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讨论了在市场波动和经济周期中,哪些行业能够逆势增长,以及个人如何应对这种情况。文章提到了日本在经济萧条期间的行业发展趋势,并对比了中国当前的经济状况。同时,文章还强调了学习和认知的重要性,在困境中不放弃努力,积极寻找机会。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行业趋势
文章提到了低价零售、娱乐产业、风水玄学、小件商品及服务消费、银发经济等行业的逆势增长趋势。
关键观点2: 对比日本与中国经济
文章通过对比日本“失去的三十年”和中国当前的经济状况,强调了学习和借鉴经验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3: 消费心理分析
文章分析了消费者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变化,如消费降级、注重性价比、追求精神满足等。
关键观点4: 建议与对策
文章建议个人和企业应积极应对经济波动,通过学习和适应行业趋势来寻找机会,同时保持乐观和积极的心态。
关键观点5: 活动推广
文章最后推广了一场交流分享会,邀请大家共同学习《复盘》一书,探讨如何应对经济波动。
正文
国庆的时候跟一个很久不见的朋友聚会,聊到近况,她向我抱怨道:“现在生意太难做了!原料和人工都在涨价,出口又受限……为了拿下明年一个大单,我没日没夜跟那老外客户沟通,人都熬黄了!现在不是老说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吗?怎么高薪都请不到技术人才啊!!”这不是凡尔赛是什么??要知道现在多少人连工作都没有啊!最近一两年,身边听到最多的是什么?——降薪、裁员、失业、断供……所以我有一瞬间在恍惚:我们真的是同一个时空和国度吗?原来,再烂的市场,也有人赚钱,再好的周期,也有的是人赔钱。大环境确实很不好,但有一小群人,在逆流而上、闷声发大财。如果让自己成为逆势的那一小群人,未来哪些行业能赚钱?
我在找资料的时候,发现:如果想知道未来10年会发什么、怎么才能过得好,一定要了解日本。他们整整渡过了“失去的三十年”,没有人比他们更懂得如何在萧条中生存。原来的日本有多有钱?日本的经济从1945年二战后开始复苏,整整46年的繁荣,到1991年达到顶峰,人均收入高达37866美元(我们去年的人均收入都只有3.92万元,注意是元,不是美元);如果在90年代初把东京所有的商品房卖掉,可以把全美国的房地产买下。美国的帝国大厦就是被日本人买下的;然而,随着九十年代的经济泡沫破裂,日本迅速进入了经济萧条期,也就是我们现在著称的日本“失去的三十年”——房价、股市暴跌,GDP停滞不前,年轻人不生小孩,结婚率、生育率都大幅下降,整个社会弥漫着悲观、萧条的味道。但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有几个行业,却逆势增长了。(其中一些行业,现在在我们国内也已经起飞了!)1、低价零售
比如,以优衣库、无印良品为代表的平价优质品牌,经久耐用,物美价廉。凭借“比HM质量好、比ZARA便宜、比GAP经典”的定位,优衣库社长柳井正,已经多年蝉联日本首富。以种类丰富、优质、低价和便捷为特点的7-11便利店、百元店、药妆店,同样是在泡沫经济破裂后兴起,成为了行业巨头。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今年8月,拼多多的创始人黄峥登顶了中国首富,虽然不久后农夫山泉的钟睒睒又“重夺”首富之位,但无论农夫山泉还是拼多多,本质上其实都是低价零售的代表,背后投射的是全民的消费降级。大家咖啡、饮料照喝,但瑞幸和蜜雪冰城,取代了星巴克、奈雪喜茶。这就是消费降级。2、娱乐产业
日本社会经济停滞后,宅文化的盛行为影视与动漫产业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海贼王》、杰尼斯男团、《东京爱情故事》、《七龙珠》、《宠物小精灵》等一大批动漫、游戏、日剧走向全球。开不完的演唱会。几百块吃一顿饭还会觉得有点贵,但如果几百块看一场演唱会会觉得超值;已经下沉到中老年市场的短剧。去年,中国电影票房超500亿,而“小程序短剧”票房近300亿,不到一年就占领了接近中国电影一半的市场!霸总、甜宠、复仇、先婚后爱……节奏快准狠,猛戳人性爽点,很容易让人上瘾;火遍全球的国产游戏黑悟空。官方前几年对游戏的定位还是“精神鸦片”,如今已经是“文化出海”的标杆,牛夫人又变回了小甜甜。因为生活已经很苦了,要用低成本的快乐去安抚大家、避免社会不稳定情绪滋长。这就是著名的“奶头乐”——孩子饿了,没奶咋办?塞个奶嘴,就这么嘬两口也能止哭。3、风水玄学
去年,我们全国卖了5796.96亿元彩票。今年截至8月,全国彩票销售同比增长11.1%。因为现实看不到希望和盼头啊!所以寄希望于虚妄,说不定哪天菩萨显灵了、刮刮乐真刮中了呢?在日本便利店和日杂店,会发现很多商品被分得非常细致和个性化,比如止血贴甚至有分哪个手指的。因为经济萧条,大家对未来的预期也不好,所以家庭支出被明显压缩,尽量不做大额、长期消费(比如办卡、充值、分期付款)。低单价、小件化、情绪价值型产品和服务开始热销。我们现在也已经有这种趋势了,商品消费数据下降,服务消费反而上涨。各餐饮店纷纷推出“穷鬼套餐”、连健身房都开始推出单次健身卡了。前段时间因为奥运冠军全红婵被大家发现经常在某音直播里买乌龟盲盒,我才知道原来现在那么多年轻人都爱买些“小而无用”的东西,头部直播间一晚上几万人在线,能卖出10万。我办公室也有小朋友爱买:“不贵啊,十几二十块就能让自己开心。”我把小件商品、服务消费、情绪经济放在一起,因为它们背后都是一样的消费心理——对未来悲观,活在当下。5、银发经济
老年人其实是很有消费潜力的群体,有刚需,有积蓄,花起钱来比年轻人都狠。养老院和公寓,护理师、护具、用品的研发,健康保险、养老保险,医药行业……全是机会啊。不想每天面对生老病死?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也很旺盛啊!老年大学、银发旅行社、甚至老年相亲,都有市场。看完这些,是不是明白我为什么要把日本拉过来对比了。
这两年很多人在讨论我们是否会步日本“失去的三十年”后尘,争执很大,但没有一个人否认现在的我们和三十年前的日本高度相似。
这也是为什么我知道日本这样的苦日子持续了30年之久以后,并没有焦虑,反而更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