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微交互
分享交互经验,提升产品用户体验。帮助您打造优秀产品。细节设计成就卓越产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际家居  ·  留白是简约艺术的极致体现 ·  2 天前  
国际家居  ·  留白是简约艺术的极致体现 ·  2 天前  
庞门正道  ·  整理好了,进来看~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微交互

界面以外的设计

微交互  · 公众号  · 设计  · 2017-12-01 10:18

正文

前言

  • 最近设计界几个火热的词“全链路设计师”、“人工智能”、“To B设计”…… 引发了人们的讨论。

  • “人工智能”的热潮让设计界集体恐慌,阿里的鲁班系统在短时间内产生了数亿张banner,刷新了平面设计师的认知,也让很多人都自问:我是不是要被淘汰了,我是不是要失业了……

  • “全链路设计师”让设计师有了新的职能认知:除了设计,我是否要还需要其他技能的加成?

一连串的疑问也启发了我的思考,我试着去了解究竟在新技术、新的市场环境面前,我们充当什么角色?我们要何去何从?于是写下一些心得体会和思考。


一、我们重新审视和定义 设计

首先,设计是一个大概念。身为用户体验设计师,我们一直把原研哉“设计就是解决问题”的一句话作为安身立命的标准。 评判设计好坏,就看是否解决了问题,达成了目标

因此,只要能最优地解决问题,就是好的“设计”。 在这个大概念下,我们其实已经接触过很多设计师,他们把狭义的设计概念进行了扩大:

比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他进行“制度设计”,解决了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问题。

比如 ,椰树牌椰汁的设计师,进行了“营销设计”,一个虽然公认很“丑”的设计,但是却打开一个品牌认知。而且在三四线城市营销中,通过擦边球,切合用户喜好的广告营销设计,占领了市场。

社会上还有各行各业的人,都在进行着“设计”,解决实际的问题,实现社会的“幸福设计”。


二、跳出界面,我们是体验设计师

我从入行到现在头衔是“交互设计师”,但是入行多年的感想就是,交互设计师已经不仅仅是“交互设计”。之前写的一篇关于交互设计师知识体系的文章 《聊聊交互设计师怎么自建知识体系》 感想,其实也看出交互设计师的知识扩展,已经不仅仅限于界面设计本身。

狭义的“交互设计师”只是【界面设计师】。产生于计算机最难用的时代,由UI设计师分离出来,专注于用户流程、信息架构、界面框架。


而“体验设计师”则有更多的选择,跳出界面,更宽广的外延。设计师的整个发展脉络应该呈现“T”字型。

所以,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狭窄的定义,我们应该往“体验设计师”的方向而发展,而体验设计师,应该包含更多方面:


1 、服务设计

要感谢这些年“服务设计”思维的提出。

服务设计把社会生活中的一切看成是一个服务系统,这个系统最核心的就是服务方、触点、客户。设计师可以在更高的层面看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仅仅限于界面:

我们通过体验地图工具,通过服务触点,把服务方和客户连接起来。【触点】已经不局限于智能设备,而可能是场所、硬件。对应地,设计也不局限于智能设备的界面,而可以是工业设计、服务流程设计、场所设计……

服务设计将设计师从平面转向立体,从局部转向整体,扩大了设计师的职能。设计师可以解决更多问题,实现专业性。


2 、商业设计

用户体验设计师产生有其历史渊源。很多年前,由于商业社会的争夺,互联网产品的用户体验普遍都非常糟糕。此时一个用户体验好的产品就能脱颖而出,受到用户青睐。

用户体验设计师从诞生之时开始,就为用户发声,似乎和商业格格不入:你太商业,我们会骂你铜臭商人。

但是今互联网世界玩法在洗牌,设计师已经不单代表用户,也代表客户 。设计师不应该纯粹讲用户情怀而忽略商业转化。在这个过程中,商业设计就产生。商业设计师旨在设计一个完善的商业系统,平衡用户和客户的利益,打通用户和客户交流,满足用户利益的同时,实现商业转化。

“全链路设计师”其实一定程度上就是商业设计师的变种。


3 、智能设计

如果你问,我们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吗?我的答案会是肯定的,我们最终一定会被人工智能取代。智能庆幸3-5年内,人工智能暂时没抢到我们的饭碗,但是一切说不定。

人工智能的核心就是效率处理固化重复的工作。一样工作如果流程固化,那一定可以转化为数据和公式。

看现在的界面设计,电商基本相似度80%。

这种固化的界面设计,一定可以通过机器学习来批量化生产:


如果不想恐慌,设计师应该寻求新的突破:


3.1  设计人工智能本身

要想控制人工智能,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设计人工智能本身。这一部分我自己也在努力学习之中。“机器学习”、“卷积神经网络”……这些我也在同步涉猎之中。设计师或许不一定要明白人工智能具体实现的技术,但是至少要了解基本原理,明白人工智能的实现模型,这样才能有更高的方法卷动资源实现自己的想法。

(不过,设计能力和技术能力是成正比的,越懂技术,知识面越大。这一块知识对设计师来说一定是增益的)


3.2  利用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现在完全有能力替代人去完成重复性的工作,固化的流程性工作已经被人工智能覆盖到。但是也有暂时无法被量化的领域,比如创造性的工作。

人工智能应该是我们的工具,一些重复性的工作应该给人工智能完成,一些创造性的工作则可以发挥我们“人性”来完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