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Dorian君 编辑 | 赫桥财经
最近听到一种观点,也是非常危险的观点,就是认为,美国已经完蛋了,或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多元化社会已经完蛋了,而这点,却是一个非常危险,将来我们必然付出代价的一种观点。
这篇文章仅仅是表达我个人的一个观点,希望抛砖引玉,能够让读者用不同的角度去理解种族冲突,矛盾,而我关注这些议题已久。所以和大家简单分享下见解,本人绝非专家学者,也绝非公知,仅供交流探讨之用。
自古以来,中国的“中”字以及天下二字,事实上包含了以自我为中心,天下莫非王土的一个价值取向。而暴秦之所以历史上被称作是暴,也同时是因为强秦在一定程度上消灭了地域之间的一个差异性。
对于强秦的这个“强”字,当然有着两种理解。第一种就是厉害,大一统,第二就是暴,就是暴虐无道。那么史书的评价我自然不多写。大家自行翻阅,大家也明白为何强秦看似强大,却短命被推翻的缘由。
同样的一战的导火索也是各大势力强盛的帝国之间由于分赃不均导致的全人类的噩梦。各大列强所犯下的历史原罪也大多是打着民族主义的旗号。大和民族,法兰西民族,斯拉夫民族等等,最终的结果就是被长期打压的必然反弹,再用同样的方式去报当年的屈辱以及仇恨。
如果如此,那么天下将危矣。我曾经有个朋友,法籍佣兵团,长期驻扎南非这类混乱的地区,他说民族主义就是廉价的ZZ牌,代价小,后作用大,又不知道多少的人,别离间,被煽动,被整死,就是通过民族主义去操纵,煽动人心。
正因如此,虽然全球化已经到达了一个阶段性末期。但是我仍然想要强调全球繁荣经济共赢的基础在于,各个民族相互尊重以及维系这个多元化社群是极其必要的。这样的路即使非常麻烦,但是仍是值得我们共同奋斗的一条康庄大道。
随着全球化的普适,多元化的社会逐渐成为当代国家以及ZF的基础。单元化单民族社会更多存在于极左的社会主义国家,比如伊朗朝鲜古巴等。而大多数的国家存在着更多元的文化包容性。比如新加坡,英国,日本,加拿大,瑞士等。曾经很多的如今的发达国家当初都走过民族主义的老路,那就是所谓的单极化,单元化的社会。
就是消灭民族和民族之间的多元性和区别,然后不断同化其他民族的习性。逐渐形成由单一民族强势领导其他民族,或是单一文明的这种社会形态事实上只会剧烈地增加地缘矛盾和冲突。先别论民族之间的异同,光南北的意识形态,生活观念,以及价值观就已经南辕北辙,何况是不同zongjiao背景以及不同民族生活模式的不同族裔。
由于我个人长期游历,并且也在国内生活过起码12年的缘故,其实我发现由于教育背景以及文化的缘故,我们大多对于其他民族,或是国家的理解仅限于教科书或是百度百科的水平,那么作为一个强势文化(也就是中国,这个“中”意味着我们自己就把自己看成是世界的“中心”),我们汉人对于其他国家的兴趣仅仅只是限于旅游,这导致我们对于他国ZF的运作和框架并无所知,由于留学生并不一定需要留在当地工作,所以我们经常会从自己单方面的认识去定义这种形态的社会并认为我们的社会形态是最优越的。
在一个国度必然有主要的社群和占优势的族裔。
那么占据优势地位的族裔能否愿意开放同等的机会或是以相同的方式和标准对待这些族裔,就成为了是否能够真正取得真正的种族平等的试金石。
举例来说新加坡建国之后取得的成功有目共睹。而新加坡建国成功之前却仅仅只是一块烂地,同时李光耀也称新加坡是英国去殖民地化失败的一个成果。马来人,印度人,以及华人等族裔共同运作的一个社群。那么我们当然没有必要神话新加坡模式,而新加坡模式未必适合所有国家,但是它是一个能够降低民族之间仇恨冲突,和谐共治的其中一种模式。
当然很多人说,新加坡模式的关键是它够小,城邦化的国家,但是你不得不去承认,新加坡什么资源都没有的情况下,它通过良好的顶层制度设计,将资本和人才引入新加坡,并且让人才愿意留在新加坡,因为新加坡知道,人才才是竞争力的关键。因此如何让社会长治久安,让这些人才宁愿待在新加坡,也不去别处,并且将私人财产放心留在新加坡,那么新加坡已经取得了一定层度的成功。
李光耀本人的传记,纪录片,访谈我是大量的看,也认真做了很多的笔记。他由于是精通多门语言,同时他本人的英语非常精准,从来不会滥用词汇,他是英系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但是他同样看到东西方两套模式治理的一些缺点。
那就是西方自由主义INDIVIDUALISM VS 东方集体主义 COLLECTIVISM
以及西方的多元化社会VS东方的单极化社会。
如果任何一个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理性逻辑的人都能知道,没有一个事物是完美的,作为下一代我们的目标就是不断修正上一代的错误,建立更好的未来。
而出于他个人对于宪法的理解,他通过自己的方式改造了新加坡社会的顶层设计。再次强调我不对李光耀如何取得权力以及一些争议性议题做出回应。我个人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不论左右,只要能让社会长治久安我都会认可。新加坡模式如今的确取得了三个民族,肤色之间的共存以及和谐。
同样和谐的景象同样也可以在完全没有任何存在感的加拿大中感受到。人和人之间无论肤色或是背景都能得到起码的尊重和礼貌。同样的在瑞士亦然,不同的语言以及不同的肤色之间仍然能够取得共存,这意味着很多现在国内的风向,带节奏只是一种一厢情愿。
因为大部分人并没有在国外生活过的经验,所以只能从电视机以及手机屏幕中理解他们眼中的“世界”,这也是这一代人最可悲的地方,就是他们眼中狭隘,充满各种危险暴力冲突,人吃人的所谓西方社会,他们又不得不考取西方的大学,获得西方的文凭。
一方面继续说服自己强大了。事实上强大的人不需要老是强调自己,我强大了,见着人就说,我强大了,你看到了吗。
你会从别人对你的态度,说话的方式来感受到你是否真正强大了。
一个强大的人也不需要老是去强调自己的强大。
从近期的一系列全球发生的包括黑人左派(黑命贵)包括梅根夫妇(对,不是哈利夫妇)利用英国王室作为一个巨大的杠杆予取予求,皿煮D通过煽动种族主义议题,来以反种族主义挑起更多肤色问题和矛盾。
在加拿大或是新加坡或是瑞士生活的人都知道,肤色的问题其实根本就没啥影响,加拿大人一直给你sorry sorry,你在那里你瞅啥,他也只会给你sorry sorry。你觉得你要搞事打架你俩打得起来吗?
所以到底是谁在煽动种族,肤色之间的冲突并且make a bloody big deal about it. 真正理解多元化社会价值观的人都知道,多元化的社会从来没有失败过。不同民族不同价值观的人可以共处。
类似像是梅根这种,或是如同老贺这种,将种族主义,肤色问题当成是筹码玩得风生水起,他们已经成为最大的肤色流氓,那就是肤色问题成为他们手中讨价还价的终极筹码。
这个逻辑和流氓讨价还价差不多。如果我手上没有筹码,那我就创造筹码,我把你夫人绑架了,我再和你谈判,你给我我要的,然后我放了你夫人。肤色议题和张子强绑架差不多,只不过不会见血。
所以呢肤色问题,种族议题就变成了皿煮D的法宝,散播仇恨一放一个准,五毛钱的便宜ZZ武器。
只要我们愿意为之奋斗以及努力。不同肤色,民族背景的人可以共存,而我们也的确做到了,只是现在有些投机分子(比如梅根老贺总统,对,拜登只是副总统),打算让我们社会倒退20年。咱不能让这件事发生。
我的朋友有海地人,犹太人,意大利人,日本人,韩国人,印度人等等,我个人从不把自己贴上什么标签,尝试把身上这些标签意识形态放下来,你会真正发现原来全世界人也都差不多。都同样可爱,值得去一起合作。
当代媒体之恶在于没有任何道德底线去煽动,挑拨社会之间的差异。
让所有的冲突都通过放大镜展现。对于你有意见的人,你就用放大镜看他们的缺点,然后故意忽略他们的优点。对于奉承你的人,你就用大声公大肆表扬这个人,然后痛骂那些客观冷静的旁观者。
如果继续如此,那么所有的爱国者最终将成为狭隘的民族主义狂热份子。最终我们将离共同繁荣越来越远,这也将成为时代的悲剧。
赫桥财经,直播深度财经
金融之海,唯深度视野,方能无惧风浪;
财富之山,唯深度洞察,方能笑傲巅峰;
财富之林,唯深度智慧,方能生生不息;
投资之路,唯深度观点,方能稳步前行。
长按二维码,关注『赫桥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