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品橙旅游
品橙旅游——旅游产业链的新视角,海内外旅游咨询服务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昌综合广播  ·  春节假期南昌接待外地游客超263万人次 ·  3 天前  
网言网事V  ·  凌晨通报:闭园整改! ·  3 天前  
哈尔滨交通广播  ·  “冰冰”“雪雪”请注意!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喊你 ... ·  3 天前  
哈尔滨交通广播  ·  “冰冰”“雪雪”请注意!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喊你 ... ·  3 天前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  赶大集、逛庙会、赏彩灯……这个元宵节宁河够热闹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品橙旅游

蚂蜂窝孙云蕾:新旅游时代 目的地的智能攻略

品橙旅游  · 公众号  · 旅游  · 2018-01-25 11:35

正文


品 橙 旅 游

旅游产业链的新视角



【品橙旅游】1月17日—18日,中国旅游景区协会二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旅游景区+新科技”发展论坛在春城昆明隆重召开。1月18日,“旅游景区+新科技”发展论坛如期举行。会上,蚂蜂窝旅行网国内总监孙云蕾发表了题为《新旅游时代,目的地的智能攻略》的演讲。以下为根据速记整理的内容。



新旅游时代来临


什么是新旅游时代?这是蚂蜂窝联合创始人、CEO陈罡先生在一次分享上提出的非常震撼的观点——“新旅游生,老旅游死”。蚂蜂窝有一个 “领先18个月” 的原理,我们所有的事情都是领先于市场18个月,我们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布局未来。“新旅游”这个词可以理解为中国的80后、90后全部进入到旅游消费市场,成为了旅游消费的中坚力量,带来了整个旅游市场的变革。同时,中国的旅游市场从跟团游走向自由行时代。


去年的十一黄金周期间,蚂蜂窝在平台上发起了“点亮全球”活动,在全球各地旅游的蚂蜂窝用户们都可以在自己所在的位置点亮目的地。三天时间里有约68万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我们发现,在这样的假期,自由行游客在全球进行着个性化旅行。


蚂蜂窝大数据能够实时监测全球旅行目的地的热度,蚂蜂窝用户正在这个地方旅行,都是可以获得的数据。另外,我想分享一个概念,从IT到DT,IT是信息技术,DT是数据技术。蚂蜂窝是依托大数据产生的科技平台,很多人对蚂蜂窝有一个误解,认为蚂蜂窝是内容的生产平台,事实是,蚂蜂窝的内容全部是蚂蜂窝的用户做的分享。


回到大数据,它不是一堆冰冷的数字,我们只有把它运用到实用的场景中,这个数据才是有效的。数据的核心在于真实性、有效性,蚂蜂窝积累的UGC信息是真实、海量的,这也是蚂蜂窝在大数据的互联网运用中能够脱颖而出的致胜之道。


蚂蜂窝在2006年建立了自己的社区,但在2010年才开始商业化运作。从2010年到2012年,我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蚂蜂窝发展成中国最大的旅游社区。到从2012年至2014年的时候,进入了蚂蜂窝的第二个发展阶段,做战略转型,从一个社交平台转向大数据平台。这时我们做的事情是攻略,也是这个时候让所有人知道了蚂蜂窝。


到了2015年,自由行蓬勃发展,蚂蜂窝对接交易,完善了整个从内容到生产到分享、交易的闭环。



每每谈到旅行者,我们总拿90后举例,为什么?与70后承担着整个家庭的收入压力以及80后的精打细算不同,90后的消费理念和水平都超出预想。


蚂蜂窝还做过一个关于90后的行为分析的数据调研,报告称90后为“浪”一代。有超过42%的90后愿意为了追一个动画片、一个影视剧,或者是某一个综艺节目的拍摄地,开始一场旅行;而30%的90后会为了看自己偶像的演唱会和粉丝见面会开启一场旅行;有的90后甚至为了到全球各地坐过山车去旅行,他们的消费理念完全冲击着中国旧有的旅游产品模式。


其实真正的自由行的核心是更新、更酷、更个性化的,更懂90后,才能更懂自由行。


蚂蜂窝的智能攻略


我们都知道,旅行就像是一次大型的采购活动,需要非常多的预订信息以做出消费决策,包括机票、酒店、车、wifi、景区门票、餐厅、酒店住宿、民宿、星级酒店等。采购每一项的过程中大家都要看很多点评、游记、攻略来制定自己的旅行产品。


蚂蜂窝的旅行咨询覆盖了全球6万多个目的地。蚂蜂窝现在有1.2亿自由行用户,这1.2亿用户是我们12年的积累,依托内容,口碑相传得来的。在蚂蜂窝平台上,每个月会新增13.5篇游记,写一篇游记的时间通常是10多个小时,所以每月产生13.5篇游记是一个非常大的工作量,但是蚂蜂窝这么多年一直在做这样的事情。平台累计的点评达1.78亿条,覆盖的POI达到了5700万。


浏览蚂蜂窝的行为路径,首先就是看一些好看的游记,包括照片和里面的内容,参考别人的旅行经验。渐渐地,我们发现大家的旅行体验越来越复杂,我不能参照那么多的游记,我看上三篇、五篇就可以了,那么,蚂蜂窝做了什么事情?就是使用大数据。


我们把杂乱无章的信息通过核心技术——蚂蜂窝攻略引擎,这也是蚂蜂窝在市场上非常核心的技术专利。我们通过复杂的语意分析,把有攻略价值的部分提取出来,变成结构化的信息,跟POI做匹配,这是点评的另外一种方式,属于被动点评。


蚂蜂窝的攻略是通过大数据提取的,包含了行程中的吃、住、行等所有信息,攻略让整个旅行决策变得更加简单。攻略的特点就是它不是目的地主动的诉说,而是来自于其他旅行者的口碑。旅行者更愿意信任别人的口碑,所以大家更愿意看攻略的内容。


蚂蜂窝的智能攻略一直在随着使用者习惯的改变而升级,不断更新移动端的攻略。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据+移动的扫描到周边的景点景区,查看非常具体的信息。景点的排名是完全依托于用户的提及和点名,只能靠景区自己的运营和更好的营销手段,这样排名才会到前面。


在目的地页面还有当地旅游产品,以及主题攻略、热门的游记和问答,都可以为旅行者出行提供参考。旅行者可以自己发问,把问题发布到蚂蜂窝上。此外,蚂蜂窝有一个角色叫指路人,这个人可能是当地人,或者是来过当地的,他可以把他的旅行经验分享给提问者,这些内容全部公开,每一个旅行者遇到相同的问题的时候都可以参考。这就是大数据+移动端的结构化的智能攻略。


蚂蜂窝注册用户有1.2亿,其中85%源自于移动端,PC端的流量也非常高,因为我们有很多传统渠道浏览信息的用户,我们会以主流用户的需求为主要更改方向。


蚂蜂窝基于对所有用户的精准画像的识别,分析出他的旅行诉求。当UGC和用户诉求高度匹配的时候,推送的产品和信息才是有效的。2015年之后,蚂蜂窝开始进入交易,交易这件事蚂蜂窝是怎么做的?后端商家包括旅行社、OTA、酒店集团等,可以售卖服务的都算是蚂蜂窝的商家。当蚂蜂窝商家所提供的产品,与前面的UGC和用户识别出来的诉求精准匹配的时候就能产生精准订单,当产生精准订单的时候用户就会产生更多消费。蚂蜂窝最核心的商业模式是,借助大数据、技术的创新和用户优势,实现越来越精准的需求匹配。


低价不能完全赢得市场,只有提供的产品足够个性化,足够匹配到用户的需求,就可能被用户喜欢。


依托大数据,现在的蚂蜂窝攻略变成了什么样子?打通了旅游消费场景,用户在浏览的基础上可以直接选择被吸引的产品,蚂蜂窝2.0就是让大家不仅知道还能买到产品。2015年蚂蜂窝开放自由行商城,第一年做了40亿,2017年的销售额是90亿,到今年1月份达到了100亿,在接下来的几年内我们相信会有几倍的翻番。


在整个销售额的分布中,移动端占到80%,酒店的订单中,移动端占到91.4%。其实我们的移动用户都转移到手机上了,所以在真正做营销的时候,还是要考虑到用户层面的行为变化。


蚂蜂窝的新玩法


在2016年和2017年,蚂蜂窝分享了很多有创意的玩法,如“未知旅行”。我们有一个非常有趣的部门叫“未知旅行实验室”,探索最新的、旅行者最喜欢的旅行方式是什么。蚂蜂窝也和贵州赤水合作,做了赤水河谷音乐节,突破了传统,对当地旅游资源的挖掘和带动非常有效。去年年底,蚂蜂窝又把全球的网红墙搬到了三里屯。


关于景区,景区一定要思考的事情就是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如何从卖门票转到卖体验?蚂蜂窝今年计划跟景区联合推出一个概念,叫“周游计划”,就是周末出游,享受生活所赐予的美好。周游计划倡导年轻人把一年52个周末都解放出来。


定制攻略是如何创建的?蚂蜂窝的攻略覆盖整个旅行路径的用户,包括获取以UGC为基础的旅行资讯、预订商城内的自由行产品及服务、在旅行中查看基于LBS的智能推荐。


攻略的作用就是带领用户攻略未知,攻略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所有的旅行世界都是未知的。希望蚂蜂窝能让大家建立探索未知的勇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