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券商中国
致力于提供最及时的财经资讯,最专业的解读分析,覆盖宏观经济、金融机构、A股市场、上市公司、投资理财等财经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21世纪经济报道  ·  传言实锤!赵明辞任荣耀CEO ·  2 天前  
经济参考报  ·  10张图,看懂2024年中国经济!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券商中国

一季度IPO大数据:广发承销收入最多,海通承销项目数第一

券商中国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4-10 22:21

正文

开年首季,A股IPO延续去年四季度的“小步快跑”节奏,IPO预披露企业进入了“申报上会、核查过会、审核效率”的“三重提速”状态。“每周一批”新股发行已是常态。

券商中国记者统计,今年一季度,证监会发审委共召开了44次会议,合计审核了117家公司的IPO申请,其中103家获得通过,12家被发审委“拦下”否决,2家被“暂缓表决”。IPO审核通过率为88.79%。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今年沪深两市共完成IPO定价123笔,尽管IPO单笔募资规模普遍偏小,但合计募资总规模达589.06亿元,已超越2016年上半年募资总额,创下六年来首季新高。

作为保荐机构兼主承销商的证券公司颇为受益。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共有45家券商参与首季IPO承销,其中,广发证券、海通证券、中信建投、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IPO承销保荐收入位居承销商排行榜前五名,合计市场份额39.4%。

今年一季度首发“最挣钱”的是广发证券,落袋4.65亿元。但若以单个IPO项目平均承销保荐费用算,中金公司位居首位,平均保荐承销费约4855万元。


IPO承销保荐费排行榜
广发、海通、中信建投位列前三

 

今年一季度,A股市场共完成123单IPO定价发行,为45家券商贡献约46亿元承销保荐收入,其中有7家券商首季承销保荐收入超过2亿元。

广发证券拿下首季“IPO募资总规模”及“IPO承销保荐收入”两项指标的冠军。

从一季度IPO承销保荐收入排名来看,首发“最挣钱”的是广发证券,落袋4.65亿元。紧随其后的是海通证券,今年一季度的IPO承销保荐收入4.09亿元。

不过,若以单个IPO项目平均承销保荐费用算,中金公司位居首位,“收费最高”,IPO项目平均保荐承销费约4855万元。


承销金额规模
广发、中信建投、中信位列前三


今年一季度,由广发证券保荐的11家企业IPO项目成功上市,且平均募资规模较大,融资额合计62.93亿元;中信建投证券、中信证券、海通证券、中金公司及国泰君安证券的IPO项目募资总额也超过40亿元。

开年首季,上述这5家保荐机构的IPO项目募资额占A股IPO项目募资总额的49%。


IPO承销项目数
22家券商IPO承销超过2家


从一季度IPO承销项目数量来看,海通证券位列行业首位,共承销了12单IPO项目,其市场份额达8.96%。

广发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国信证券、国金证券、中信证券、国泰君安证券、民生证券、申万宏源及安信证券首季IPO承销项目数均超过了5单。


IPO存货
中信、广发、海通“称雄”


IPO审核提速进入常态化,IPO项目储备丰富的券商将率先获益。当前投行正到处寻找IPO项目,一定得备足存货。

证监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4月6日,证监会受理首发企业633家,其中,已过会36家,未过会597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547家,中止审查企业50家。

券商中国记者统计发现,上市券商的IPO存货居多。中信证券、广发证券、海通证券的IPO存货数量位居行业前三名,占比接近三成。

截至4月10日,中信证券IPO承销项目存货最多,其保荐的上交所、中小板和创业板企业分别为26单、8单和10单,合计44单。

资料显示,中信证券承销IPO候审项目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北京、天津、上海等地。 

中信证券所承销的IPO在审项目中,包括华西证券、瑞达期货、青岛银行、华大基因、徽商银行、南华期货、长沙银行、西安银行等企业。

IPO承销项目存货第二的是广发证券,保荐企业合计39家;海通证券以35个IPO储备项目居第三。


首季IPO通过率88.79%


今年一季度,证监会发审委委员可谓是“马不停蹄”。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今年一季度,证监会发审委共召开了44次会议,合计审核了117家公司的IPO申请,其中103家获得通过,12家被发审委“拦下”否决,2家被“暂缓表决”。IPO审核通过率为88.79%。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未获通过的首发企业大多“倒”在了业绩上,“业绩波动、业绩下滑、业绩真实性存疑”等问题仍然是发审委关注的重点。

与此同时,每周一批,新股发行已是常态化。

券商中国记者统计,今年一季度,证监会共核发了118家企业IPO批文,募资总额不超过605亿元。

大同证券首席投资顾问郑虹分析,从数据透露出的信息看,监管层对IPO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就是在新股发行常态化的同时,还要提高新股的质量,让更多的优秀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发展壮大,进而引导社会资金“脱虚向实”流向实体经济,让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券商中国是证券市场权威媒体《证券时报》旗下新媒体,券商中国对该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国微信号页面输入证券代码、简称即可查看个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输入基金代码、简称即可查看基金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