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官方认证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宝宝  ·  @来去之间 ... ·  21 小时前  
湖北经视  ·  杨某颖(11月龄幼儿)、蒋某娣,当场死亡 ·  21 小时前  
财宝宝  ·  小时候看课本,色目人是什么意思? ... ·  2 天前  
广州房产  ·  只此小高层!海珠真神,出手了 ·  2 天前  
岱山岛印订阅号  ·  舟山房产界大动作!全新规定即将出台!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每日毅讯|JAMA子刊: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Mava在HFpEF心衰患者中疗效初探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 公众号  ·  · 2024-10-04 08:00

正文

每日毅讯

+


2022年,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CMI)Mavacamten获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症状性NYHA心功能II-III级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成为全球第一个获批治疗HCM的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在相关研究中,研究者发现Mava在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也具有改善pro-BNP和肌钙蛋白的作用。因此,研究者猜测Mava可能对HFpEF的心衰患者也具有改善心脏舒张功能,降低心肌酶和心衰指标的疗效。近期,JAMA Cardiol杂志发表了EMBARK-HFpEF研究,初探了Mava在HFpEF患者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EMBARK-HFpEF 试验是一项IIa期、开放标签、单臂、多中心试验,从2020年11月6日进行至2024年2月26日,在美国和加拿大的20个研究中心开展。纳入标准为有症状的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定义为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II级或III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60%或更高、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升高和左室肥厚的患者。干预措施为 Mavacamten治疗26周,起始剂量为2.5 mg,根据预先规定的LVEF和NTproBNP标准,可在第14周将剂量上调至5 mg。主要疗效终点(从基线到第26周的变化)包括NTproBNP和高敏肌钙蛋白T(hsTnT);其他疗效终点包括高敏肌钙蛋白I(hsTnI)、NYHA心功能分级和超声心动图参数(静息和峰值运动)的变化。安全性终点包括治疗出现的不良事件和LVEF降低至30%以下。


研究结果显示:共有30名患者入组并接受了Mavacamten治疗。患者中位(四分位距)年龄为76(70-80)岁,其中16名患者(53.3%)为女性。从基线到第26周,Mavacamten与NTproBNP(平均降低26%;95% CI,-44%至-4%;P=0.04)、hsTnT(平均降低13%;95% CI,-23%至-3%;P=0.02)和hsTnI(平均降低20%;95% CI,-32%至-6%;P=0.01)的降低有关。停药后8周,心脏生物标志物值恢复至接近基线水平。在24名有可评估NYHA分级数据的患者中,有10名(41.7%)在治疗结束时NYHA分级有所改善,并且观察到左室舒张功能超声心动图标志物的改善。治疗期间,平均LVEF降低了3.2个百分点(95% CI,1.1-5.4;P=0.005)。3名患者(占研究人群的10%;95% CI,2.1%-26.5%)因协议预先规定的LVEF低于50%(n=2)或与基线相比降低超过20%(n=1;最低LVEF为58%)而中断Mavacamten治疗,所有3名患者的LVEF均停药后观察到了恢复。没有死亡或LVEF低于30%的病例;1名患者的心力衰竭加重,但认为与研究药物无关。



毅讯点评

本研究通过20例HFpEF患者的一项IIa期的单臂开放标签临床研究发现,Mava半年的使用可显著降低患者的pro-BNP和肌钙蛋白水平,改善患者心衰症状。并且这样的改善作用在停止药物后8周又回到了基线水平,提示确实存在药物作用。心超结果提示患者舒张功能指标有所改善,但是LVEF有绝对值3%的降低。而且有3人射血分数显著降低而停止了用药。本研究作为IIa期试验,关键是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在20例患者中出现了3%的LVEF绝对值下降,这还不包括有3个患者出现了LVEF相对下降20%以上或者LVEF小于50%。由此可见,Mava的确可以显著降低左心室的收缩力,在HFpEF患者中使用也需要慎重。Mava治疗肥厚型心肌病的主要原理就是降低了肥心患者过度的收缩,这本身与治疗大多数心力衰竭的原理上是相矛盾的。真正寻找到那些因心脏舒张功能受损的HFpEF患者,可能是Mava在这个领域有用武之力的关键。比如说,对于那些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本身是由于存在坏死心肌造成的HFpEF,你通过降低收缩力来治疗,似乎有南辕北辙之嫌。


参考文献: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cardiology/fullarticle/2824338


本文技术观点不代表CCI观点


作者简介

张毅 MD, PhD, FACC, FESC,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泛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中心主任,科研处副处长。

兼任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执行委员,中国CTO老伙计俱乐部成员,上海医学会高血压学组副组长,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每日毅讯》专栏作者,上海拳击协会理事。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在Lancet 2020(评论性文章)、Nature Aging 2024、Adv Sci 2020、Cardiovas Diabetol 2019、Eur J Intern Med 2024、Hypertension 2011/2021等杂志发表论文,H-index 23,ESI高被引论文1篇,主要工作被2023年欧洲高血压指南引用。2023年获中国医师协会《医师报》“推动行业力量·十大医学新锐”。2024年获上海市医学科技奖青年奖。申请21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授权,1项已转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