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神奇麻麻在哪里
瓜妈,中科院发育学博士,看得懂脑电波,唱得响儿歌,做得精辅食。有两个高知不高冷的闺蜜,时尚辣妈土根妈和职场女神元妈,三个人将一起呈现给麻麻们神奇的带娃旅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直播海南  ·  刚刚回应:招聘不存在违规操作 ·  11 小时前  
Kevin在纽约  ·  分享图片 -20250222212332 ·  昨天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 ... ·  2 天前  
直播海南  ·  首批200名嫌犯,被押解回国!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神奇麻麻在哪里

全家只能有一套教养方式,且应该由妈妈来制定!

神奇麻麻在哪里  · 公众号  ·  · 2018-08-02 09:31

正文



瓜妈说:


文章开始前先要提醒一下大家哦,昨天我们开团了妈妈一直求返团的 润百颜玻尿酸 ,这次还有好多赠品送,简直太划算,群里妈妈都在说,七夕快到了,老公不知道送啥的话,绝对是这个补水护肤佳品啊,哈哈,已经有妈妈来“秀恩爱了”,这老公真灵光啊!



一起开团的还有一套百年经典童话书,有妈妈问适合多大的宝宝读?这套书就是给低龄宝宝设计的,几个月就能读了,画面美不胜收,又有很多翻翻机关,是每个娃必备的童话故事,妈妈拿起来就能读,故事还特别温暖,充满正能量。所以还没看介绍的妈妈赶紧看这里: 最美童话书!写给小宝的百年经典,百处翻翻设计好玩到飞起来!





好啦,今天的话题是我们群里妈妈经常讨论或吐槽的,现在的娃受到那么多关爱,4个老人加爸妈, 6个人一起教育娃,总是意见不统一,太头疼了!家里到底该听谁的?


这个我自己也太有感触了,每个礼拜总要处理那么些在带娃上和瓜爸、老人之间的小分歧。今天的这篇文章是我的好朋友萝卜妈写的,我超有共鸣。


萝卜妈 研究生毕业于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学院,毕业后一直在硅谷接受 蒙特梭利教学的培训 并从事幼教工作,很多妈妈对 蒙氏教育很感兴趣,她在这方面非常资深, 大家可以关注她的公号 “萝卜爱硅谷” 哦,她会经常和大家分享美国先进的教育理念和陪玩方法嗒!


长按二维码关注 “萝卜爱硅谷”, 或者 搜索「aiguigu」 即可关注。


文|萝卜妈


前几天,朋友给我发了一段短视频,是 加州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中国台湾著名教育学家洪兰 接受某节目访问的内容,她讲了一个观点: “全家人的教养规则要一致,而妈妈是这个规则的制定者。”



我看了视频后感同身受,这里特别分享给大家:


“如果爷爷奶奶、父母亲是孩子的model(模范),那这孩子一定成长得的很好。但是我们现在看到,因为时代的不一样,我们的观念不太一样。最大的问题是, 家里爷爷奶奶公公婆婆父母亲六个人养一个孩子,这六个人关于教养的观念都不同


爷爷奶奶苦过了,所以孩子要什么,给他吃。可是这样会宠坏孩子,对不对?很需要的是一个沟通, 全家只能有一套教养的方式,当然这里的决定权是在母亲身上 。因为将来这孩子长大好不好,是母亲的 责任


她有这个责任,她就有这个权利 。所以母亲可以跟她自己的父母亲,跟她的公公婆婆讲,孩子我希望是怎么教,大家同在一个家庭里面, 希望大家可以遵守这个母亲的规矩


我们看到很多的妈妈,不喜欢孩子在吃饭之前吃零食。你也看到很多的公公婆婆就这样塞。塞的时候呢,多半还讲一句话:‘不要给你妈知道’。这就是 欺骗 嘛。”


完整的视频在这里。↓↓↓




对洪教授的观点,我深以为然。 一大家人管孩子,就像管理一个公司一样,哪个公司经得起多头领导?


不过,在大多数家庭里, “全家教育方式一致”却很难做到。 因为,沟通成本太高,沟通起来太累。


①一些长辈,容易自以为是。


如果一位妈妈因为一些育儿原则上的问题与长辈据理力争,长辈们的反应多半首先是:


“我儿子(女儿)都是这么管过来的,不也是好好的吗?”


他们会非常不屑,并固执己见。最后的结果是,长辈会 漠视孩 子爸妈定下来的原则和规矩。


比如,规定了不能一边吃饭一边看手机,只要孩子一闹,老一辈就由着他们来;爸妈不让你买玩具是吧?别哭,爷爷奶奶给你买。饭前不能吃冰淇淋是吧?偷偷吃,别告诉你爸妈。反正宠一下又宠不坏的,要做规矩你们自己家里去做吧!


长此以往,孩子不仅 不会守规矩 ,还学会了 “见风使舵” ,学会了 “欺骗” 学不会“慎独”




②一些长辈,不会好好说话。


一些长辈不会好好说话,因为他们的原生家庭也没有好好说话的氛围。


我有一位朋友,有一次要求自己的婆婆不要追着喂饭,婆婆大发雷霆,摔东西走人。朋友不想闹僵,就去安慰婆婆说:“妈,孩子少吃点没事的,您别太焦虑。”


婆婆回答: “我焦虑什么,我早点被你们气死算了,活不长,要我管都管不到了。



有一阵子,我家老刘忙着创业,我忙着管幼儿园,我妈到美国来帮我带过一阵萝卜。我发现她对孩子过度呵护和小心,就和她沟通,不要用语言去打击小朋友的探索欲,男孩子磕下碰下不要紧。


想不到我妈表示: 我都这么辛苦了,你不顺着我点?你也太不孝顺了!” 说完就飘走了,留我一个人在原地风中凌乱。


有时候,你跟长辈好好讲道理,他们跟你 讲伦理, 给你扣“不听话、不孝顺”的帽子;你好好跟他们讲是非,他们跟你 发泄情绪


一个家庭的悲剧,往往是从 不好好沟通 开始的。


③一些长辈,没有“界限感”。


一些长辈,不仅不遵守孩子父母制定的原则和规矩,孩子父母在管教的时候,长辈还要 “指手画脚”


比如,妈妈因为孩子玩好了玩具没有自己收起来,就惩罚了孩子。孩子大哭大闹。一些长辈会心疼不已,跳出来护着孩子说: “孩子太可怜了,不要再说他了。”


这就是没有 “界限 感”(Sense of boundaries 的表现。


在“界限感”这事儿上,我朋友公公婆婆的做法值得参考。




我朋友嫁了美国设计师,儿女双全。我有一次问她:“你两个孩子就差一岁半, 你怎么做到还有时间化了妆和我出来喝茶? 我忙到连涂个保湿霜的时间都没有。”


这位朋友就开始各种夸赞他的公婆。每周末,她都会带着两个孩子在爷爷奶奶家玩,爷爷奶奶会单独和孩子相处,享受天伦之乐。


但对于第三代的教育, 公公婆婆从来尊重父母的意见 ,什么时候添加辅食、如何添加,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都按照儿媳妇的意见来。孩子不吃饭也从来不会追着喂,更别提给小龄儿童把屎把尿了,一切尊重下一辈 核心家庭(core family) 的管理原则。 当然,长辈觉得后辈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也会提出来,直到全家达成统一的意见为止,绝不会“阳奉阴违”。


夫妻俩的事情,公公婆婆很少多加过问,小夫妻如果有疑问来倾诉,公婆就说说过来人的经验和感想。因为他们觉得,孩子都是成年人了,长辈的教育责任已经完成了。 如果那么大了还要爸妈来干涉,孩子就是loser。




当然,这样的长辈,也仅在美国一些高知家庭中存在。翻一翻美版知乎“Quora”就会发现,美国家长在和长辈共同育儿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沟通问题。


最后,萝卜妈想说, 一个没有统一教养方式的家庭 ,妄谈培养出什么优秀的孩子。任何一个优秀孩子的背后, 一定有一个愿意好好说话、好好沟通的家庭。


在沟通时遇到冲突,我有一条 “锦囊” 送给大家: 及时喊“stop”。


我跟老刘、跟我父母也会有沟通不畅、情绪崩溃快要吵起来的时候,我们会喊“stop”, 立刻离开现场,或单独出去走走,直到情绪平静了,再就事论事地来谈问题。


- END -


瓜妈最后说:


我很赞同洪兰教授说的, “全家人的教养规则要一致,而妈妈是这个规则的制定者。” 但这件事做起来其实也是相当有难度的。


我工作很忙,瓜瓜平时奶奶带得最多,虽然我和婆婆的关系总体来说算亲密,但在瓜瓜的问题上免不了还是会有分歧,一开始的时候我也会脾气急躁些,但慢慢地了解老人带娃也不易,我开始学会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