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互联网指北
观察 吐槽 爆料 福利
51好读  ›  专栏  ›  互联网指北

成年人的焦虑,透支在潭州教育

互联网指北  · 公众号  ·  · 2021-04-17 14:28

正文

一天晚上,你打开某易云,准备伴随舒缓的歌曲入睡,却发现首页上出现一则“免费学建模”的广告;然后你打开B站,想要刷刷珍藏已久的番,一不小心却点开了隐藏在信息流里“免费学播音”的推广;最后你打开知乎,想要看一看别人对这些广告的吐槽,但当你浏览完一篇文章后却发现文末镶嵌的,赫然是一则摄影课程广告……

看见这些广告,你会有一瞬间对它们感到好奇吗?

这些广告大多都来自于潭州教育,一个目前互联网上最有存在感的职业教育机构之一。它投放的广告存在于B站、知乎等所有以年轻人为主的平台里,产业涉及游戏建模、PS、播音、手绘等新兴时髦又在传闻里“闷声发大财”的领域……

再加上话术、视觉的包装,这些密集地投放很容易转化为这样一个强烈的暗示: 接受潭州教育,收获最便捷的财富密码

但就是这么一家看上去旨在“ 授人以渔 ”的教育机构,实际上也正在遭遇大量质疑,并且这些质疑来自于“内行们”:

2016年,腾讯课堂声明终止与潭州教育的合作,原因是潭州教育“屡次违反腾讯课堂《课程违规行为处罚规则》中的多项规定,影响学员学习体验”。违规内容包括“直播老师旷课、迟到”、“课程中出现超1/3的广告”、“未经学员同意向其发布商业广告”

2020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小哪吒的配音演员吕艳婷就发表声明称:与潭州教育的合作仅局限于20节理论基础课,并且还在录制当中。这一则声明划清了吕艳婷与潭州教育的业务关系,似乎也暗示潭州教育的夸大宣传。

此外据媒体报道,潭州教育还涉嫌盗用配音演员冯骏骅为游戏《王者荣耀》中紫霞仙子皮肤配音的作品,并将其套用在演员的表演上,进行“对口表演”,从而用来宣传教学质量。

在网上,这种“质疑”甚至演变成了一种“梗”、一种人生经验。在潭州教育相关帖子、视频的评论区,你很容易看到“你不会是在潭州教育学的画画吧?”、“找工作千万不要说你是在潭州教育学的”等相关弹幕——用一句流行语来形容,有“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的意思在里面。

潭州教育搜索栏的关联词条

潭州教育 就是这样越了解 越是矛盾的存在: 它是网红,是网红教育机构,是拥有网红领域培训课程的教育机构——但当你用纯粹的“教育机构”标准来评定它的时候,其实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形容词去定义它的存在——哪怕是“普通”也不太合适。

作者 / 指北B B组 彭美云

编辑 / 蒲凡

其实从公关层面来看,潭州教育是非常好包装的甲方。 因为相比于传统机构商业模式上的“卖课本质”,实际上当你接触到潭州教育的时候,收获的其实是“一整套教育解决方案”,包括且不限于学习的理由、学习的方式、学习后的成果、成果怎么变现,以及,学费从哪里来。

陈蕾就是在潭州教育的帮助下解决了“学习的理由”这个问题。她在成都大学,一直 想利用“多到爆炸的课余时间”多学一门技术为以后做做兼职, 赚点零花钱,但她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课程。

她觉得自己可能是“太清醒”,她根据室友的经历和网上的评价形成了一个观念:“平时看到这些广告,我都不会点进去,知道这些课程不可能真正免费的”——除非是让你“故意占便宜”。

而潭州教育提供的是“不局限于课程的白嫖机会”。

陈蕾对潭州教育的效率仍然记忆犹新。 “潭州教育的客服老师效率很高,我在填完报名链接后不到两个小时,老师的电话就打了过来了,通知我去上公开课。

公开课是在线上进行的,直播间里有60多个学员,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两部分:

开始的时候,老师会讲小部分关于PS的基础知识(或者说常识);剩下的半节课就开始介绍潭州教育的师资力量、学成之后怎么做兼职、未来的前景如何等等。到这个时候,老师一般还会抛出“报名优惠,数量有限,先到先得”的噱头,“帮助”学员做出最后的报名决定。

中途退出直播间在潭州教育的体系里并不意味着“拒绝”。“ 如果你退出了直播间,客服老师就会马上私聊你,亲切地询问 不报名的理由,同时介绍课程的优惠政策

而如果你没有斩钉截铁的表示不想学,而是借口说自己没钱,不能支付学费,那么“ 客服老师就会表示,我们有很多方法能够帮助你完成学业,然后他们就会向你推荐使用花呗、京东白条、分期乐 ”。

总而言之,在潭州教育的语境中, 为自己投资只是提前兑现未来,也是值得的 。而他们也已经为你“准备好了一切”,只等你报名。

以陈蕾试听的《PS教程》为例,即使在客服老师的优惠措施下,这门课程的价格仍然高达8000元。而这样的课程,在潭州教育并不算少数,一般来讲,潭州教育一门VIP课程的学费就在7000-8000不等,有的甚至在10000元以上。

而对于仍在大学的陈蕾来说,一门PS课程高达8000元的学费显然并不是一个小数目,以至于即使透过借款平台分12期支付,在不计算利息的情况下,每个月也需要担付666元的贷款。所以,衡量之下,陈蕾拒绝了客服老师的建议。

但,像陈蕾这样在密集的营销轰炸中仍能保持理智的毕竟还是少数,更多的则还是头脑一热就接受了贷款分期学习。

例如,如果登上投诉平台我们就会发现,那些针对在线职业教育的投诉中,几乎清一色的都是贷款交学费的学员。

而且,他们的遭遇往往也基本相同,都是在客服老师的“引诱”下贷款分期支付了学费,实际上课之后却又发现课程与宣传内容存在较大的差距,自己学不到什么有用的知识,于是想要退款。

但这个时候,退款通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据许多网友在线反馈的消息,相比于报名之前的积极,这个时候的客服老师态度就会显得十分暧昧,基本上都是一拖再拖延,退款无门,最终让学员们不得不选择平台进行投诉。

当然,对于在线职业教育行业来说,像潭州教育这样出现货不对板、退款无门的事情,在整个在线职业教育培训行业来说并不是个例。

事实上,对于许多教育机构来说,在学生报名以前把教学质量夸得天花乱坠,把学成后的就业前景描绘得十分美好;在学生报名以后,就开始寻找下一个“猎物”,对于产品体验充耳不闻,打算做一锤子买卖是整个行业的商业模式。

而这个模式如果要跑起来,其核心的要素就在于,教育机构需要持续在各大平台投放大量的广告,持续吸引新的“韭菜”前来报名。也正是因为如此,当我们在企查查里搜索“潭州教育”时,与之相关的标签除了“在线教育”,还有“电商”与“营销”。

而到了这个时候,潭州教育的身份也开始逐渐变得模糊起来,甚至于,我们几乎没法界定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具体是兼职教书的营销平台,还是一个周边化的教育企业?恐怕这并不是一个以学生为主的消费者们能够分辨出来的。

潭州教育能被称为学校吗?

在常见的思维模式中,答案显然是肯定的。毕竟,对于一个拥有不少名师、教授有用的知识,培养过许多知名校友,又具备良好教学环境和专业教材的机构,不被称为学校,又能被称为什么?

但这些也都只是从一个外在的角度在看潭州教育,而如果我们真的对潭州教育做一个深入了解,就又会发现,作为一个学校来说潭州教育,可能有些并不恰当。

例如,我们在查阅潭 教育的教学课程之后发现,潭州教育仅VIP精品课就有两千余门。 这其中从互联网编程到心理学,从宠物养护到游戏开发,课程特征基本上可以总结为: 课程热门、速成,价格从十几元到几千元不等。 其中不乏“男装穿搭”、“卓越父母必修课”等非常规课程。

在这里,“九块九精品课”、“分期付款”等商业手段被反复运用。在正统学校里需要反复论证、反复打磨的课程在这里俨然成了消费时代的快消品。

所以,虽然它努力宣传自己拥有好的老师、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过许多知名校友、传授的是最实用的知识,想让自己与人们认知中的好学校靠得更近。但本质上潭州教育仍然是一个教育为业务的企业机构,它保持了十分标准的市场化运作。

例如潭州教育会持续的投放广告,用9.9的课程吸引更多的流量;它的课程设置以严格的转化为导向,基本上都是实用型技能,并给出了明确可预见的变现渠道;它还会为了提高企业运转效率和老师的翻台率持续“浓缩”课程内容,并打着速成的旗号向更多人贩卖焦虑。

无可否认,潭州教育形成了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 通过大面积投放带来生源;设置实用、有变现预期的课程,搭配强大的运营团队来保证转化;最后再用沉淀下来的资金持续投放广告,如此反复形成产业闭环

但是这样的模式显然忽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那就是对于一个教育机构, 特别是以成人职业教育为主的教育机构,其课程学习是否能够满足预期效果(例如工作技能提升、满足工作门槛等)是我们判断其价值的主要标准

或许从表面上看,潭州教育的每一项课程都十分有用。但很多时候,一门课程是否有用并不取决于课程本身,而取决于是谁在学它。例如,播音主持这门课程十分有用,但对于绝大部分不从事相关职业,未来也并不打算从事这个职业的人来说,这份课程就并没有什么实际价值。

潭州教育的广告 规划了明确的变现的职业发展方向

但这个时候,为了提高课程的转化效率,潭州教育通常会为你设定一个美好的未来。 比如你学习这门课程之后就可以通过它兼职赚钱,可以给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多以一个选择,最不济也能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

听起来,这些理由似乎都足够充分。如果你当时又正在为这一项技能而感到震撼(例如你刚刚看完一个非常棒的配音视频),你或许就会忍不住把名报了。

但如果仔细想一想你就会发现,这些美好的未来,或许是真的,但门槛会肯定不会如他们描述的那么低。起码仅仅依靠一门七天、或者一两个月的速成学习是无法办到的。

毕竟,还有很多在大学里学习了四年PS、编程、播音、手绘的人,都没能在生活中依靠这些技能兼职赚钱,那你又凭什么觉得自己就能够依靠一门速成课程办到呢?这背后显然有什么东西被我们忽略了。

这个被忽略的因素, 其实就在于潭州教育采用的是一种类似于SEO的撒网式销售形式,它通过互联网渠道,对所有可能感兴趣的人投放广告

它并不关心前来咨询的人是否有学习这些课程的天赋,也并不关心他们现在从事什么工作,未来是否又有相应的职业规划。他们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你买课。

这其中,可能有很多人只是刚好看了一个播音和PS的视频,对这些内容产生了一点点心动,然后就在强烈的推广下购买了课程。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有很多人报名了之后,冷静下来却又觉得自己被骗了的原因。究其根本,大概率在于潭州教育并没有履行作为一个教育机构的职能,而更像是在尽可能地让自己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教育机构(或者学校):

它提供了一家教育机构(或者学校)在外部视角中可以被观察到的一切,包括师资、学费、课程内容、学习环境、学习成果以及学习出路;反之作为教育机构的内核,即以“课程内容”出发探索 教学规律、设置有合理的教学周期,会适时地告诉学生学习的困难,对学生进行考核,并最终对教学成果负责等环节 ,对潭州教育来说,显然还有远的差距。

在这种情况下, 职业培训、在线教育也随之成为一个讲求“翻台率”、将课程设置为“一次性商品”的快消行业 。至于快消满足的是什么样的需求,这就非常值得玩味了。

而除此之外,作为一个教育培训机构,对学员消费的干预也是另一个一直被人们诟病的问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