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多年风吹雨淋,不少革命文物现状堪忧。“江西革命遗址大部分是清末民初的民居建筑,且点多面广,主要分布在偏远山区,急需进行保护。”徐琳琳说。
2014年至2016年,江西通过整体规划、连片保护,实施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革命旧址保护利用工程,保护了革命旧址750处,支持项目资金多达11亿元,使得江西省内的原中央苏区革命文物保护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革命文物保护体系基本建立,大批革命文物“活”了起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因地制宜,彰显特色,逐步形成了瑞金、井冈山革命旧址与红色精品景区建设相结合,赣州宁都革命旧址与特色乡镇建设相结合,抚州金溪革命旧址与休闲农业旅游相结合,吉安青原革命旧址与传统村落保护相结合4种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模式。”徐琳琳说。
陕西省在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和利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近年来,《延安革命纪念地旧址保护总体规划(2012—2025)》《杨家沟革命旧址保护规划(2012—2030)》等规划编制完成。何挺颖故居、东征会议旧址、二战区长官司令部旧址等革命文物相继维修完成。“在展示利用过程中,陕西还坚持保护成果全民共享,比如在延安革命旧址群保护利用中,编制了展示规划,提升了展示水平,使其成为弘扬革命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窗口。”罗文利说。
广东省自2011年以来,加大了对革命史迹的保护修缮力度,海丰红宫红场旧址等24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以及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中共东江特别委员会等11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修缮,如今基本完好的革命史迹约1400处,占70%;其中省级以上文保单位完好率接近100%。这些文物类革命史迹约有960处开放,其中有104处开辟为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些依托文物建立起来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挥了突出作用,比如孙中山故居纪念馆、黄埔军校纪念馆,年观众数都在100万人次以上,虎门鸦片战争博物馆年观众数更是达到了500多万人次。”颜永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