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农参
看农参,读懂农业品牌。16万农业主管干部的决策参考,100万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产融平台,3000万中国农业品牌经营者的精神家园。每日分享实践案例、商业洞察、行业研究等。并聘请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铁丁老师担任总编辑,提供理论支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厚朴中医  ·  厚朴电子日历 | 早 ·  昨天  
北京厚朴中医  ·  周六直播 | 闲话假期综合征 ·  昨天  
设计诗designer  ·  Studio8丨艺术之旅 ·  4 天前  
设计诗designer  ·  Studio8丨艺术之旅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农参

特稿丨规模之大,全国罕见!总书记在湖北考察的这个蔬菜长廊,年产值超10亿元

农参  · 公众号  ·  · 2024-11-06 10:46

正文




11月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咸宁市考察了嘉鱼县潘家湾镇蔬菜长廊和四邑村,了解当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情况。

习近平同乡亲们说, 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是第一要务,乡村振兴首先要靠产业,从事农业也可以致富,农业大有可为。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三农”工作紧紧抓在手里,夯实基础,完善服务,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更上一层楼。

嘉鱼县是个什么地方?嘉鱼县潘家湾镇蔬菜长廊,为何获得总书记关注?这是一条怎样的长廊?

潘家湾镇的“两瓜两菜”富民产业


“北有寿光,南有嘉鱼”。

嘉鱼县地处长江冲积平原,全县国土面积1017平方公里,大体呈现"四山一水三分田,两分道路和庄园"的格局。有耕地46万亩,总人口37万人,农业人口26万余人。嘉鱼盛产鲜鱼,全国两千多县(市区),仅它和山东鱼台以“鱼”命名。

嘉鱼县土地肥沃,适合种植各类蔬菜,是全国有名的蔬菜大县,所种植的精细蔬菜品种达五十多种。嘉鱼县是全国蔬菜保供基地之一,常年蔬菜复种面积58万亩,年蔬菜总产量180万吨,近九成销往外省。已发展成为富民的“绿色银行”。

目前,全县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蔬菜品种达120余个,绿色食品认证的品种3个。注册了涵盖冬瓜、南瓜、大白菜、包菜、辣椒、茄子、黄瓜、西红柿等10种蔬菜的“南有嘉鱼”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不断提高了“嘉鱼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知名度。嘉鱼还被省农业厅授予省级农业蔬菜“三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嘉鱼大白菜、甘蓝、珍湖莲藕”获得地理证明商标,“嘉鱼莲藕”获得地理保护产品,“嘉鱼大白菜、嘉鱼甘蓝”被湖北省蔬菜协会授予“首届名优蔬菜”金奖。

而在嘉鱼县域内,潘家镇是其蔬菜核心种植区。
潘家湾镇按照全域规划、全域设计理念打造的10万亩连片蔬菜基地,放眼全国也不多见。蔬菜长廊长约10公里,贯连潘家湾村、肖家洲村、四邑村等村,年产绿色蔬菜21万吨,辐射带动潘家湾镇蔬菜种植面积达10万亩。
2022年,潘家湾镇蔬菜产值10.7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9750元。主要蔬菜品种“两瓜两菜”(冬瓜、南瓜、包菜、白菜)畅销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其中包菜、大白菜出口到俄罗斯、日本和韩国。


蔬菜长廊何以振兴?


(1)要想富,先修路。

潘家湾镇蔬菜大道项目总投资2600万元。该项目按四级公路标准设计,路基宽7m,路面宽5.5m,沥青砼、水泥砼路面,设计速度20km/h。

随着蔬菜大道从期间穿行而过,过去农资运输不畅、车辆无法抵达田间地头等现象一一得到解决,全镇蔬菜产业得到了加速发展。

潘家湾镇被评为2020年度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带动了全镇11个美丽乡村建设,为全镇环境面貌显著改善、乡风文明稳步推动、产业规模持续壮大、经济总量稳步增长打牢了交通底盘,让潘家湾镇乡村振兴跑出了“加速度”。

(2)冷链物流是保障。

蔬菜是生鲜类,极易损耗,建设相应的配套设施是保证蔬菜品质的关键。潘家湾镇投资500万元,采用液氨制冷工艺,建设高低温冷库7间、面积2400平方米,年冷藏能力达到1.5万吨。

(3)注重农业经纪人培育。

在镇政府倡导和协调下,成立了潘家湾镇蔬菜营销协会,发展蔬菜经纪人1000多人,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127个,潘家湾镇蔬菜畅销全国30多个省市,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香港、台湾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4)打通产销对接堵点。

一是引进民营资本投资4000余万元,在潘家湾镇肖家洲村建设蔬菜交易市场;二是镇人民政府整合项目投资600万元建设了潘家湾镇农业(有机蔬菜)产供销交易信息中心,对蔬菜交易信息进行监测预警,对蔬菜产销形势及时分析研判,大幅提升蔬菜交易信息服务水平。

(5)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三品一标”。

品种培优上,引进专家智库,打造露地蔬菜新品种、种植新技术展示区,每年引进蔬菜特色新品种开展试验示范和展示,筛选适宜我地种植的蔬菜新品种;品质提升上,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打造镇、村、农户“三位一体”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品牌打造上,制定品牌和包装使用规范,重点打造1-2个公共品牌,对发展蔬菜产业有突出贡献,产生良好效益、具有良好前景的企业进行奖补;标准化生产上,制定露地蔬菜栽培技术标准,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生产模式。


乡村振兴,需要更多蔬菜长廊


潘家湾镇蔬菜长廊为何受到总书记关注?

著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专家、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 看来,这条蔬菜长廊有三重价值:

产业振兴之路 。总书记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促进产业兴旺,就要因地因财因人找到适合发展的产业。潘家湾镇就是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禀赋,发挥水路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瞄准附加值高的蔬菜产业并持之以恒,才有了现在的产业格局。

品牌强农之路 。潘家湾虽然只是一个镇,但品牌意识强,引导蔬菜销售由数量、价格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变。注重打造自己的招牌,积极进行各类质量安全认证,注册了“联乐”、“潘湾金润”、“潘湾鑫农”、“长江滩”等多个蔬菜商标,拥有“嘉鱼甘蓝”地理标识。我国“土特产”数量很多,真正进入大众视野的却并不多,侧面反映出在品牌建设方面的薄弱之处,品牌建设既要干也要讲,有了产业基础,要快速去占领市场,只有先让消费者看到,才能有了解、想买、复购的良性循环。

发家致富之路 。在这次考察中,与总书记握手的是57岁的农民叶祥松,他的愿望很朴素,“未来只想继续把菜种好、把地种好。我们这里一定会一年比一年好。”没有产业的农村,农民增收路子拓不宽。潘家湾镇鼓励农民加入专业组织,发展订单农业,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改变农民生产观念,蔬菜产业的兴起贡献了农民76%的收入,生动诠释了总书记所讲的“ 从事农业也可以致富 ”。

一条蔬菜长廊,让蔬菜从村里卖到海外,带领村民发家致富,也让“嘉鱼蔬菜”品牌乘势起飞。从蔬菜长廊出发,这里的乡村振兴之路正越走越宽!


参考资料:
[1]微观三农:一村一品 | 十亿镇亿元村:湖北省潘家湾镇蔬菜长廊通小康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从该公众号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支持原创!



往期回顾

【原创首发】

铁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一把手工程”,更是“民生工程”

铁丁:打造“久经考验”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铁丁:“农产品”变“商品”是品牌建设的重中之重

铁丁:吹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年轻化的号角

特稿|预制菜还搞不搞?!政策大起底!2024年风向如何?

特稿 | 车厘子销量暴增50%打败砂糖橘,从年货看消费市场变革

【农参专访】

梁顺俭:创办牛肉拉面大学、产业惠及近10万人,兰州拉面香飘50余国的两大“杀手锏”

头雁故事会 | 张虎:从0到25亿,农业要精耕细作稳步发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北京厚朴中医  ·  厚朴电子日历 | 早
昨天
北京厚朴中医  ·  周六直播 | 闲话假期综合征
昨天
设计诗designer  ·  Studio8丨艺术之旅
4 天前
设计诗designer  ·  Studio8丨艺术之旅
4 天前
第一财经YiMagazine  ·  【2017.01.15】开·眼界 | 一言
8 年前
读书小分队  ·  姑娘,这些话你听了会后悔一辈子
7 年前
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  ·  来!与540位数据分析同行一起学习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