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做書
记录出版者的努力和探索,让出版简单、有效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为你读诗  ·  故宫日历盖章版,一本难求 ·  19 小时前  
作家张萌  ·  张萌:真想改变人生,我劝你翻烂这3本书 ·  昨天  
作家张萌  ·  张萌:真想改变人生,我劝你翻烂这3本书 ·  昨天  
做書  ·  怕得罪人的编辑,不是好编辑?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做書

你知道一个独立出版人究竟能在一本书上挣多少钱么?

做書  · 公众号  · 文学  · 2017-05-02 12:53

正文


做書:

入职第二年,我们部门出了好多厉害的社科书,厉害到那一年我们社拿了一个挺有分量的“年度致敬出版社”奖,然后年终的时候,主编兴高采烈地开会总结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年我们编室的利润率终于达到零了!(是,编室成立几年来,我们终于不亏损了……)这个后来一直被我当成笑话来讲的故事里包含了多少心酸,恐怕只有真正需要考虑运营成本的经营者才会懂,看到主编喜笑颜开的样子,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感谢公司包容一个年轻小编辑的失败与试错,感谢其他同事的努力赚钱中和掉一个鲁莽编辑手里那些卖不掉的退货书。感恩。


文/试客出版工场(uniqueviewer)


和出版人谈一本书能挣多少钱,很多人会说你真俗!


的确,出版行业这几年来一直处在一个读书不景气的环境里,在被碎片化冲击的互联网时代,很多编辑是依靠着对这个行业的情怀来做出版这份工作。用钱来衡量他们工作的价值,会让很多人心里难以平衡。


但是,情怀终究不能当饭吃。有时候只有挣钱你才能拿到更好的选题资源,才能找到更好的设计,才能用更好的纸张将图书印刷出来后呈现在读者面前。


没有钱,你注定会被有钱的出版方所驱逐。


所以,一个好的出版人应该正视这样一个问题:


我究竟能从一本书上挣多少钱?


出版行业的很多编辑都不会算利润。其一是因为做文化的确实对数字不敏感。其二是因为几乎所有的出版人都有组织,有组织帮你分担了物业,分担了运营,分担了发行甚至退货。


在很多出版组织里(泛指大部分出版社),基本都是按照造货码洋或者发货码洋算奖金。在很多人心中,算账是财务的事。退货是发行的事。亏损是出版社(出版公司)的事。真正天天算账操心的,可能只有负责经营的社领导或者出版公司的老板。


也会有人说,图书的利润能怎么算?图书是一个长销售周期的产品,未来什么都能将成本变成利润。正如很多编辑都会说:这书内容好,作者也很配合,所以首印5万册一定能卖掉的!所以重印2万册也能卖掉的,所以书店采1000本也能卖掉的。


大不了,多卖几年呗……


是的,如果可以给你:

无限长的销售时间和销售陈列资源事实上一本书的销售周期可能只有两年);

可以免费使用的物流和仓库去问问你所在的出版社,你们的仓库和物流的成本正在越来越高);

可以很多年以后才支付的编辑工资和其他所有的费用(事实上,出版行业里最贵的就是人力成本);

可以将所有用钱的地方都不再问你要钱,你所有的书都可能会被卖掉


但是抱歉的是,上述假设的条件都不存在。


所以,库房里会有很多积压很长时间的库存书。


所以,出版行业有人挣钱有人亏钱。不要说谁家的选题好他们才挣钱,很多时候只是因为你算利润算的不够仔细(我曾亲自和一个国内一线书商谈一本书的出版条件,真是一个百分点一个百分点的算啊)。


不要看很多人在出版行业待了很多年,其实一本书的成本账未必算的明白。虽然会说自己不屑于算这个成本账,但是很多时候,编辑或者主编们对成本的理解真的只停留在印刷成本和作者版税上(只有这两笔是显而易见的付款),很多时候满心欢喜的等着拿奖金的时候,财务告诉你亏钱啦,你直接会完全懵圈。


为了便于理解一个出版人在一本书上能挣多少钱。我们假设这样一个出书场景:


独立出版人策划编辑了一本书,定价50元,一年内累积印刷1万册,年底退货率10%,作者版税10%,请问这样的一本书独立出版人能挣多少钱?(独立出版人限指出版环节中前端的策划编辑,不负责后端的发行营销工作)。

                            

请问,这个独立出版人在这本书上能挣多少钱? 

            

通常,在整个出版行业的资金流转过程中,印刷设计成本占一本书定价的15%,作者版税会占定价的8%-10%。而编辑部门给发行部门的折扣是4折,发行部门给网站及线下渠道的折扣是5.5-6折(大中型出版社的一般指标),渠道再增加5%-10%的利润空间销售给读者。


如果单算编辑部门的盈利,按照最模糊的计算方式,编辑的获利空间在15%左右,而发行营销部门的获利空间则在15%-20%左右(假设这是一个编辑和财务能分开独立的出版机构)。所以,很多编辑的算法是这样的,一本书卖出去9000册,定价50元就是45万码洋,剔除掉版税和印刷费用,编辑的获利比例是15%是6.75万(45万*15%=6.75万元)。


可是,为什么财务账上没给你分这么多钱呢?

因为你可能算的是你自己的账!


一本书的真实的成本构成包括以下部分:

印刷设计成本、版税、编辑费用、管理费用、库存销毁费用以及资金使用成本费用


前两项是相对比较清楚的,我们重点说说后面几项成本费用:


第一、编辑费用


编辑费用是指为策划一本图书,你所为编辑支付的费用(这里主要是编辑工资)。


这个编辑费大概会有多少呢?粗略估算一下,一本书的策划至少需要一个有三年以上经验策划编辑和责任编辑完全投入半个月的时间。而这个编辑成本在一线城市应该最少是5000-8000元。我们在这里假设是5000元。


第二、管理费用


编辑在办公室需要发生物业成本吧,你要给编辑上五险一金吧,有的单位要给编辑餐补和交通补助吧。逢年过节编辑有点小福利吧(注意不是和工作业绩相关的奖金)。你为编辑安心在你这里工作,舒适方便的工作,所发生的的费用都计算为管理费用(如果说的宽泛一些,见个作者有个差旅费吧,请作者吃饭啥的你不得报销么?)


很多编辑并不重视管理费用的发生,因为几乎所有的管理费用都会计入出版社(公司总账)。但是我们要明白,编辑唯一产出的产品就是图书,可以挣钱的也只能是图书。所以至少和图书相关的作者、编辑所发生的费用当然需要计入到成本中。这部分费用的比例很难估计,有的时候作者比较难缠,有的时候编辑所产生费用的周期长,费用自然也稍高。我们假设所有的费用只发生在一个编辑人工花费的一个月的时间(其实远不止一个月),这一费用最少也会在5000元左右。


第三、库存销毁费用


我们在这里不考虑退货的物流成本,也不考虑仓储的库存成本。我们只是假设如果总印刷1万册的图书会有10%左右的图书无法再销售并进行销毁。千万不要认为1万册的图书不会产生1千册的库存,有时候只需要一次错误的重印就会产生这样比例的滞销库存。


我们简单的估算一下滞销书的销毁费用——每销毁1本图书,这本书至少带来的损失相当于减少1本书的毛利(我们假设作者好心的将滞销书的版税退给了你,也不考虑编辑相关费用的损失,你在这里只损失印刷成本)。


简单的说,每发生一本书的滞销,都意味着这本书的实销同样减少一本。1万册首印中有10%的图书滞销,策划编辑实际获得的利润则只有80%。同样,粗略的估算,盈亏平衡点发生在你滞销书占总印数的50%(注意,这一算法是没有将发行的成本计入在内的,如果考虑发行人员和营销人员的成本,你可能必须销售60%-70%以上的书才可能使整个出版机构盈利)。


第四,资金使用成本


如果有一笔钱放在银行,我们通常能获得年回报率5-6%的资金回报。但是这笔原本应该用来钱生钱的资金在出版行业内用来给作者支付版税,印厂的印刷费用以及编辑的人员费用,这个5-6%的年化收益就变成了相应的资金使用成本。


这笔钱有多少呢?假设我们出版一本50万码洋图书,你需要垫付给各方约25%-30%的资金。这笔资金的使用成本是多少呢?约5000元左右(在1万册图书销售完成后,半年渠道商就给你回款了,想想这个周期是不是很理想了)。


学习完上面的数据,我们再回到一开始的问题:


一本书定价50元,如果一年内累积印刷1万册,年底退货率10%,作者版税10%,编辑部门以4折向发行结算利润,发行渠道半年向出版社结算一次销售。请问这样的一本书的独立出版人(注意不是出版社)能挣多少钱?


印刷设计成本:15%,作者版税10%,管理费用+编辑费用=1万元;

库存销毁成本=1万册*10%退货率*50定价*15%印刷成本=7500元

资金使用成本=(7.5万(印刷费用)+5万(作者版税)+1万(管理、编辑费用))*6%(年化资金成本)/2(一年周转两次)=4050元


出版人利润=45万*15%(销售回款利润)-1万(管理+编辑费用)-0.75万(库存销毁成本)-0.40万(资金使用成本)=4.6万这一数字相当于编辑计算水平打了个7折)


注意,这只是一本书在年内的理想情况:印刷1万册(退货率10%不变……)。


假如这本书的印刷量缩小到5000册,编辑利润则只有1.8万(不是你想象中的2.3万,比1万册的利润少一半)。


假如这本书的退货率涨到了15%-20%,编辑利润则归0(编辑只能拿到工资,这本书没有给部门乃至公司带来1分钱的利润)


假如这本书的销售渠道是8个月回款,假如我们投入了较高的营销费用(例如参加网站渠道的满减等),假如作者要高于10%的版税……


现实情况的每一个小意外,都可能让你辛苦做出来的图书利润归零。


所以,如果你耐心看到了这里:


第一、学会如何算好一本书的成本账,尽可能避免不要亏损;


第二、学会感恩你所在的单位,无论如何,他们至少帮你承担了相当一部分的成本;


做書授权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