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纳斯达克上市公司Genmab宣布将以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0亿元)现金收购国内Biotech普方生物。这是继阿斯利康全资收购Biotech亘喜生物之后的又一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交易,中国ADC创新实力再一次得到国际药企的认可。
普方生物在今年2月份刚刚完成1.12亿美元的B轮融资,此时的18亿美元收购相对于B轮融资的估值翻了四倍,仅仅两个月时间。
Genmab看中普方生物主要有以下两点:
1)核心资产为叶酸受体α(FRα)ADC,同类已上市产品目前只有一个Elahere,市场销售峰值预估在20亿美元,Elahere由艾伯维以101亿美元收购了ImmunoGen并获得;
2)出自ADC先驱Seagen的三位创始人及其搭建的新型ADC技术平台。创始人尚晓则曾是Seagen的首席科学家,普方生物搭建新型连接药物(LD)平台以改良ADC药物的理化性质和PK/PD特性,最新AACR大会上的披露显示了数据的优越性。
Genmab是一家丹麦专注于抗体疗法的药企,目前有八种获批上市的抗体疗法,涵盖癌症适应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2023年的收入为24 亿美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42 亿美元。
砸下18亿美元并购普方生物,Genmab拿到了一个处于I/II期潜在同类最佳的FRα ADC,还获得CD70 ADC、
PTK7 ADC
两款全球进度领先的ADC管线组合,同时还能获得新一代ADC技术平台,这对于
Genmab来说是个有力的补充
,以保持领先优势。
这里补充解释一下什么叫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
化疗在目前仍然是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化疗药物虽然有很强的抗癌作用,但对正常细胞也有损伤,正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大家可能都有印象,癌症病人接受化疗后会大把掉头发、白细胞降低、上吐下泻等并发症。
试想一下,抗体药物上安上化疗药物“弹头”,是不是就像“导弹”一样更精准地打击癌细胞了?
!
因此抗体偶联药物ADC
是一类通过化学接头将单克隆抗体与小分子细胞毒素偶联起来的药物,兼具小分子药物强大的杀伤力和纯单抗高度的靶向性,它可以借助抗体极高的特异性,将药物精确地投放到肿瘤细胞内,避免对体内正常细胞的杀伤(毒副作用),提高了药效。
ADC
包括抗体、连接物linker和细胞毒素三个组成部分:
1
)抗体具有靶向特定性,能有效“找到”肿瘤细胞;
2
)连接物linker是ADC药物的桥梁,连接药物与抗体;
3
)毒素小分子应具有高毒性活性和低免疫的特征,能有效“杀死”癌细胞。
ADC治疗实体瘤在AZ联合第一三共研发的DS8201(即Enhertu)有约数据验证下,点燃了整个行业的研发热潮,ADC治疗血液肿瘤、自免等疾病领域的产品研发持续井喷,爆款单品频出,授权/并购交易层出不穷。
ADC 目前的大趋势就是替代化疗,它能够特异性地将这些毒药只给肿瘤细胞,而对健康细胞的影响最小化。下一波浪潮就是 ADC 联合 PD-1疗法来替代目前的化疗联合 PD-1。
有了确定的靶点,ADC对于工程化能力是很高,因为ADC药物涉及抗体、linker和毒素三部分的选择和优化,这部分中国工程师以及强大的CRO红利就体现出来了。ADC药物开发不是靶点或机制的创新,更多是一种偏技术的研发迭代。组合的多样性,给国内药企留出了创新的空间,技术上实现了与国际同步。
近几年以来海外大药企购买国内ADC权益的交易层出不穷,金额屡创新高。上一笔大交易是百时美施贵宝(BMS)支付8亿美元预付款,5亿美元的近期或有付款总交易高达84亿美元拿下成都药企百利天恒的EGFR×HER3 双抗 ADC。
根据2023年财报数据,已上市ADC药物的市场规模突破了百亿美元门槛,高达102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