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刷屏精选
传媒进程小记录,热点话题一起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刷屏精选

孙宇晨才是高考最大赢家

刷屏精选  · 公众号  ·  · 2019-06-06 21:00

正文


追热点,看这几条就够了


编 者 按

如果不出意外,贸易战、高考肯定是本周最热的国民级话题,但不料半路杀出个孙宇晨,一跃成为最热关键词。一个名不见经传的90后,短短几年身家数亿,超越众多埋头苦干一辈子的企业家,其考入北大、发币等成长经历被广泛讨论。


《刷屏壹周》,会在每周休息日前,从数万篇长文章中,为你精选本周最值得一读的,推荐你也许错过的好电影、好剧、好音乐以及内涵视频。


每篇文章后,都有我们郑重写下的推荐理由,我们不希望浪费你宝贵的时间,愿你拥有一个内心充盈的周末。


01
每 周 精 选 文 章
01


孙宇晨:一路向西,“忽悠”到底!


推荐理由:混币圈的孙宇晨,用456万美金拍下与巴菲特的一顿饭,引来无数人批其“割韭菜”、“骗子”……知名自媒体“猛哥”这篇,算是把孙宇晨从小到大的忽悠史盘清楚了,最主要是,把孙老师如何进入北大的全过程,扒得明明白白。刷屏APP刷友、前南方都市报总经理陈朝华也在朋友圈推荐了此文。 文末扫码看全文


一次午餐中,他花了大约半小时,向《GQ智族》记者“传授”如何排名第一。心得之一是:“历史系的课考试占的分数少,论文是大头。跟老师多交流,关系熟了,正式交论文之前先让他看一下,提点儿建议,我再改改。分数能差吗?”

每选一门课,他一定要拿到老师的手机号和邮箱,“出了事至少能找到责任人”,他嘴角翘起,伸出四根手指:“我的印象中,至少有4门课原本在85分以下,问老师以后,改到了85分以上。”


当他发现新概念作文大赛有门道时,就专心琢磨,发现获奖作文其实是有套路的:装犀利,做深沉,扮少年老成。


摸透规律后,孙宇晨就拼命投稿,三次被拒,但第四次终于进入复赛。按照他的秉性,如果第四次还没戏,也许就另想办法了。


但人生没有如果。凭借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他争取到了北大自主招生面试资格,并拿到了20分加分。接下来一年,他潜心学习,分数从459飙升到650,最终成功考入北大。


得承认,尽管有加分,但他智商相当高。

02


《终于有人讲清楚中美贸易战对年轻人意味着什么》


推荐理由:关于贸易战的文章很多,但有的立场先行不能客观评价,有的过于专业深奥不适合大众阅读,有的角度离公众的生活太远,而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晓的这篇文章,从美元国际地位这一根本属性出发解读贸易问题,通俗接地气,获得了很多优质公号的转载。 文末扫码看全文

我们的基础货币发行,很大程度是用外汇占款来实现的。也就是央行收购企业和公司个人手中的美元,按照市场汇率再释放出人民币,通过这种方式把流动性释放出来。外汇占款占到央行释放流动性的比例最高时达到80%以上,目前也在60%到左右。


也就是说,美元储备是人民币发行的重要的信用基础,这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房地产扩张,使得央行释放出来的相当大一部分流动性被房地产套住了。

所以,贸易战果真打下去,接下来的影响就会涉及到货币金融领域。

03


《公平的错觉:韩国教育辛酸史》


推荐理由:正值中国高考季,一篇总结反思韩国高考的文章刷了屏,十万加。韩国高考有多恐怖?韩国教育如何在素质与应试之间摇摆?韩国怎么解决教育公平问题?这篇或许有答案。 文末扫码看全文


韩国高等教育悄然间发生了两个方面的变化:名校中心化和招生自主化。


朴正熙政府为推动经济发展,曾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韩国生育率在七十年代有一个断崖式的下跌。18岁适龄人口在1990年出现峰值后逐年下降。这导致高等教育出现了均衡危机,考上大学变得不再难,但由于教育资源逐渐向名牌大学集中,考SKY级的大学,逐渐成为高考梦魇。


伴随着义务教育完成普及,平准化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素质教育思潮逐渐抬头,1995年政府启动了一项以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创造性为原则的英才化改革,扩大了大学在高考中自主招生的权力,将高中内审制替代为反应学生综合素质的生活记录簿,奠定了如今韩国高考的格局。


看似不经意的两个变化,却最终让韩国高考演变成一场炼狱。

04


《中华影视圈第一文人梁家辉》


推荐理由:写梁家辉的文章太多太多了,但你绝对没见过这种角度的。 文末扫码看全文


你还别说,梁sir的文字十分雅致,用词精巧考究,透露着一股旧时文人的儒雅随和,与喋血街头的黑帮大佬形象相去甚远。


如《过年基因》这一篇,从气味切入,寥寥几句,便把临近过年的烟火气息勾勒出来,还随手拉来普鲁斯特充实文本,精妙。


还有像看完《金瓶梅》的所感所想,绝不落入俗套谈论其中露骨之事,反倒惦念起了书中的美食细节,毫无中年油腻感。


比如《网上看打人》这一篇,梁sir从一个校园霸凌新闻说起,剑走偏锋,谈论起了科技对个体生活空间的压缩,进而发出了《1984》的担忧。


05


《知乎,没问题》


推荐理由:标题虽然”没问题“,但实际上提出了很多问题。这是一篇用时一个月万字长文报道,普通互联网分析文章往往以产品、用户体验、数据增长等角度入手,而这篇则从商业发展边界、类型入手,虽然整体上对知乎有”偏好“,但角度值得了解,也获得刷屏APP上众多大V、用户的推荐。 文末扫码看全文


悟空问答只是在初期有一定市场声量,如今难见身影 。


拉人头本质上就是一种自上而下、老板意志的产物,它很难具备持久性。运营多数时候也是编辑驱动,编辑掌握了作者的生杀予夺权。这种策略和产品本身的吸引力无关,一旦运营力度下滑,产品流量自然回落。


2016年,可能是知乎外部威胁最大的时候。周源面对竞争对手冲击时同样有过怀疑。用他的话来说,“不担心不焦虑,是不可能的”。


在他看来,大V进进出出就像是“买房子”,社区欢迎每一个人。你喜欢我们社区,随时可以进来,也随时可以出去。你可以在很多社区,买很多套房子,想在哪住就在哪住,轮换着住也没问题。知乎能做的事情只有氛围维护、平台管理,把社区建得更好。

06


《喝面膜、吞口红、吃面霜…为啥总有人用吃来证明安全?》


推荐理由:护肤美白里的骗局,并不是新鲜话题了,这篇介绍了一些你可能闻所未闻的奇葩现象,并从逻辑的角度一一破解,作者也正在刷屏APP该文留言区解答用户问题,欢迎。 文末扫码看全文


人们对“化学成分”这个词有很多恐惧,大部分是源于——很多“化学成分”是不能下肚的。在大家的意识里,“能下肚”跟“安全”是挂钩的。商人们就抓住这种潜在的心理,去制造“安全到能吃”的护肤品。并且强调两个关键词:无添加、纯天然。

02
每 周 精 选 影 视
天空之城

一部聚焦韩国高考的韩剧,而且是韩剧里比较罕见的题材——黑色喜剧。

天空之城,是一座韩国顶端0.1%上流所居住的城堡,齐聚此地的名牌大学太太们奉丈夫为王,并希望将自己的子女培养成天下无双的王子、公主,也将在此间展开各种欲望的斗争。

该剧正在韩国人社交媒体中霸屏,最后一集大结局在韩国狂揽23.8%的收视率,击败《请回答1988》、《灿烂又孤独的神鬼怪》等神剧,创历史新高。毕竟韩国人也深受高考之苦。


血 疫

国家地理频道的6集迷你剧《血疫》(The Hot Zone)于5月27日播出,烂番茄新鲜度89%,16鲜2烂,均分8分。由朱丽安娜· 玛格丽丝(《傲骨贤妻》)主演,改编自理查德·普雷斯顿有关埃博拉病毒的同名畅销书。讲述一位英勇无畏的军方兽医对抗致命病毒“埃博拉”的故事。

剧集中幽暗的光线、冰冷的色调巧妙地营造出紧凑、慌张的氛围,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冰凉的不安。“《血疫》给人带来的恐惧不是戏剧所营造的氛围,而是来源于病毒本身给人带来的恐惧感。”《环球邮报》评论道。


03
每 周 精 选 音 乐

随着最新一期《乐队的夏天》的播出,广东客家乐队九连真人成最大黑马。他们是来自偏远地区、名不见经传的小乐队,和经过沉淀、注重技巧与编曲的老牌乐队不同,这几个在台上吹唢呐的年轻人透露着一种原始又粗糙的感觉,燃爆了全场。九连真人说着“也许你当下做的每个决定都‘不被理解’,也许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奋不顾身是为了什么”,唱出了年轻人的热血与不安。


04

每 周 精 选 沙 雕 视 频

01


“人活二十几,全靠稳得起”。在重庆,警察和抢匪是这样对话的。


02


这位大哥蹦迪太野了……

03


李小龙的寸拳有传人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