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老字号零食,人们自然联想到渗着油脂的五仁月饼,还有巷尾老人的手工叫卖。
包装丑旧、口味齁甜、营销老派,已经构成了人们对老字号零食的刻板印象。
它们只适合在怀旧时以符号的方式出现,而不是真的被吃下去。
风靡一代又一代的老字号零食,怎么就沦为时代的眼泪了呢?
但毕竟是一方水土一方人养育出的共同记忆,为什么不能在新消费市场里赢得一分机会?
事实上,“祖宗严选”风靡一时自有其亮点,独特风味、文化底蕴,其他新产品难以复制等等。大家一边拒绝又一边怀念,说明大家并不是不想给这些老字号机会,关键是这些品牌要想办法跟上市场变化。
怎样激发对传统零食风味的回忆和文化底蕴的喜爱呢?
纵观这些老字号,三关六码头在里面颇为显眼。在包邮区拥有超过300家线下的门店,几乎达到了随处可见的程度,
销量在两年里翻了1000倍。
这家品牌来自宁波,前身是2018年成立的“老宁波土特产”,2020年开始走品牌化道路,正在向全国快速拓展。
这次我们聚焦老字号零食三关六码头,探索品牌如何从土特产完成老字号翻新的华丽转身。
在其他品牌还在卷大热单品、打价格战的时候,三关六码头已经next level了。
产品的基础仍然是以宁波为主的各地老字号零食,但三关六码头从产品到营销方式都充分迎合当下年轻人的喜好。
老特产要卖给新人群,必须把传统文化用现在年轻消费者喜欢的方式表达,才可能收获正面市场反馈。三关六码头深谙此道,从里到外
充满了网感。
只打“老字号”的传统牌子没什么点击量,但“新中式”的零食立马直击年轻人心巴,解锁泼天流量。
三关六码头
全力蹭“新中式”概念,从品牌层面刷新消费者对于老字号零食的认知——老字号不是时代的眼泪,仍然有着全新的活力。
产品原料同样是糯米+糖,做成江米条,一斤几块钱无人问津,可做成脏脏年糕条立马变得高大上,极有传播潜力,价格也跟着审美水涨船高。
包装上,三关六码头采用透明盒子+透明包装,所见即所得,仿佛是手艺人手工打包新鲜出炉的果子,以新颖的方式表达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在设计上,三关六码头选定了时尚界新宠的克莱因蓝作为主色调,
让传统零食貌若高奢。
既继承了传统零食的高饱和色彩,又充满时尚感符合年轻人审美,与朋友分享也十分拿得出手。
有情怀的老字号背后,是曾经对一个地区零食消费偏好的拿捏。
老字号建立了一代人对某类零食的习惯,实际上也代表了一个地区的口味偏好。但单凭情怀,叫好不叫座,难以让老字号在市场复兴。
三关六码头的产品,看上去比“土特产”高级,但对其拆解,又全是对传统的回归和致敬,
这是打情怀王牌的前提。
三关六码头主要面向包邮区市场,必须与市面上主要的中部零食品牌形成差异化。而包邮区爱吃什么,答案其实就在几千年的江南文化里。
宁波油赞子、慈城酥糖、奉化油焖笋,传统美食跨越百年,到现在仍然深受喜爱,有长久的生命力。正如创始人杨林所言:
“吃的是老底子美食,但根子里是文化记忆”。
拥有文化情怀背书后,老字号零食要立足市场必须在产品研发、口味拓展和生产工艺等方面创新好产品。
三关六码头的经典小桃酥,就在保留传统风味和文化根基的基础上进行改良,用时下流行的糯几集口感,获得当下消费者的青睐。
口味上需要
深刻理解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以芡实糕的
产品线拓展
为例,除了传统的桂花味、黑米味等经典口味外,三关六码头还引入了白桃乌龙等新颖口味,以拓展更广泛的消费群体。
而在生产工艺上,黄油酥饼等产品融合了西式配料调整配方,实现健康零添加、90天长保质期,关注
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相结合,通过长保让产品拓展销售渠道。
虽然从宁波特产做起,但是通过供应链优势和非遗标签与多地政府合作,三关六码头很快向全国拓展,汇聚了来自500多个城市的1000多种产品,成为地方零食集合店。
一方面,很多老字号靠爹爹奶奶一口老嗓子的叫卖,手艺难传承,更无暇顾及市场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