男女问题上,小囧可能会遇到以下这些问题:
以上的列举可能仍有遗漏,但是仅仅这六个痛点就已经足够强硬——创业者随便解决一个,都可能再造一个陌陌或世纪佳缘。
性、谎言和灰产
面对这些问题,已有的社交软件和婚恋网站在做什么?
无论是世纪佳缘、百合、珍爱这样的结婚相亲平台,还是陌陌、探探这样的社交软件,在今天都陷入了明显的“体验和信任危机”:
但是很遗憾,高富帅只是少数;大多数会用社交软件的人,本身在现实中就存在着某种社交能力的“不足”:你不能解决我的问题,要你何用。
性、谎言和灰产是传统异性社交平台的原罪。
在男女关系的竞技场,游戏规则已经开始改变:
追求约炮或结婚效率的“快一点”已经不是重点,而追求男女交往的身份靠谱和过程体验的“深一点”,已经开始变成新的核心。
怎么深一点呢?
门口的入侵者
“入侵者”正不断涌现。
朋友印象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发力两性社交的人工智能化;聚焦高端婚恋平台奢圈,转型为短视频婚恋匹配平台喜喜;请吃饭App的创始人卯金刀,从大学校园出发推出了实名交友婚恋平台爱到;百合网慕岩大叔也转换模式做了“一号媒婆”;原highing的联合创始人阿乐也开始进攻伴侣市场,推出了一款情侣愿望工具应用“恋爱宝”。
稍微总结以下,不难发现这些入侵者的思维很简单:
弯道超车
中游突破,深入发掘,就是后来者们弯道超车的机会。
然而,漫长复杂的中游也更加难以啃下,它需要的远远不止传统的技术和产品能力,而是对男女关系的谙熟和洞见——这是两性心理学,甚至社会心理学的范畴;不过,一旦入侵这可以将这些突破点拿下,则壁垒也更加明确有力。
更艰难的战役
如果传统的陌生社交和婚恋平台纷纷倒下,他们原先占据的市场就会落入改朝换代者的口袋里,可以想象这是多么庞大的市场,撑起几个上市公司都不为过。
只可惜,异性社交哪有那么简单。
陌陌、探探也好,世纪佳缘也罢,产品和商业模式都在一段时间内已经得到论证;而新玩家们甚至连这种验证都没完成,结果更可能不靠谱。
他们会面临以下几个明显的问题:
社交软件和婚恋网站的制高点
“
真实数据+智能匹配+全流程社交支持
”,这是新时代异性社交创业的核心逻辑,前两点提升的是社交的效率,第三点优化了社交的效果。
总体来看,战局的重点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