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高恩基金对医药行业和医疗器械行业的看法。基金经理苏敏峰认为资本市场对医药板块的估值有偏差,当前医药板块处于低估状态。他认为创新药企和医疗器械企业具有投资价值。对于医药集采政策,企业需创新转型。医疗器械行业具有明朗前景,国产医疗器械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在选股上,他看好具有明确盈利能力的企业。最后,苏敏峰提醒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苏敏峰建议投资者关注具有明确盈利能力的企业,特别是在医疗器械行业。
作者:邹婷 赵怡闻 孔凡天 江晨咏
高恩基金 基金经理 苏敏峰
具备20年金融行业从业经验,在一二级市场积累了丰富的投资经验和案例,熟悉各类金融产品及工具,具备跨市场、跨品种、跨行业比较能力,践行价值投资,擅于寻找确定性机会。曾任职于中信银行、东亚银行、信达证券等金融机构。所在机构曾获2022年度国泰君安道合私募寻星“股票多头组优胜奖”、2023年度私募排排网全年“夏普十强”、2024年度长江证券金长江私募实盘交易大赛“优秀私募产品奖”等奖项。
第一财经:我们知道,高恩基金对港股市场和医药板块有很深的研究。前阵子,港股市场几只比较有代表性的生物医药股经历了一波小级别的反弹,一些评论认为,这种“暗流涌动”背后,是资金对于医药股触底的认可;但也有人认为,是因为港股市场低估值带动了板块的资金流入。您对这个现象怎么看?你们现在的仓位主要布局在哪里?
苏敏峰:我们觉得可能这波的反弹有两个原因,第一个确实是估值太低了。我们知道其实从全球来看,港股市场都是估值最低的一个,并且这几年,医药板块在所有的板块当中,又是下跌最多的一个板块,所以整个的估值是被打得非常的低。我们觉得,资本市场对医药行业的估值其实是有偏差的。
这轮反弹的第二个原因,是因为今年下半年以来,我们看到在港股的生物医药企业有一批不错的药,他们的研发进度非常的好。我举个例子,像今年的9月份,在美国举办的世界肺癌大会上,我们国内一家生物医药企业的一款双抗产品,它在三期临床和K药(Keytruda帕博利珠单抗)的头对头测试中,全部都战胜了它们。我们知道,K药是在全球范围内销量最大的药品之一,去年它的销量是250亿美金。今年截止到上半年,也有150亿美金的销量,折合人民币大概有1,000亿。所以说,对于这款药物相对于K药的优势,资本市场是欣喜若狂的感觉,所以也难怪目前有一部分资金开始介入了港股的生物医药企业。
从我们的布局上来说,我们可能更多地是布局一些创新药企,同时也布局了一些医疗器械的企业。
第一财经:在港股有相当多的创新药企,从最高点到现在,他们的股价都跌了80-90%,您觉得现在是不是布局的好机会呢?
苏敏峰:确实是跌得非常多。从我们的投资体系上来说,其实我们会更关注企业本身的长期的盈利能力。我们知道在过去几年,在港股确实上了一批所谓港股18A的生物医药企业。这批企业其实有一些共性,比如说,这批企业的创始人都属于科学家创业,他们在药物的研发上确实是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毕竟你是做一家企业,我觉得他们在费用控制上,包括和医院打交道的这些能力上还是有欠缺的。所以一直到现在,我们看下来,这一批生物医药企业基本上都还没有实现盈利。虽然整个市值跌了很多,但从我们的视角上来看,还是不太敢去对这批公司下手去买入。
医药板块估值或处于历史最低位 政策倒逼企业创新转型
第一财经:其实谈到医药股,我们的心情很复杂。跌了足足三年之久,医药股把很多投资者的信心都熬没了。市场走到现在这个阶段,不论是港股的医药股,还是A股的医药股,您觉得它们的估值和基本面处在怎样的一个状态?
苏敏峰:从股价或者估值来说,我们觉得医药板块可能确实是处在一个历史的最低位。我们可以把视线拉长,去看过往的10-15年的整个医药行业。过去最多可能也就跌一年半,但这次是跌了整整三年之久。包括整个的跌幅,比如中证医药指数也跌了60%多。所以从估值的角度来说,我们觉得确实是处在特别低的一个位置。
但是基本面我们觉得,其实已经发生了非常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分水岭可能就是在2018年的集采。在2018年集采之前,可能市场上绝大部分的医药企业都是以仿制药为主。这些企业可能在盈利上都非常好,活得非常滋润。我们看到,A股和港股加起来差不多有1000家左右和医药相关的上市公司,这么多公司都能够上市,可见他们的盈利能力是非常强的。但是2018年以后,我们国家开始一轮轮的集中采购,国家医保作为最大的买方,其实是在倒逼这些仿制药企业去做创新转型的升级。我们知道,创新药的赛道研发周期长、投入大,并且最后成药的不确定性也比较高,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觉得会有一大批的企业被淘汰。
我可以以日本为参考,像日本差不多是在80年代开始了他们的那一轮集采,当时在整个日本大约有1500家左右的医药企业,到现在为止差不多二三十年的时间过去了,整个日本可能只剩下200多家不到300家的医药企业,淘汰率是达到了80%。我们国家可能也会沿着这条路去走,当然我们也会看到,尤其在A股市场上,有一些企业已经走出了他们的创新药之路。
我举个例子,譬如说有一家上市公司,它的主要产品是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在2021年这款药正式上市,并在2022年纳入到了医保。这款药相对于进口药来说,疗效完全都不差,并且在副作用的控制上还做得更好,从我们的评估上来说,我们认为这款药其实已经达到了所谓的first-in-class(首创新药)甚至是best-in-class(同类最优)的水平。一旦这样的药问世之后,对于参与的各方,譬如患者、医保、企业,包括投资人来说,全都是非常有益的。对于企业来说,这款药被列入了国家一类新药,它的专利保护期一直会到2034年,这就意味着,它就将拥有10年左右的非常稳定的现金流和盈利。在这个过程当中,企业就可以用这一款药去匹配更多的适应症,然后也可以去扩充他更多的药物管线。当然对于投资人来说,企业每年的盈利增长会兑现在它的股价上,并且每年的分红也会非常稳定。
第十批医药集采规则变化大 企业创新程度越高受影响越小
第一财经:您提到医药集采,我们知道医药集采是对医药行业扰动最强的政策之一。最近,第十批国家医药集采正式启动了,且这次国采在中选标准上发生了重大变化。您认为这种变化,对于上市药企会有怎样的具体影响?
苏敏峰:我觉得主要有两方面,首先第一个,就是这一轮的集采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关注,是因为这次有非常多的所谓的“大单品”,比如说像高血压、糖尿病,包括一些精神类疾病的药物都是大家非常关注的。并且这次的集采也是取消了药物保护的制度,所以说这次有非常多的上市公司都参与到了激烈的竞争中去。我们看到,部分的药也是降价了90%之多。从短期来说,我们觉得对于相关的上市公司,它不论是中标还是没有中标,短期的业绩的影响,包括股价的影响,我们觉得都是不能避免的。
从长期的角度来说,现在第十轮的集采,是国家在继续推动这些企业更坚定地去做创新转型。我也可以举个例子,像我们原来有一家做仿制药的大企业——恒瑞医药,大家都很熟悉。他从2017、2018年开始就坚定地开始了创新药的转型之路。到现在为止,恒瑞医药50%以上的药物都是创新药,并且它每年有50亿以上的研发投入,而且从当时到现在差不多已经缩减了大约8000人的销售队伍,恒瑞医药是非常坚定地在走创新药之路。所以集采对于这样的企业来说,影响就会变得非常小。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国外的一些大型或者成熟的医药企业,他们已经把他们的销售费用率基本上都控制在30%以内,有的已经压到了20%。我们觉得未来,我们也会走这样一条成熟市场之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创新研发上面。
第一财经:您刚刚谈了创新药,我们再把视野投向医疗器械,我们发现,相比创新药企面临的研发风险和资金挑战,医疗器械行业所面临的局面可能更明朗一些。此前,一些大型高端医疗器械享受了一波市场红利,那么现在,从您的观察来看,特别有潜力的领域还有哪些?它们背后的增长逻辑是什么?
苏敏峰:确实我们也一直比较看好医疗器械这条赛道。我以骨科的高值耗材这条细分的赛道为例,其实在这条赛道上,过去市场都是被一些国外的进口大品牌所占据,比如说强生、史赛克这一类。从国家医保的集采开始,我们知道国外的一些企业其实不太愿意去做非常大的降价来迎合国家的医保集采,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我们国内的企业在价格上是有一定优势的。整个的替代过程其实最初是从三四线城市开始的,因为三四线城市的老百姓可能对价格相对敏感一些,因为我们国内的器材价格会便宜不少。当然在整个往一二线城市进军的过程当中,其实是碰到了一定的阻碍,因为一二线城市尤其是像北京、上海、杭州这样的大城市,老百姓对价格并不是特别敏感,毕竟像人工关节之类的,一辈子可能就换一次到两次,包括医生也用惯了一些品牌,他们对手术工具也都比较熟悉,因此并没有去替换的这样一个动力。但是后来疫情来了,当时有很多的进口货物都压在码头上进不来,包括一些进口品牌的医疗器械,所以那个时候也倒逼了我们国内的一些医院去进行替代,因为手术不能停。并且我们在这几年,整个技术也不断地迭代,现在已经出了3D打印的技术,随着技术的迭代,我们的一些产品也开始了出口的之路,所以这条赛道其实我个人是比较看好的。
在选股上,譬如在港股市场上,我们看到有两家企业,他们主要是做人工膝盖关节的产品,其中有一家企业已经跌破了净资产。我觉得当这条赛道本身有明确盈利能力的时候,跌破净资产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机会。
总体来看,医疗器械我们觉得它的属性更偏向于制造业。我们国家是一个制造业的大国和强国,所以在这个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企业的产品优势一定会慢慢地显现出来,会在全球市场拥有更高的市场占有率。
高恩基金免责声明:
本文所载内容仅供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所载信息或所述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值班编辑:小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