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二爷鉴书
第一时间向大家推荐好书和介绍,同时坚决揭露烂书,以IT、互联网行业为主。个人品味,仅供参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电商技术每天分享  ·  淘宝详情页服务器双图技术 ·  昨天  
电商技术每天分享  ·  淘宝详情页服务器双图技术 ·  昨天  
AIbase基地  ·  AI日报:​DeepSeek上线国家超算互联 ... ·  2 天前  
AIbase基地  ·  AI日报:​DeepSeek上线国家超算互联 ... ·  2 天前  
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  这一轮科技爆发缘何并非由院士、杰青、长江学者 ... ·  2 天前  
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  这一轮科技爆发缘何并非由院士、杰青、长江学者 ... ·  2 天前  
金错刀  ·  广东糖果大王,过了个闹心春节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二爷鉴书

得到阅读器抢先试用

二爷鉴书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9-11-26 19:08

正文

大概一个多月之前,得到的联合创始人快刀青衣告诉我,得到正在设计自己的阅读器。话音还没远去,上周就收到了他寄来的样机。
作为一个每天都要读书,又沉迷于各种数码产品的 IT 从业者, 我身上还 几乎拥有一切「电子阅 读器典型用户」的特征 。而且 我有过不止 一部 Kindle, reMarkable,有 iPad,而且手机里还有各种购买了年度会员的阅读 App。
但说来奇怪,我努力尝试了很多次,还是很难养成电子阅读的习惯。
我并不是纸书的原教旨主义者,要是能用薄薄的屏幕读书,谁愿意背着书到处跑?尤其是出差的时候,如果能省出一本书的空间,我就可以多带一条秋裤,以备不时之需。
面对得到阅读器,我原以为它会代表电子书再次败在我顽固的纸书阅读习惯剑下,结果没想到它竟然给了我不小的惊喜。
我重度使用了三天,不但完整地读完了两本书,而且还替换掉了常年背在书包里的纸书,它或许并不完美,但却恰好解决了我的问题,给了我前所未有的阅读愉悦。
以下是我的亲身使用体会和购买建议,如果你正打算买一部电子阅读器, 我强烈建议你把这一部纳入考虑

1. 内容是电子书的第一生命线
我的 reMarkable 用来读一些 PDF 格式的文件或用来画草图,却很少用它看电子书。原因很简单,就是导入电子书文件实在太麻烦了。
Kindle 稍微好一点,但似乎它一直没有彻底搞定版权的问题,很多书是没有电子版本的,在 Kindle 的「商店」碰壁几次之后我就失去了耐心。而且 Kindle 的书单推荐系统有些不灵,推的内容跨度之大让人瞠目结舌。
我还买过 Kindle Unlimited 会员,结果却有些失望,我印象中很多我想读的书都不包括在会员范围内,这算是 Un 的哪门子 Limited。
各类读书 App 的内容数量好很多,但问题是太多之后导致内容有一点鱼龙混杂,霸道总裁啦,修神修仙啦,少男少女啦 (Kindle 最近也有向这个方向去的征兆)
我想要读一本稍微严肃一点的书,总有种在粉嫩的儿童乐园打门球的格格不入感。如果他们可以针对用户画像做一些隔离,体验可能会好一些吧。
这一点得到做得不错,内容丰富而严肃。之前我在跟快刀聊电子阅读的时候,跟他说一定要让严肃的老大哥进来,比如商务印书馆这种,他当时嘿嘿坏笑,后来没多久,得到就宣布了跟商务印书馆合作的消息。
除此之外,中信出版社的全部电子书(包括新书)也搬进了得到,并且可以用年卡免费读。中信出版社啊朋友们,好书特别多。
↑正在读的一本书,切换到得到上读完了
顺便推荐得到的电子书年卡,一次付费就涵盖了我不小比例的阅读偏好,这种感觉非常过瘾,就像走进图书馆可以免费畅读,让人幸福得忍不住抽抽起来。 (注: 前文提到的商务印书馆的书暂不包括在电子书年卡范围内,但购买电子书年卡会附赠同等面值的购书满减券,可以用来买其他不包含在年卡范围内的书)

2. 屏幕尺寸很重要
↑reMarkable、得到阅读器、Kindle Oasis
对于电子阅读器来说,屏幕尺寸非常重要。
Kindle 的屏幕尺寸对我来说觉得偏小了,读书像嗑瓜子儿,读几句就要翻页,折腾半天没看进多少东西,把字体调小之后又累眼;而 reMarkable 或者 iPad 又太大了,潜意识里就知道这不是书,更像是画板或者杂志,同时也不方便携带。
得到阅读器的尺寸取了个折中,单页容量可以让我保持沉浸状态,读起来的体验跟真书很像,同时还算是便携。

3. 排版是电子阅读器的体验核心
↑同样内容 Kindle 与得到阅读器对比
电子书的内容排版是能不能坚持用下去的关键因素,我一直不理解为什么有些做电子书的不把自己的内容排版好好整整。
大部分的电子阅读器自定义排版只能处理字体和字号,但对阅读体验最重要的排版要素明明是字间距和行间距,太近憋闷,太远又需要战战兢兢要用眼神对齐。
毫厘之差在局部或许难以感受,但读上几万字以后,身体是不会说谎的。
得到的默认字体/字号/行间距/字间距处理都非常不错 (为了优化体验,得到甚至研发了自己的字体) 。唯一的缺憾是没有设置段间距,而是用首行缩进来处理段落间隔,虽然大部分的纸书也用了同样的编辑规范,这对于单行字数比较长的设备无可厚非,但我个人 更喜欢首行不缩进的紧致和额外段间距的呼吸感

4. ID 设计中规中矩
除了排版之外,外形好看也很重要。得到阅读器整体白白的很漂亮,因为尺寸不便单手握持,所以把下巴拉长了一些,可以用拇指捏住(但按键有点小)。这个下巴长的原因我了解了一下,主要是因为增加了麦克风和收音组件,需要一个音腔的设计。另外背光也有冷暖两色可调,没有加保护套的情况下非常轻薄。
可是那个保护套质感确实一般,而且保护套略重,长期使用能感觉到手腕受力,需要换手或给胳膊肘找个支撑点。我觉得得到阅读器带上保护套之后硬件的整体质感略逊 Kindle Oasis,毕竟人家干了那么多年,这一点还是要服气。
↑官宣图
关于硬件的更多细节也可以看池老师的这篇文章了解: 首发:得到电子墨水屏,得到所有阅读器

5. 系统不要加戏,恰好就好
Kindle 的系统已经改得失去了电子书的纯净感,信息架构复杂而混乱,各种运营要素充斥其中,锁屏都变成了广告,看起来有些着急。
得到阅读器相对好很多,清爽整洁。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刚上线的缘故,希望得到阅读器能保持住,不要加太多花里胡哨的东西,尤其别弄出一个匪夷所思的推荐系统,读书不是看今日头条, 我们需要书是因为书能打破我们的思维局限,不是应承和收敛它
另外,得到阅读器不能写写画画,只能像 Kindle 一样划线和用虚拟键盘记笔记。这对我来说是电子设备无法逾越的硬伤,我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买了 reMarkable,reMarkable 在这方面表现很好,但笔记检索还是不太方便,对于整本书来说,回溯有些吃力。
得到阅读器的优势是划线和笔记之后可以通过 iPad 端的应用做管理,检索方便了不少,因为我喜欢读完书之后根据画的标记整理笔记,这个功能让我轻松不少,这算是勉强扳回一城。
不过对于需要大量标注的书,我肯定是不会用电子阅读器读,不能在阅读时奋力在书页写下「牛 X」这样的大字,有时确实影响读书情绪。

6. 安卓系统的福利——应用与蓝牙
↑官宣图
因为得到阅读器的系统是基于安卓深度定制的,这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福利,比如它可以安装各类支持安卓系统的 App,像微信读书 (也就意味着可以用得到阅读器来读微信公众号文章) 、Kindle、多看、掌阅等等阅读应用都做了相应的适配。
当然在电子墨水屏上这些东西的使用体验会大打折扣,别抱太大期望。
另外基于安卓系统和开放硬件架构还带来了一个非常令人欣喜的特性,那就是支持蓝牙,所以这是一个可以用无线耳机/音箱发出声音的电子阅读器。基于这个设置,我们也可以在这个阅读器上听得到 App 的课程和其他音频节目。
它还可以一键音频文字转语音,我试了一下,发现还是那种电子合成器声音,很魔幻,适合闭目养神的时候用耳朵阅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