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尔街俱乐部
华尔街俱乐部凝聚华尔街投行的高端资源,为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的顾问服务,包括企业赴美上市、战略投资、并购、私募路演和投资者关系等。在投资理念和技术方面提供华尔街投行专家实战培训,为您进入华尔街铺设成功之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豆瓜的投资笔记  ·  崩溃,疯了 ·  2 天前  
豆瓜的投资笔记  ·  崩溃,疯了 ·  2 天前  
投资家  ·  理想汽车,干翻BBA? ·  3 天前  
投资家  ·  理想汽车,干翻BBA? ·  3 天前  
小李哥的交易系统  ·  宁夏建材,下一个双城药业? ·  4 天前  
顽主杯实盘大赛  ·  题材对标挖掘机(职业盘手) ·  5 天前  
顽主杯实盘大赛  ·  题材对标挖掘机(职业盘手)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尔街俱乐部

当信仰垮塌 生命将速朽且短暂丨

华尔街俱乐部  · 公众号  · 投资  · 2017-07-25 01:01

正文




当信仰垮塌 

生命将速朽且短暂

文/苏小和


人是有限的,人面对任何一个命题,必须追问,而且每次的追问,必须呈现为一个三一秩序的问题模型。

 

在伦理学思想史的意义上,《罗马书》被称为人类的“道德全书”。圣保罗有一句话这样说,“但我觉得肢体中另有一个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战,把我掳去叫我附从那肢体中犯罪的律。”

 

理解这句话的关键前提,是一个人必须明确地意识到人的心灵秩序中两个律的同时存在,并构成一个人的苦难的三一秩序:

 

  • 一个是“上帝之律”;

  • 一个是“人的欲望的主观偏好律”。

  • 这两个律同时存在于人的心灵之中,构成人的伦理的开放式纠错过程。

 

哥林多的犹太人在迦流的公堂上控诉保罗

 

在这个问题上,所有不生活在基督信仰观念传统之下的人们,第一时间就失去了对“上帝之律”的绝对存在的基本体察,因而这样的人就始终处在“人的欲望的主观偏好律”之下,并最终把人的主观偏好解释成为一种真理性的存在,从而导致人性的彻底败坏。

 

反过来,所有生活在基督信仰观念传统秩序之下的人们,尤其是那些有明确信仰的基督徒,一生所有的努力,就是抑制和战胜他的内心秩序中,挥之不去的欲望的主观偏好律。

 

然而人性的幽暗性无所不在,人的主观欲望的偏好律和上帝之律,在人的内心深处不停地发生剧烈冲突,而每个人却又超验性地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这使得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不可抑制地走向了“人性伪善”。也就是说,每个人由于与生俱来的人性幽暗性,因此不可能完全顺服“上帝之律”。

 

这样的对人性的辨析,某种意义上是极其残酷的。没有认识“上帝之律”的人们,处在没完没了的败坏和堕落之中。认识了“上帝之律”的人们处在不可抑制的“人性伪善”之中。

 

那么,我们生而为人,到底应该怎样去做?

 

在这个问题上,圣保罗是伟大的,他深知两个律同时存在于他的内心之中,深知两个律无处不在的交战,而且他深知,他处在一种悲苦的心灵状态。“我真是苦啊”,正是这种无所不在的“伦理悲苦状态”,促使圣保罗意识到,在道德伦理学的意义上,人永远不可能做到绝对正义,不可能做到完全纯洁,人惟一的选择,是始终处在伦理意义上的持续不断地开放式纠错过程中,并把关于美德,关于正义的命题无条件地交托给上帝。

 

在伦理学的问题上,任何人的任何意义上的自信与自夸,都有可能把人带向毁灭。也正是在这样的思想史意义上,我们认为,任何由人建构起来的所谓“正义论”,任何由人建构起来的所谓“道德伦理秩序”,都是傲慢的、无知的、荒唐的,因而也必然是失败的。

 

亚伯拉罕献以撒

 

“我真是苦啊。”一个人到底应该怎样应对这样的人生苦难呢?上帝到底让我们这些有限的人去做什么呢?“上帝所要的祭,是破碎的灵魂,是忧伤的心”。克尔凯郭尔曾经运用自己的想象力,详细描述亚伯拉罕带着自己的独生儿子以撒去献祭的情景。亚伯拉罕一路上完全处在昏厥的、无法理解的、失语的状态,然而他却始终向前走。由此,克尔凯郭尔将人的存在描述成三种不同层次:

 

  • 审美

  • 伦理

  • 信仰

 

这是人的存在的一个三一模型,同时又是一个线性的存在秩序。

 

所谓审美的人生,事实上是享乐主义,是热衷于生活体验,并有可能将这种体验用艺术来表现的一种经验。这样的人生,在人性的主观意义上具有某种建设的能力,包括思想的建设能力、生活的建设能力和艺术的建设能力。但这些建设能力,都是当下的,缺乏永恒目光的,表现为人们对这个世界没有长久的责任、激情和使命。人们甚至认为,这个世界充满了各种可能性,因此人们会通过思想,通过生活和艺术,尽可能地消费人生,消费世界。

 

所谓伦理的人生,在克尔凯郭尔看来,事实上是一个人面对现实问题的次优解决方案,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渴望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得比较优美,那么他必须对这个世界承担起必要的责任,必须了解世界的道德秩序、人性的伦理原则。相比于审美的人生,伦理的人生理解世界的边界给定和理性的边界秩序,理解人性的有限,承认人的无知和无力。面对那些理性范围之内的事物,他们总是充满不可疑问和批评。面对那些理性范围之外的事物,他们则不断地学着放弃,或者否认,并总是处在一种因为失去而涌现出来的悲伤之中。

 

所谓信仰的人生,克尔凯郭尔认为,靠着人类理性的能力,人无法抵达,因此,真正的信仰者,必须完成“信仰的飞跃”(Leap of Faith),从伦理学的维度飞跃到信仰的维度,用信仰的力量战胜人性挥之不去的困惑感和无力感,战胜那些在人类的伦理学上通常认为不可能之事。在克尔凯郭尔看来,只有亚伯拉罕才真正完成了这种“信仰的飞跃”。

 

每个人的存在,每一种思想的存在,都必然处在上述三一模型中的一个维度上。有人一生致力于审美的生活,有人一生致力于伦理的生活,也有人一生致力于信仰的生活。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局部的人生,真正在三一秩序的意义上拥有完整人生的人少之又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克尔凯郭尔给出了三个命题:

 

  • 只有上帝信仰,才能让一个有限的人获得一种“凡事皆有可能”的希望;

  • 亚伯拉罕是信仰人生的典范,他是“信心之父”,在伦理学的意义上,亚伯拉罕是完美的;

  • 亚伯拉罕完美的人生,是对人类伦理学的破碎与超越。


这是关于伦理学的一个稳定的三一秩序。在《恐惧与战栗》中,克尔凯郭尔对亚伯拉罕的人生给予了足够的呈现与辨析。我们的“信仰之父”亚伯拉罕,听从上帝的召唤,要杀子献作燔祭。

 

索伦·克尔凯郭尔(Soren Aabye Kierkegaard,1813—1855)丹麦宗教哲学心理学家、诗人,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后现代主义的先驱,也是现代人本心理学的先驱。在《恐惧和战栗》这本关于宗教信仰的巨著中,他认为一个人只有通过实现个人的“信仰飞跃”,才能达到对上帝的真正理解。

  

这是一连串的分析和追问:

 

  • 如果亚伯拉罕并不重视儿子的生死问题,那么他不过就是一名司空见惯的杀手;

  • 如果亚伯拉罕没有伦理道德意义上的灵魂挣扎,那么他就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魔鬼;

  • 如果亚伯拉罕认为他听从上帝的命令杀死自己的儿子仅仅是一种伦理学的原则,那么他就是上帝的一个道具,他就不是一个拥有上帝形象和气息的人,因此他的所作所为就不会有任何生命的意义。

 

这也是一个伦理学追问层面的三一秩序,亚伯拉罕从伦理学的意义出发,最后超越了伦理学,用超越的方式成全了伦理学。这就是亚伯拉罕的价值:从伦理的人生飞跃到信仰的人生。相信上帝的大能,相信凡事皆有可能,相信异象,相信永恒。

 

伦理超越审美,而信仰超越伦理。这是一个线性的涌现过程,立足于这个过程,我们同样可以理解:信仰成全了伦理,而伦理成全了审美。

 

是的,圣保罗说得很对,我很苦,因为我的灵魂里总是堆满了风暴,因为我总是处在一种必然的破碎之中。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仅仅拥有审美的生活,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是粗糙的、低级的,一个人必须拥有伦理的意义。如果伦理的意义垮塌,现实世界的意义就会垮塌。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仅仅拥有伦理的生活,也是远远不够的,很有可能走向伪善,一个人必须拥有超越性的信仰的意义。如果信仰的意义垮塌,一个人的生命就是速朽的,短暂的,因而也是无意义的。


转自启与示 作者  苏小和 

本文由「华尔街俱乐部」推荐,敬请关注公众号: wallstreetclub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并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版权声明:「华尔街俱乐部」除发布原创市场投研报告以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添加WSCHELP微信联系删除。

华尔街俱乐部凝聚华尔街投行的高端资源,为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的顾问服务,包括企业赴美上市、战略投资、并购、私募路演和投资者关系等。在投资理念和技术方面提供华尔街投行专家实战培训,为您进入华尔街铺设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