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工机器人
高工机器人是一家集机器人产业研究、研讨会、网站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机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有自己的房间真好,即使是租来的 ·  11 小时前  
单读  ·  过年回家,爱的期盼,爱的逃离 ·  4 天前  
单读  ·  西瓜保甜,种西瓜保苦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高工机器人

政府“百亿补贴”到账,出海俄罗斯的最佳时机已来到?

高工机器人  · 公众号  ·  · 2024-12-03 22:01

正文


加入高工机器人专业行业群, 加微信: 18565829548 ,出示名片,仅限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链相关企业。

· 年会倒计时16天 ·

2024(第十一届)高工机器人年会

暨高工金球奖颁奖典礼

万物向新 蓄力笃行


主办单位: 高工机器人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

大会时间: 2024年12月19日-21日

大会地点: 深圳机场凯悦酒店

大会规模: 1200人

报名参会&商务合作: 李女士 18565829548 (同微信)


扫码即可报名参会

*本文共约 3528 字,阅读完成需 6.5 分钟。


战时经济却遭遇工人短缺,俄政府希望通过一揽子措施促进生产自动化,也为中国的工业机器人企业带来新的出海机遇。


2024年11月7日,俄罗斯工贸部机床与重型工程局副主任亚历山大·柳波夫宣布,将正式启动一系列项目以促进工业领域的自动化需求,特别是通过降低机器人系统成本的措施来刺激市场——利用一揽子优惠租赁和贷款政策,以及技术解决方案的补贴计划,为机器人购置提供支持。


相关项目是俄工贸部9月提出的“工业机器人和生产自动化发展”计划的部分具体内容,而该计划则隶属于7月由总理米舒斯京提出的科技引领战略“生产工具与自动化”(Means of Production and Automation),并由副总理曼图罗夫主导,目前相关资金已得到俄财政部的批准和支持。



“百亿补贴”推动俄罗斯工业自动化



与一般“发达国家”形象相反,俄罗斯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却远远谈不上发达。根据国际机器人联盟(IFR)统计, 截至2023年底,该国拥有约12800台工业机器人,仅占全球机器人总量的0.3%,占中国180万台的保有量的0.7%。在每10,000名工人对应的工业机器人密度上,俄罗斯仅为19台,世界第一的韩国则是超过1000台。


面对这一差距,俄罗斯政府启动了旨在提升国家机器人化水平的宏大计划。从俄罗斯联邦政府官网(http://government.ru/)可知,总理提出的“生产工具与自动化”的国家项目已获得了超过3500亿卢布(约243.6亿人民币)的资金支持,目标是在2030年前将俄罗斯的机器人化密度提升至全球前25名,即每10000名工人拥有145台机器人。为实现这一目标,俄罗斯将大力发展本土机器人产业,减少对进口技术的依赖。


由于俄罗斯汽车、家电等产业发展不够完善,当前该国 在制药行业的机器人应用较为广泛,橡胶塑料和食品加工行业也在积极部署机器人 ,以提升生产力和质量标准。



钱怎么花最 有效?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



根据慧诺整理,当前俄中央和地方的政策支持主要有三类:


综合补贴与激励: 政府推出了优惠贷款(最低利率为5%)、优惠租赁和税收减免等措施,以减轻企业的财务负担。本土制造商还将获得补贴(最高50%)以弥补客户折扣,确保竞争力定价。


进口替代计划: 扶持Rostec、Rosatom、Promobot等“领军企业”推出本土机器人替代品,增强对地缘政治风险的抵御能力。


打造区域机器人发展中心: 在油气资源丰富的鞑靼斯坦共和国,围绕因诺波利斯大学建设机器人发展中心,主动对制造企业进行审计,识别自动化机会并促进制造商与集成商的合作。


今年6月,俄副总理切尔尼申科曾公开表示,到2030年,该国制造业、交通、医疗等行业面临240万的劳动人员短缺。因此,在制药和食品加工等传统机器人应用的场景外,但 建筑、金属加工和运输等行业也正在成为机器人应用的潜力领域。例如,机器人正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拆除和自动化物流系统


调研机构Mordor Intelligence预测,得益于军工、汽车、化工和食品等行业对自动化需求的不断增加, 从2024年到2029年,俄罗斯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翻倍。


据慧诺不完全统计,部分地区有望率先发展出典型案例和产业集群。


例如,圣彼得堡地区机器人密度已领先全国,拥有1300多台工业机器人,市政府还在继续通过补贴等措施支持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业中心之一的萨马拉州,计划投资14亿卢布新建机器人生产工厂。在制造业基础雄厚的车里雅宾斯克与莫斯科地区,也有着丰富的场景适合机器人部署。


一些企业也在积极布局,率先争取相关政策支持。


Rosatom计划到2030年占据国内机器人市场50%以上份额,专注于制造业和能源领域的机器人开发,目标是将运营机器人数量从1万台增至9.5万台,每年生产约3000台机器人。


车里雅宾斯克的Robot Plant专注于重型工业机械手,计划到2025年年产超过1000台。


大型国企Rostec在开发工业及国防应用的多功能机器人,着重替代进口系统。


科创明星Promobot在研发适用于教育和医疗等多个行业的协作机器人。


Group Vector则是行业内领先的机器人集成商,曾在2016至2018年安装近97台机器人,总值约7.85亿卢布。



地广人稀的俄罗斯,为何不爱用工业机器人?



无论是保有量还是本土研发制造,制约俄罗斯机器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


首先是来自需求端的局限性。 在扩产时,许多企业仍然倾向于增加劳动力,而非投资机器人,因为他们认为机器人化成本过高且对自动化技术不熟悉。现实情况也的确如此,俄罗斯机器人工程和系统集成领域估计存在20000名的技术人才短缺。


俄罗斯机器人协会执行会长Olga Mudrova表示,该国工业机器人系统的平均成本约为1000万卢布(近70万人民币),高成本对许多中小型企业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尽管政府提供补贴,但通常只能覆盖部分费用,企业仍需面对长达5到7年的回报期。


制约俄罗斯引进和发展工业机器人的10大挑战;来源: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统计调查和知识经济研究所(ISSEK)


买机器人那么贵,为什么俄罗斯不自己造呢?


过去二十年,俄罗斯的机器人市场自发发展。根据慧诺统计,当前约有200家机器人制造商,100多家集成商,但大部分规模都不大,市场高度分散,制约了整体发展。相关企业依赖外部投资或资助,但在扩大运营时面临融资困难,限制了新机器人解决方案的开发速度和规模。


国际形势也制约了该国本土机器人企业的发展。 由于制裁,全球机器人领导企业如KUKA、ABB和安川等基本退出俄罗斯,导致高端机器人系统和技术专长供应中断。此外,关键部件(如先进传感器和控制系统)产能也基本集中在日韩德等国,阻碍了俄罗斯获取先进机器人技术的途径,并增加了本土研发和制造的成本。



俄罗斯扶持本国机器人产业,为何对中国企业反而有利?



尽管俄罗斯政府大力推动自动化和机器人发展,但因其薄弱的本土产业基础,反而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新机遇,尤其是在技术转让、人员培训和本土化生产方面。


过去几十年,中国企业在工业自动化领域走过了“从0到1”的历程,尤其是在俄罗斯重点关注的矿业、油气、钢铁、农业、物流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更能提供价格竞争力强的整体解决方案,助力推动俄罗斯企业的业务需求。


除了整机代工或销售,中国企业也在传感器、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与俄罗斯制造商合作本地化生产潜力巨大。


当前中俄关系达到“历史最佳”,在官方层面也可组织相关活动,促进代表企业之间的交流,围绕多元场景,共同构建从研发到生产再到应用的全价值链,帮助俄罗斯的“进口替代”计划真正实现从构想到落地。


然而,海外掘金也面临众多挑战。 例如,复杂的监管环境、关税高企及“腐败”问题可能延缓市场进入。此外,俄罗斯加强国内生产的政策可能压缩外企市场份额,除非实现本地化。欧美对俄制裁(以及衍生的“二级制裁”)也会带来的技术限制,战争经济不确定性影响部分行业需求。




附录:2024年俄罗斯工业机器人相关支持 政策发展时间线 2024 by 慧诺)

6月7日


俄罗斯总统签署国家发展目标相关法令,提出到2030年每1万名工人配备100台机器人的目标。


7月18日


俄罗斯宣布启动“生产资料与自动化”国家项目,聚焦机床、工业机器人和生产自动化发展。该项目包括三个联邦子项目,分别覆盖生产工具和机床行业、机器人技术及人员培训。


第一副总理曼图罗夫表示,项目目标是到2030年使俄罗斯跻身全球机器人化密度前25名国家,每1万名工业企业员工达到145台机器人的水平;总理米舒斯京指出,2023年俄罗斯机床产量增长60%,机器人领域产品增长超过50%。


9月中旬


工贸部宣布将为“工业机器人与生产自动化发展”联邦项目提供约3,500亿卢布资金支持:资金将用于支持机器人及其零部件制造企业,同时为引入机器人技术的企业提供补贴,包括设备升级费用和向客户提供折扣的补偿;计划推出优惠租赁和贷款项目以推动生产自动化。


工贸部预计,通过该项目,俄罗斯的工业机器人数量将显著增加,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10万台机器人在生产线上的应用。


9月30日


根据2024年联邦预算草案附注,政府计划在2025年至2027年间为“工业机器人与生产自动化发展”联邦项目分配约889亿卢布:2025年拨款106亿卢布,2026年为258亿卢布,2027年为525亿卢布;其中631亿卢布将用于为俄罗斯制造商提供补贴,以抵消销售产品时的折扣成本。


10月24日


俄罗斯财政部长西卢阿诺夫宣布,2025年至2027年联邦预算中将为机器人化发展分配资金,从2025年的100亿卢布增至2027年的530亿卢布。该举措旨在使俄罗斯到2030年跻身全球机器人化密度前25名国家。

11月7日


俄罗斯联邦工贸部宣布启动一系列旨在刺激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的措施:


其中包括为购买机器人解决方案的企业提供优惠租赁和贷款,年利率不超过5%;继续实施技术解决方案折扣补贴计划,补贴金额为机器人成本的50%,即工贸部向制造商提供补贴,制造商向客户提供折扣;还计划推出补充营运资金的软贷款计划。


计划到2030年,在俄罗斯每个联邦区开设三个机器人发展中心,并进行工业企业机器人化审计,帮助优化操作、提高效率、减轻人力负担。

未来展望


“生产资料与自动化”国家项目计划在每个联邦区设立“工业机器人发展中心”,以审计制造企业并识别可机器人化的领域。



注:本文为作者投稿,内容系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高工机器人立场


EN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