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信百诺
北京高信百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下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公司面向高净值客户和机构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财富管理和顾问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陈忻儿童心理  ·  推荐《认知天性》兼读书笔记 ·  17 小时前  
陈忻儿童心理  ·  《从心理解孩子》在线课程2025春季班招生开 ... ·  17 小时前  
阿昆的科研日常  ·  我被导师PUA了? ·  20 小时前  
武志红  ·  婚姻的真相,你越早知道越好 ·  昨天  
简单心理  ·  DeepSeek好像在塑造一种新型依恋关系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高信百诺

【高信百诺】不确定性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命运

高信百诺  · 公众号  ·  · 2020-10-23 16:03

正文

本文内容整理自高信百诺投资总监孙威的内部分享


不确定性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命运,并不是一种妥协性的认知,而是在对价值投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于投资不变与变化的辩证关系,特别是后者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更高维度的思考。



未然历史



《黑天鹅》《随机漫步的傻瓜》等书的作者塔勒布,曾提出一个“未然历史”的概念。他说历史的节点会发生很多可能的走向,每种走向都有发生的概率,未曾发生的事件线索所可能产生的走向就是未然历史,但是未曾发生不等于没有发生的概率;巴菲特选接班人一直强调,基于历史坐标系的能量积累是不够全面的,接班人必须要有能力预见历史上未曾发生的事情,本质上也是对未然历史的一种解读。我们强调“未然历史”这个概念,对于投资而言,意味着在每一个思考决策的节点,面对不确定的有多种可能走向的未来,要对所谓的“变化”抱有足够的敬畏之心,要基于我们不变的内核形成的坐标地图,积累足够的关于“价值”是如何以高质量的方式被创造出来的认知,再去洞悉变化带来的机会,这种递进性的思维能力一旦形成,就有可能会抓住一些重要的投资机会。



值得引起重视的变化



---竞争优势的变化---


企业已有的竞争力会随着时间变弱,护城河变窄,份额下降,产业链议价能力消失,盈利能力走低等等,甚至有些行业的龙头企业根本无法随着时间构筑差异化的竞争壁垒,典型的如地产企业,无论其过去在拿地,开发,销售方面做出什么样的成绩,都很难确保未来依然可以延续。从竞争优势发生变化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类是规模扩大,高速增长之后,竞争壁垒反而得到加固,比如互联网巨头和CXO巨头,这是因为在高增长背景下,无形资产价值提升更快,无形资产价值的积累性价比更高,因为无形资产带来的产出无需任何资本性投入,客户粘性,流量,品牌,研发积累都是最极致的无形资产;第二类是增长速度没那么快,但竞争壁垒会随着不快的增长速度逐步强化,护城河越来越宽,比如茅台,美的、海螺水泥等;第三类是短期增速度很快,但生意无法在时间和规模的方向上连续构筑长期的竞争壁垒,看不清永续终值,A股经常给这类资产错误的高估定价,本质还是对于短期增速过于看重;第四类就是所谓的烟蒂股,增长速度基本没有甚至衰退,而龙头公司无法随着时间形成长期壁垒,要么被替代,要么被随机性的其他企业超越,生意模式缺乏连续性,积累性,外延性和循环性特点。


---生意模式底层逻辑的变化---


生意模式有基因属性,但即使如基因也有突变的可能性,而生意模式更可能受到经营环境或经营战略的影响,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比如周黑鸭改变开店模式改变品味战略,比如三全食品从2C转成2B模式,比如药明生物改用一次性罐装袋子提升投入效率和响应速度等;理解这些变化的前提是,我们首先通过积累了解到生意模式中长期正确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比如通过研究绝味鸭脖发现,加盟模式和多口味战略一定是对的;比如通过研究安井发现速冻食品必须走2B大宗模式才能有很高的回报率;比如通过研究瑞士龙沙,发现改变罐装方式后客户留存率和资产周转率大幅提升,从而知道对于CDMO企业来讲,罐装技术是很重要的竞争优势。我们在研究商业规律和历史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所谓不变的地图,是要指明什么是长期正确的方向和生意模式的要害,由此才能知道变化创造的正向价值有多大。


---产业逻辑发生的变化---


产业逻辑的变化与生意模式逻辑的变化区别在于,后者更多是主观战略调整,前者可能是客观环境尤其是政策环境发生了变化,比如环保约束导致中国水泥行业ROI创下了人类历史之最的水平;比如保险行业的偿二代政策导致行业底层属性发生了重大变化,平安寿险在偿二代政策后不需要留存大量资本来支持新保单的销售和新业务的拓展了,边际上的投入资本回报率瞬间得到大幅提升;比如空调能效提升会提高行业平均ROI,定制家具行业因精装修占比提升导致工程单占比提升导致国产木工机械市占率提升,消费建材下游客户2B为主从而导致精装修占比提升,福耀玻璃在高端车趋势下单车玻璃价值量提升等等。


---治理结构发生的变化---


当一家企业的治理结构发生变化时,要特别引起重视。比如09年程继忠上任后的东阿阿胶,在营销战略方面取得极大成功;比如2014年方洪波掌管美的后,提出的全面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全产业链的战略;比如2018年因为小天鹅T+3战略非常成功而上任美的空调事业部总经理的殷必彤;再到五粮液李曙光团队等等。这些人事变动都给企业带来了积极变化,治理结构背后的企业文化,远景使命,价值观等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强化。更典型的如腾讯17年底在之前七大事业群的架构下,游戏业务陷入停滞,云计算市占率毫无起色,AI应用拓展与自身积累的数字化资产脱节,短视频、信息流业务缺乏创新力。但马化腾迅速调整了组织形式,核心是增加了技术中台,对大数据和AI算法上升到了极高的重视程度,将腾讯庞大的数据化无形资产导向财务贡献,这一系列的举措都使得腾讯的竞争优势更加稳固,经营数据也有极大改善。

治理结构的变化包括:管理层更换,战略和组织形式敏捷性的调整,激励机制全面优化,剥离资产,引入战略投资者等等,对于那些曾经在细分领域证明过自己的公司,当治理结构发生变化时,更要引起重视。企业家、管理层的重要性,在这个飞速进步、急速变化的时代中,主要体现在对外部的巨量信息和丰富的科技手段,可以发挥近似杠杆的作用。有了这个信息杠杆,有思想、有进取精神的企业家有了更大的发挥、施展余地,生意模式VS企业家(好生意VS好管理)的比较中,生意模式的重要性权重确实是下降的,企业家的主观能动性的权重显著提高,生意基因的“宿命论”有所弱化,不论是差生意的改变生意模式弊端、还是好生意中公司之间的较量,一个勤奋学习、积极进取的企业家所给企业带来的助益是非常大的,反过来即使一个好生意、一个龙头公司,管理层开始僵化、自负、不思进取,这个企业就危险了。



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