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西旅游发展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生信人  ·  运用多组学方法表征肿瘤细胞的可塑性 ·  2 天前  
BioArt  ·  专家点评Nat Chem Biol | ... ·  昨天  
BioArt  ·  Nature | mTOR ... ·  3 天前  
BioArt  ·  Nat Commun |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西旅游发展委员会

人民日报头版刊文《一碗米粉一座城》

广西旅游发展委员会  · 公众号  ·  · 2025-02-03 19:06

正文

2月3日, 人民日报头版刊文《一碗米粉一座城》 ,全文如下:


▲报纸版面截图。


“过年好!二两!”“您发财!切粉?米粉?”“米粉。”“五块五。”


大年初五,广西桂林,年味正浓。市民李丽明笑呵呵地来买米粉。


漓江路与骖鸾路路口明桂米粉店,等待就餐的食客排到门外。店面历史36年,日销米粉2000碗。


店长龙付孙抄起笊篱,捞满新榨出的米粉,在热气腾腾的锅中浮沉数下,沥干,倒入碗里。接着,下牛肉、锅烧,淋上一勺浓香扑鼻的秘制卤水,撒上葱花、几粒花生米,一碗桂林米粉便成了。


▲桂林米粉 图/小红书@壹米网线


李丽明自行添些酸豆角、萝卜干。吸溜一口,米粉筋力极好,卤汁鲜、牛肉薄,炸得金黄透亮嗞嗞冒油的锅烧既脆且酥入口即化。“吃了多少年,就爱这种家乡味!”


邻桌的游客李勇来自重庆,一大碗见底,啧啧赞叹:“桂林米粉,名不虚传!”


米粉,可算桂林人“倾城之爱”。据统计,市区店铺堂食每天消费米粉50万碗。


▲桂林米粉 图源/吃货日记

桂林米粉历史悠久,卤水浓郁,咸香可口,佐料丰富,白、嫩、爽、香,风格独特。

59岁的龙付孙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桂林米粉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学艺42年,一手绝活:26种香辛料徒手称量,误差不到1克;手工榨粉,悠八圈抻不断;显微镜下,米粉小孔多,吸汤快。

“卤水是桂林米粉的灵魂。识香料、抓香料,上色、调味、增香,练了半辈子。”龙付孙骄傲地说,“三代相传喽。”

图源/小红书@欧妮Onisensei

一碗米粉,人间百味,小鲜大道,代代传承。

春节不打烊,燃旺烟火气。龙付孙还推出“全家福”“吃过瘾”等米粉套餐,满足多样需求。

米粉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桂林人,也造就了他们勤劳坚韧、热情好客的性格特征。龙付孙说:“欢迎大家来桂林,嗍米粉!”






再看一下


信息来源 | 人民日报

综合整理 |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编辑设计 | 黄伊莹 罗琳

校对 | 甘维良 凌雪丽

责编 | 雷鑫莹

总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