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小孩都有胡乱发脾气的时候,但没有孩子天生暴躁,也没有孩子生来便是恶魔。
后来的他们长成什么样,大多是后天塑造的结果。
孩子脾气暴躁,多半是你的情绪教育有问题。
因此,当孩子发脾气时,你的第一反应,尤其是第一句话,极其重要。
孩子发脾气不可怕,强行阻止才可怕
当孩子愤怒时,如何疏解情绪?
很多父母,对哭声和尖叫有一种天然的厌烦感,许是因为吵,许是勾起了自身的不安全感,便会竭力制止孩子发脾气。
可殊不知,这种制止才最伤人。
即使是成年人,遇见不满之事也一定是情绪先行,理智随后。
孩子更是如此。但由于6岁以下小孩,头脑发育未成熟,他们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面对不满,他们只会大吵大闹,大喊大叫。
可是,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情绪就是我们与孩子和谐相处之路上的阻力。
喜悦、开心等正向的情绪能够强化孩子对美好事物的认知和追求,愤怒、悲伤同样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自我意识、学会面对现实。
若是不允许孩子的情绪外放,让他们始终处于压抑状态中,久而久之,孩子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孤僻等各种心理问题,进而影响他们的身体。
孩子发脾气时,千万要记住,脾气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将坏脾气视作洪水猛兽的态度。
卸下偏见,耐心陪孩子度过汹涌而来的坏脾气,才能让他们学会与情绪共生,在阳光下生长。
那个爱发脾气的孩子,其实是小可怜
很多家长其实不知道,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发脾气,他们的每一次发脾气都是在表达她的诉求。
看似孩子是在发脾气,但其实这只是他们用来表达自己需要父母陪伴的方式。
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曾提出过一个“依恋理论”——孩子对亲密关系有强烈需求。
如果他们感觉父母对自己的关注不足,可能会通过发脾气来争取父母的爱,这是一种本能的求助行为。
因此,孩子发脾气时,请将不耐烦换为怜惜,将不理解换为帮助。
每一个发脾气的小孩,不是脾气暴躁,也不是无理取闹,而是在寻求更多的安全感。
缓解孩子发脾气,只需要一句
既然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发脾气,他们的脾气也不是洪水猛兽,那么,到底该如何应对这一暴风雨呢?
孩子发脾气时,最好的就是接纳情绪,提供安全感:“我知道,我理解”。
很多人听起来可能觉得不可思议,但其实这正是接纳与共情的力量。
一句“我知道”“我理解”,远胜过千言万语的大道理与方法论。
让孩子得到认可,让他的情绪落到实处,得到疏解,才可能会有接下来的“理智思考”。
另外,我们可以让孩子学着表达情绪。这样的情绪培养不仅仅要着眼于日常,更需要在孩子发脾气后及时介入,帮他们快速走出情绪误区。
等孩子平静下来后,引导他们认识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情绪。
平时在家里也可以设置“情绪分享时间”,时间一到,父母率先开始分享自己这一天内发生的事情及对应的情绪经历。
接下来,再引导孩子说出自己这一天发生的事情及对应感受,让孩子明白表达情绪是一件正常且被鼓励的事情。
最后,我们还要教会孩子正确“发脾气”。
很多时候,孩子乱发脾气,只是因为没有建立起对情绪的反思意识,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的不妥之处。
而每次发脾气之后,就是情绪反思意识建立起来的最好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做的,就是多一些耐心和倾听,然后静待花开。
很喜欢苏霍姆林斯基这句话:每个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
随着孩子长大,越来越觉得养孩子其实就是重养一遍自己。
我们总说,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
父母的情绪稳了,孩子的情绪自然也就稳了。
每一个遇事不乱发脾气的孩子,身后一定站着一对无条件接纳孩子情绪、引导孩子表达和反思情绪的父母。
育儿先育己,请再多一些耐心与爱心,不迁怒,不强求,让孩子的每一次情绪外放都能得到接纳与包容,引导与教养。
如此,方能帮孩子平稳度过一个个挫折与磨难,过好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