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普中国
公众科普,科学传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果壳  ·  一颗榛果的求职之路 ·  19 小时前  
果壳  ·  千万别天天用冲牙器,真怕你......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科普中国

科普法修订:推动科普工作创新发展,助力能源化工领域公众认知提升

科普中国  · 公众号  · 科学  · 2025-02-11 12:00

正文


2024 年 12 月 25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这是科普法自 2002 年颁布以来首次修订。 随着《科普法》的修订和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不断推进,科普工作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作为能源化工领域的重要企业,中国石化深知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双轮驱动作用,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加强科普宣传,始终将科普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坚定做好我国能源化工领域科普工作。借此契机,我们继续推进科普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助力公众更全面地理解石油石化行业及其科技创新成果。


科普法修订:

推进科普工作迈向新高地


科普法 此次修订, 给企业的科普工作带来诸多助力,为下一步央企更好开展科普工作指明了方向,让企业科普工作开展有据可依,也有利于企业科普工作争取更多的支持,具体表现在:


1

强化了科普工作的战略定位


修订后的科普法进一步明确了科普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企业可以更加坚定地将科普工作纳入发展的长期规划,使其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科技创新等工作紧密结合,形成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品牌价值,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社会环境。


2

拓宽科普传播渠道与方式


新科普法鼓励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科普活动,这为企业拓展科普传播渠道提供了新的契机——可以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打造更加生动、有趣、互动性强的科普产品。例如,开发虚拟现实 (VR) 、增强现实 (AR) 科普体验项目,让公众身临其境地感受石油化工的生产过程和科技魅力;利用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等新媒体渠道,广泛传播科普知识,提高科普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3

促进了科普内容的创新与丰富


科普法强调科普要结合实际,为企业开展科普宣传指明了方向。在科普宣传工作中,企业可以更加注重内容创新,深入挖掘石油化工领域的前沿科技成果、绿色发展理念以及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普知识。例如,围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热点话题,开展针对性的科普宣传,让公众更好地了解中国石化在推动能源转型、践行绿色发展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增强公众对企业的认同感和信任度。


4

增强了科普工作的社会责任感


科普法的修订进一步强化了企业在科普工作中的社会责任。鼓励和督促企业更加自觉地履行科普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科普活动,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贡献力量。


中国石化的科普探索


中国石化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科普工作,积极发挥中国石化在资源、技术、品牌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开展了一系列的科普活动,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和反响。


1

举办系列科普活动


与中国科协共同举办的“拥抱‘双碳’共赢未来”地热科普公益展,是我国首个地热科普展;与中国科技馆共同举办的“一滴油的奇妙旅行”,是我国能源化工领域首个互动探秘科普展,入选“2023 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以“探秘智慧能源”为主题,打造具有石油石化特色的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公众走进企业了解生产流程,是国内工业企业规模最大的科普传播活动。


此外,我们还邀请院士、专家走进大山,走上讲台,开展“院士进课堂”活动,搭建起大山内外学习沟通的桥梁,打通科普“最后一公里”,燃起山里孩子对科学知识的向往。


2

拥抱新媒体,扩大科普内容传播


充分利用中国石化自有的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中国石化视频号、石化 V 视、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加强石油石化领域优质科普内容的传播;打造的“硬汉科普”“石油里面有什么”“小戴探秘”等系列科普短视频,多条科普短视频全网播放量破百万;同时借助直播形式开展科普工作,带领观众直击勘探四号平台,生动展现海上平台工作情况,取得良好传播效果。


3

充分与各平台联合创作优质科普内容


与中国科协联合举办了“千万 IP 创科普”2024 中国石化科普短视频征集活动;与“科普中国”联合共建首个央企科普 IP 品牌“科普石化”,双方联手打造系列优质石化科普作品,同时发布“科普中国·中国石化科普共创计划”;与国资小新与其他央企账号一起积极开展内容共创,提升科普作品的传播力。


4

出版科普书籍,丰富科普资源


出版了《探寻能源宝藏系列科普读物》《页岩气:石头里的“蓝金灵”》等科普书籍,进一步丰富科普资源。


5

深化线下合作,打造专业科普团队


线下,我们与科研院所和重点领域科研人员建立良好联系,及时掌握新闻线索,打造专业科普团队。抓好行业内前沿观点科普,与行业内院士专家建立良好联系,围绕行业前沿观点定期约稿,在报纸、杂志等媒体平台刊发,确保读者可以获取权威性强、可信度高的专业内容。致力于先进科技科普深入浅出,指定部门和人员定期前往科研院所寻找适合制作科普内容的选题策划,号召广大科研人员参与内容制作,确保先进科技科普专业性与趣味性并存。


中国石化下一步科普工作展望


面对《科普法》修订带来的新机遇,我们将继续充分发挥中国石化在科普领域现有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人才优势,在以下几个领域重点发力,做好科普宣传。


开展全国科普月特色活动。 在每年 9 月全国科普月期间,结合新媒体、短视频和报纸、杂志内容传播特点,统一策划一系列主题科普宣传。媒体平台之间形成联动形成矩阵传播效果,立体展示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历程、科技创新成果以及在能源转型中的努力。


加强重点领域科普。 依据科普法加强重点领域科普的要求,聚焦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前沿领域以及石油化工安全应急等方面,制作专业且易懂的科普内容。


净化科普网络环境。 建强网络科普信息监测团队,加强对中国石化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等平台科普信息的审核,确保内容合法、科学,对虚假错误信息及时处置。


加强科普评估与反馈。 建立完善的科普工作评估体系,定期对科普活动的效果、受众反馈等进行评估分析,如开展科普活动满意度调查、科普知识掌握程度测试等,根据评估结果调整优化科普工作。


在资源共享与合作方面, 搭建科普资源共享平台,整合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各方的科普资源,包括科普场馆、实验室、科研设备、科普素材等,方便各方获取和使用。促进协同合作,加强组织协调,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科技馆等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优势互补,提升科普工作的质量和影响力。


在人才培养与激励方面, 开展科普人才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科普策划、创作、传播等能力,打造高素质的企业科普人才队伍。加强科普人才激励,完善科普人才评价体系,增强科普人才的职业归属感和荣誉感,充分调动其创作积极性。


在市场培育与规范方面, 加强对科普市场的引导和培育,通过市场推广等方式,激发社会对科普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增强科普产品的社会影响力。


我们希望能通过科普,提升公众对石油石化行业的认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通过科普,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为行业培养潜在人才,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石化力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