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公众号“肥肥猫的小酒馆"(微信ID:zhihufeifeimao)授权转载,有删改。
宋美龄1917年从美国回到上海,原本也想去社会上求职,但遭到父亲宋嘉树(人称“Charlie宋”)的坚决反对,于是在宋父去世前,她一天班也没上过。
在遇到蒋介石以前,宋美龄在上海的生活非常优越,根据史料书信记载,基本每天都是在购物、电影、舞会、高档餐馆、和闺蜜看戏剧当中度过的。在遇到蒋以后谈了一场5年的恋爱,然后就直接进入了中国的核心权力圈。
父亲去世后,宋美龄在教会当过很短暂的英语老师,但更热衷参加教会组织的社会活动,这种社交对于上海当时的富家小姐来说算是标配。当时围绕在这种富家小姐周围的男人很多,张学良算一个。
张学良在未接盘其父亲的烂摊子之前,曾经活跃于上海的各路宴会派对,他亲口承认过 “若不是已有太太,我会猛追宋美龄”。(那时蒋也在追求宋)
后来蒋介石到北京第一次见到张学良,宋美龄也在场。宋美龄直接招呼张学良为“ Peter ” ,蒋介石还奇怪这两人怎么认识。其实,1925年,宋美龄就已和张学良在上海相识,那时蒋介石还只是个上校而已。
笔者一直认为,一个人10岁到20岁这10年在哪里度过,决定了这人一辈子的归属感属于哪里。这10年,宋家姐妹一小半时间在上海,一大半时间在美国,无论从思想观念还是生活方式上,基本是全西方式的:
以宋美龄为例,她一般要在早上10时到11时之间吃早餐,台北圆山饭店提供的宋的早餐菜谱是:标配果汁,杏仁茶,酸奶,Scrambled eggs,吐司是高纤的,必须有新鲜水果,咖啡必须是无咖啡因的。
很多人以前对这类政治人物的穿戴没有直观感受,实际上,宋美龄的着装品位丝毫不逊色于现在:
宋美龄的套装
宋美龄的旗袍
宋美龄的旗袍很多,在美国演讲时她每天换的旗袍是美国报刊茶余饭后的热点。这人是个天生的交际花,深知略显神秘的东方服饰会引起普通美国人的好奇,进而关注中国的战况。
宋用过的CHANEL包
类似风格的手包也经常出现在外交场合,可见其偏爱
宋用过的银质PRADA手包
宋穿过的鱼嘴蝴蝶结凉鞋,设计极为新潮
宋美龄为自己和蒋婚礼自己设计的婚纱全套,这双鞋子很吸眼球,扔到今天的Jimmy Choo毫无违和感
早在1891年,宋嘉树便在虹口自建了一栋中西合璧风格的两层楼居室(现在东余杭路的宋氏老宅)。1912年宋家搬迁到法租界的宝昌路(现淮海中路),设施环境较虹口老宅更优越。
1918年宋父逝世后,母亲带着儿女迁居到陕西北路369号,也是宋氏姐妹居住生活时间最长的一处住宅,西欧乡村别墅风格,两层半高,花园面积有980平方米。别墅还配了停车位,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因为上海在当时根本还没有几辆汽车。
从高处看陕西北路的宋家花园
到台湾后,宋美龄和蒋住进士林官邸,根据官邸的工作人员回忆,宋美龄和许多当年在十里洋场待过的人一样,都是过惯夜生活的人。习惯了通宵达旦、歌台舞榭的生活,到了老年,习惯还没有什么大的改变,依旧保持晚睡晚起的作息。
早上,大概蒋介石都已经起床五六个钟头了,宋美龄才从梦中醒来,醒来后,也不直接起床,先让她的女副官郭素梅为她做腿部按摩,她才慢条斯理地起床,穿上晨袍,在书房的盥洗室洗漱,然后再自己化妆。
宋一家偏爱别克汽车,1917年,宋美龄在美国写给同学的信中,就已经提到了“我们已经订购了别克汽车,但是运气不好,后面的货要下周才能到”。而这时整个中国所有的汽车加在一起不超过一百辆。
宋美龄这套生活方式跟家庭环境关系很大。
从母系说,宋家三姐妹的母亲,倪桂珍,原本就出身名门,她们的外婆是徐光启的十七代孙女,外公倪韫山就已经留学过美国,是个法律学者,活跃于社会上层而且各界都有朋友,既为清廷做事又同维新派有联系,两面下注。
父
亲宋嘉树传教士出身,和西方天然亲近。宋嘉树原本不姓宋,姓韩,后来被过继给姓宋的有钱舅父才改的姓。收养后不但有了英语家庭教师,还一直生活在美国的新
英格兰地区,回国后在上海搞印书馆印圣经起家,赚到了第一桶金。后来逐渐投资办面粉厂、纺织厂、烟草公司,都得到了贵人的支持。连后来的荣宗敬和荣德生兄
弟,年轻的时候要办面粉厂和纺织厂也需要宋家的扶持。
在思想开明的父亲主持下,宋家姐妹5岁就被送到教会学校中西女塾念书,也就是今天的市三女中。送到这种学校就是留美预备班,学费昂贵,就读的学生多为中上等家庭的女孩子。而此时一般普通人家的女孩根本就不上学。
中西女塾 – 市三女中的前身
罗斯福和宋美龄
宋美龄在上海的教会学校和美国度过了少女时代,说一口流利的英文,连中文都是回国后找家庭教师补的,无论从思想观念还是生活方式上,都是西方人多过中国人。她曾经不无骄傲的表示自己只有脸孔是属于东方的,这个自我评价对于整个宋家来说真的是恰如其分。
蒋多次和人表达过自己不喜上海,这可能和他早年在上海滩混帮会的恶劣记忆有关。和蒋不同的是,宋一生都很喜欢上海,可能因为对于女人来说,上海是当时全亚洲所有西化城市里生活品质最高的地方。
宋美龄西化的风格和良好的英文及社交礼仪,也使她与蒋介石互补,帮助蒋与当时愿意帮助中国抗战的美国交流与沟通,宋美龄在1942年访美,作为中国“第一夫人”在美国会演讲,为中国争取到巨额援助,可以说正好把自己西化的特点变成了对外沟通的优势。虽然美国援华基于二战形势的考虑,但宋的沟通也确起到了推动作用。
坚守孤城4天半直至全军覆没:如果没有这场保卫战,就不会有后来的台儿庄大捷
李宗仁在回忆录里写到:“若无滕县之苦守,焉有台儿庄之战果,实滕县先烈所造成也。”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未有王朝更迭能如斯惨痛:南宋王朝的流亡之路
对于南宋灭亡,黄仁宇曾经这样写道:“这划时代的1279年给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伤心的一页。”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Q&A | 为什么青岛啤酒那么有名?
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在一次省港两地交流会上说了一句话“外国人认识中国通常有两种途径,一个是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另一个途径就是通过青岛啤酒。”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点击图片,查看所有往期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