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在经历了2016年的肃清骗补、清查产能等系列重拳后,迎来了满载而归的2017年,今年我国再度出台多项利好和管理政策,拉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有序地前行。现如今,全世界都在盯着中国,作为世界新能源汽车产销排名第一的市场,中国新能源汽车在2018年势必全速飞跃。
政策层面
简单回顾一下新能源汽车近三年的发展,不难看出,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政策,已经从最初单纯的补贴鼓励,发展到现如今的刚柔并济、全面监管的管理方式。
新能源汽车产业主要支持政策:
2014年,随着国家陆续出台购车补贴政策、地方上牌政策优惠,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飞跃式增长,2014年、2015年同比增长 3.2倍、3.4倍。随后2016年陆续出现车企通过有车无电、有牌无车以及车辆闲置方式的“骗补”丑闻,新能源汽车销量进入低潮。
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各方制度政策都在逐渐健全当中。新能源汽车补贴目录陆续出台,新的补贴政策对行车里程、电池密度等做出了详细的要求,,新能源汽车销量重新回到增长的轨道。新能源汽车行业在2017年连续又迎来一波政策红利,而且今年的政策支持是更加可持续、高强度的,业内将2017年定义为“政策利好年”。
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的意愿没有改变,政策性补贴一直以来都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从2017年开始,新能源汽车补贴额度下降20%,到2020年之后将不再有补贴,这对行业是有一定影响的,但同时双积分征求意见稿有助于将这种影响的力度降低。
新能源汽车将加速放量
工信部11月初再度下发通知,要求对乘用车企业2016年度、2017年度平均燃料消耗量和新能源汽车积分实施核算。2016、2017年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负积分不能抵偿归零的,将使超标燃油车的生产受阻,该政策的发布大超市场预期。
根据测算,2016年、2017年我国新能源车企不可结转抵偿的油耗负积分高达120万分~150万分,按照每辆新能源车平均3分计算,需多生产40万~50万辆新能源汽车才能对冲。在政策倒逼下,今年年底电动乘用车可能会快速冲量,部分油耗压力的企业会考虑年底突击生产,新能源车或加速放量。
新能源汽车启用“专用号牌”
除了政策方面,有关部门也在新能源汽车的购买等方面提供极大便利。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创造便利条件,从11月20日起,新增加12个城市启用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按照规划,2018年上半年,在全国所有城市全面启用。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强劲,1月至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1.7万辆和49.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5.7%和45.4%。截至目前,全国新能源汽车已达到101.8万辆。
新能源汽车将设“专门车险”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逐渐增大,带来的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
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日前召开的新能源汽车保险发展交流会上,中国保险协会会长朱进元透露,,保协将启动新能源汽车保险专属条款制定。保协表示,与传统燃油汽车构造与原理不同,新能源车风险点也不同。鉴于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技术成熟度尚未充分肯定,新能源汽车专属延长保修保险以及充电桩保险等也将面临巨大的市场需求。
共享汽车与新能源车互促互进
值得注意的是,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巨大促进的还包括正在蓬勃兴起的共享汽车领域。在利好政策的刺激及资本的加持下,传统车企、互联网企业争相布局共享汽车领域,希冀抢得市场先机。“蛋糕”有多大,能分多少羹。宝马12月开始在中国推出首个正式的汽车共享项目,此前奔驰、雷诺等品牌也已陆续布局;不仅如此,就是美团、百度等非汽车类企业也在紧盯共享汽车市场,美团内部已经成立出行事业部,包括共享汽车、美团地图和无人驾驶和打车等出行领域的新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