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秦朔朋友圈
秦朔朋友圈是由中国著名媒体人、财经观察家秦朔牵头创立的一个新媒体与专业服务品牌,包括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节目、音频节目等。内容聚焦于经济、金融和商业领域,关注重点为全球和中国财经商业热点、企业家精神、创新与发明创造、商业文明探索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有限次重复博弈  ·  #现在考研人都在干什么#看到这个热搜我想起了 ... ·  5 天前  
题材小组  ·  12月20日 题材前瞻 ·  5 天前  
题材小组  ·  12月20日 题材前瞻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秦朔朋友圈

借我杀死庸碌的情怀

秦朔朋友圈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5-27 06:54

正文

  • 作者: 水水/ 秦朔朋友圈:qspyq2015


这一周留学生的话题讨论得热烈。秦老师很早就让我写容闳了,他说,中国第一个留学生、中国第一个西医、中国第一个律师等等都可以写写,为什么第一个总是那么有光彩?在研究创造性上,人生活法、过法的创新,恐怕是最感人的创新。人的一生,平平庸庸,忙忙碌碌是常态,但某些时刻还是很特别的。


留学如今是中国大部分精英阶层的选择,而最早去西方留学的却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众所周知,中国第一个留学生叫容闳,容闳之闻名,大抵是因为参与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和曾国藩的关系又非凡。容闳还有两位同去的同学,都姓黄,一个是黄宽,一个是黄胜,他们也各有不凡成就。黄宽是中国第一个西医博士;黄胜是著名报人,创办了中国自办的第一家印刷企业。


按照澳门马礼逊教育协会记载,容闳、黄宽、黄胜分别于1839年、1840年和1841年入学。马礼逊学堂为了纪念第一个来华新教传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而设,这所学校是英国大鸦片贩子颠地和鸦片战争挑起者查顿募资修建的,但校长兼教师——美国传教士、耶鲁大学毕业生布朗(Rev. Samuel Robbins Brown)却是个有情怀的人。1846年,布朗因身体欠佳,决定回美国,想带学校里的优秀学生到美国接受正规西式教育,在香港英美商界人士资助下,布朗宣布这一决定并通知全体同学,让有兴趣的同学自动起立。容闳是第一个站起来的,第二个是黄胜,最后一个是黄宽。在安土重迁的中国,离开父母兄弟孤身出走异国他乡是极难的选择。容闳曾回忆道:“我母亲极为勉强地同意了……我特别诚恳地乞求她,她虽然伤心难过,但最终还是屈服了。”他们三人随布朗夫妇于1847年1月4日乘船从广州黄埔港(一说从上海)出发,于4月12日抵达美国,入读麻省孟松学院(Monson Academy),所募经费可资助他们两年学业。



孟松学校是好学校,美国人自己也都会远道来求学。校长本人对中国“素抱热诚”,对容闳等“特加礼遇”。显然,他们是幸运的。在人生选择上,遇到善解人意又有情怀有能量的人是福气。两年后,容闳、黄宽想继续深造,没有经费支持,孟松学校校长海门和布朗先生写信给香港的资助者,后得到回复,如果容闳、黄宽二人愿往苏格兰爱丁堡大学读专科,可继续获得资助。黄宽表示愿意前往英国读书,容闳另谋方法,日后入读美国耶鲁大学。而黄胜仅在孟松学校待了一年,因为水土不服,身体原因被迫在1848年返回香港。每个人对环境的适应性不同,身体底子不同,性格不同,但都不妨碍他们追求自己的虽不可预见但满怀志愿的人生。


容闳,1828年(清道光八年)深秋出生在广东香山县一户贫困农家;黄宽,1829年出生于广东香山县,幼年父母早亡,由祖母抚养长大;黄胜,广东香山县籍,1825年生于澳门,三人中年纪最大。每个人的人生,其实都是跟勇气有关,选择本身就跟勇气相关。两眼一抹黑,世界那么大,人生说转折就转折了。

  • 容闳,显然是最能闯荡的,他最能接受新事物,最有自己的主见,最能抓住机会,也最有宏大的情怀,雄心最壮大。他认为中国的教育需要裹挟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种种目标,大力发展才行。

  • 黄宽,报国和传教都是他的情怀,但他在这两个方面都没有特别的建树,然而他是最踏踏实实发展中国医学事业的人,回到最初的医生角色,做好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放到如今怕是现代商业文化最推崇的事情。

  • 黄胜,最有回报之心,回到资助他们上学的商人传教士那,从点点滴滴的翻译工作做起,在中西思想文化交流领域持之以恒,并延伸到出版、教学等领域,中国台湾学者苏精评价他“虽然始于翻译,也仅止于翻译,但由此可知他是愿意为中国的近代化尽一分心力的”。


也是巧了,他们三人,一个宏观关注国家大局、一个中观致力行业发展、一个微观用力在翻译细致度提升思想交流质量上,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立足点上,找到人生方向。碰巧三人又分别是教、卫、文事业上的发展者。“科教文卫”是所有国家甚至世界发展的大需求,三人开启的是大方向上的前面几步,总觉得有些事,你想做并开始做了,缘分里的人事物才会一一涌现,他们都在不远处等你。借一份杀死庸碌的情怀,有事做,有人爱,有国可报……


| 歌词里唱着:借我亡命天涯的勇敢,借我说得出口的旦旦誓言;借我不惧碾压的鲜活,借我生猛与莽撞不问明天;借我杀死庸碌的情怀,借我纵容的悲怆与哭喊……


容闳


容闳(1828-1912),幼时家境贫困,家里没钱上学。有时候穷得很彻底也能否极泰来,他后来去了学杂费全免的澳门洋学堂,一路上的都是教会学校。1847年1月,容闳到了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孟松学校学习,后在慈善组织帮助下进入耶鲁大学,四年后以优秀成绩毕业。容闳求学时就立定:以西方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



他自7岁开始接受西方教育,27岁学成归国,一共接受了20年的西方教育。他首先想做的事情,就是推进中国的教育事业。传教士对他影响很大,本着宗教上的亲近感,当太平天国的洪仁玕邀请他共谋大业时,他答应了。


他在太平天国呆了四十天,并提出了七条建设性意见,包括:按照科学原则组建军队;创办武备学堂(陆军学校)以培养有才干的军官;创办水师学堂(海军学校)以培养海军;组织文官政府(平民政府),由有才智有经验的人担任各个行政部门的顾问;建立银行体系(金融制度),厘定度量衡标准;为国民建立各级学校的教育体系,把《圣经》作为教科书之一;建立一整套实业学校体系。但是当时的太平天国已经在走下坡路了,根本无法实施以上建议,容闳拒绝了仅次于“王”的“义”的爵位,离开天京。他明白自己要干什么,也能体察环境,不适合自己的地方,绝对不会抱有不切实际的希望。


两年后,曾国藩对他发动人才攻势。1863年3月,他先派幕僚张斯桂写信给容闳要他去安庆发展,但容闳不相信,以为是要将他骗到安庆以除掉他这个曾经与太平天国密切接触分子;两个月后,张斯桂又来信,并附上李善兰的信。李善兰是著名数学家,也是容闳的朋友。容闳的朋友圈还是很广的,李善兰信中说徐寿、华衡芳等朋友们也在安庆呢。容闳自知羞愧,怕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惭愧之下,立即修书一封,答应几个月之后安庆见面。曾国藩看到容闳松口,马上再追加一封信,1863年7月,容闳接到第三封邀请信及李善兰的第二封信函。曾国藩对他的期望是“弃商业而入政界,居其属下任事。”9月,容闳放下九江商业事务,来到安庆。六个月来,曾国藩急于见容闳,但第一次见面时,两人先是四目相对,务务虚;第二次见面,容闳直抒胸臆,阐明教育宏愿,曾国藩没太大兴趣。会面后,其他幕僚告诉容闳,曾国藩想建造中国第一家西式机器厂,邀请他购买机器,有了船坚炮利之后,才会想到再培养人才。从传统观念上看,中国人一向务实,对于硬件这个最实在的东西,就算曾国藩有晚清最强大的幕府,有极好的人才储备(超过200多人,集齐了各方面的才子),他还是觉得自己不可能完成越洋买到称心如意、货真价实的机器作为“制器之器”的任务。


“当时各处军官,聚于曾文正之大营者不下二百人。大半皆怀其目的而来。总督幕府中亦百人左右,幕府之外,更有候补之官员,怀才之士子,凡法律、算学、天文、机器等专门家,无不毕集,几于全国之人才精华汇集于此”。


容闳:《西学东渐记》



10月,容闳抵达上海,携带68,000两银子预备前往美国。在上海巧遇美国机械工程师哈司金也要回国,他将买机器的事情也授权委托给了哈司金。预备方案有的时候也能成为最佳方案,所谓有备无患,遇到机会就抓住机会,不浪费每一次相遇,怕是有情怀的人的共鸣和直觉。曾国藩给了他赴英、法、美考察并采买机器的自主权。他就开始了整个旅途——乘外轮取道香港、新加坡、印度洋,在锡兰(斯里兰卡)登陆后换乘轮船过孟加拉海湾,在埃及开罗登陆,坐火车过苏彝士地峡(那时候还没有苏伊士运河)至亚历山大城,继续坐船到法国马赛,然后换火车到巴黎,而后到加来司乘船过英吉利海峡到多尔维(即多佛尔),由此改乘火车抵达伦敦,并参观了惠特尔司机器厂,再换乘汽船过大西洋,于1864年春抵达纽约。


哈司金先到了纽约,当时正值美国南北战争,工厂出货都是先供国家战争所需,幸好哈司金门面熟,在圈子里谁都认识,容闳还真的找对了人。哈司金后来找了马萨诸塞州的朴得南公司订约,但最快也只能半年后取货。他视美国为第二祖国(曾入美国国籍),也想报效美国政府,被在斯匹林菲尔任陆军准将的巴恩斯将军婉言谢绝,说他有中国政府责任在身,还是全力做好这件事吧。那时候的人,懂得在大局上相互体谅,在细节上照顾情感,那时候没有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容闳托哈司金所订机器终于在1865年春从纽约绕过好望角到了上海。1865年,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在上海虹口正式成立。因此事,容闳获五品实官,候补同知资格,任江苏抚署译员。1870年,曾国藩等专就派遣留美幼童一事上奏获准,遂了容闳的教育心愿。人与人之间有时候需要相互交付心愿,特别是有公共性社会性的心愿,共同绸缪。次年夏末第一批留美幼童30人启程出国,容闳担任中国留美学生副监督。他首创、策划、组织、领导的这次派遣,加速中国教育近代化,造就了科技、军事、铁路工程、邮电、军医、矿业、海防工业、外交、政事、海陆军军官、经济管理、企事业、机械制造、翻译等一大批新式人才。


黄宽


笔者近日睡前有阅读习惯,总看一些古籍现代版,有原文也有注释的中医经典,例如《黄帝内经》(梁冬、徐文兵的对话),不至于太费神,对于睡眠不好的我,有些效果,当是修身养性。据说多念几遍“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对心神不宁、不安有好处。所谓“舍心”,就是以心为舍,“心”就是“神”待的宿舍。中医和中国功夫,都非常强调“气”,融会贯通,内外和谐,说不清道不明需要悟的“气”。中医的文化内涵很深厚,国学学得好的人更能理解中医,中医需要医患双方在学识和理解上都接近,医患共修才基本奏效。


中医传承五千年,而西医进入中国不过两百年,已是如今医学系统的主流。最早去西方留学的是穷苦人家没有选择的孩子,最早使用西医的也是下层社会贫穷的人们。试错机会、创新机会总是在没有思想文化障碍的人面前长驱直入。



黄宽(Wong Afun,1829-1878),字绰卿,号杰臣。他念完孟松学校之后,去了爱丁堡大学医学院。此医学院颇负盛名,著名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就在那里读过。黄宽在这所设备齐全、质量高且具有影响力的大学攻读医科,是中国留学欧洲学习医科的第一人。经过5年的艰苦学习,他毕业考试获第三名,并获金牌奖和医学学士。1856年至1857年,黄宽在英国的医院里实习两年,研究病理学和解剖学,获医学博士,成为华人留学外国全面掌握西医学科领取医学证书的第一人。他们三人中,读书最好的就是黄宽。


1857年,黄宽以伦敦会传教医生身份返国,在香港伦敦会医院任职,他的身份使他在医务界拥有和西方传教医生同样的权益,可以开设私人诊所,收治病人。但在香港,他传教的福音梦不到一年就破灭了。1858年,他在广州府学东街开办了一所医药局,后又接办英国人霍布森(Benjamin Hobson)医生在广州金利埠创设的惠爱医局。原来的惠爱医院有50张病床,霍布森医生还编译西方医学著作,培养了一些中国青年。黄宽接管后,病床有了80张,住院病人450人,门诊病人达到26,030人,他还亲授生徒4人以便助理诊务。在惠爱医局之外,他还兼职在博济医院,与美国传教医生嘉约翰合作,服务十年,后也代理院长职位。1860年,他曾施行胚胎截除术(碎胎术),为国内首创。广东地区以患膀胱石病人多,嘉约翰时以作截石术闻名,但在他之前,黄宽早已割治过33人。据统计,他做过三千多次膀胱结石手术。是的,他是一心在西医事务上的工作狂



1862年,黄宽受李鸿章邀请,赶赴天津任医官,半年后就辞去了,因为不感兴趣。丁日昌也很器重他,但他也不想走仕途。黄宽是一个厌弃官场生活的人,他很早就离婚了也没有自己的家庭。他是一个无牵无挂的工作狂。生而为人,心有所向,手里要有活。在那个年代,用自己的一生投入一个新兴事业,也许这一生里的每一分钟都隔绝了庸碌的含义。


1863年,中国海关医务处成立,内设海关医务官,主要负责船只检疫、海关职员医疗保健、船员照顾和治疗。他被聘为首批医务官,是17人里面唯一的华人。1866 年,博济医院附设医学校,黄宽被聘为教员,担任解剖学、生理学和外科学课程,还首次用尸体做解剖教学。教书育人,行医治病救人,就是他的一生。最后因为救治一个难产孕妇,黄宽不顾自己的病(项疽,生于脑后项部的有头疽、疮肿),救回了两条命,回去没多久就逝世了,才49岁。


黄胜


黄胜(1825-1902),他进入马礼逊的时候已经15岁了,他入学时,学校学生只有5名。虽然在美国时间较短,但一年多的美国生活,使他有了比较扎实的英语基础和西方文化知识。孟松学校校长海门擅长英国文学,他上课不仅讲文法的规则,还对词句之构造及精义所在都解释得很详细,在他的教导下,学生都阅读过许多英国文集,黄胜受他的影响非常大。



黄胜回国后,先在香港的“The China Mail”(德臣西报)从事印刷工作。这个报的主笔肖德鲁特(Andrew Shortrede)是他赴美的资助人之一。每个人的人生路径,总是先找身边最近的机缘,有人会一直路径依赖下去,积累下来,有人会不停转型。黄胜是同领域积累型的人,后来他又到英华书院印刷所从事印书工作。英华书院也是马礼逊创办的,成立初衷是“以交互教育中西文学,及传播基督教理为宗旨”。该书院主要印刷中文版《圣经》,也印一些工具书和中文典籍的英译本。黄胜喜欢这份工作,虽然月薪只有30元,他拒绝了香港法院的4倍薪水的翻译聘请。


1853年,英华书院的《遐迩贯珍》创刊,这是鸦片战争后在香港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杂志。主编是理雅各等三位传教士,实际事务都是黄胜负责。《遐迩贯珍》是我国近代第一个以时事政治为主的刊物,用线装书版式装帧,并首次刊登新闻图片,是中国新闻业的重要贡献之一。《中外新报》创刊于1858年,每天出一小张,这是我国日报最早的一种,一说主编是伍廷芳,也有的说是黄胜。香港影响力较大,创刊于1864年的《华字日报》,黄胜也经常为其写稿。


1858年,英华书院院长理雅各在英商资助下,准备翻译中国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取名《中国经典》(The Chinese Classics)。黄胜帮助理雅各翻译这些书,在王韬1862年来港之前,黄胜曾是理雅各的唯一助手。《中国经典》第1、2卷,于1861年出版问世。理雅各写道“译者仅向其好友、教会印刷所主管黄胜君衷诚致谢,惟君之精通英语,始能称校核之职也。”

后来,黄胜在黄宽的推荐下,李鸿章(时任江苏巡抚)、丁日昌(时任江南制造局总办)邀请他前往上海协办洋务事业。黄胜一时不能前往,把自己翻译的《火器略说》寄给了他们,丁日昌大赞其翻译。丁日昌后亦升了江苏巡抚,再次邀请黄胜,但黄胜在上海停留两个月再次回到香港。次年,丁日昌再度邀请他负责翻译西方地理书籍,黄胜觉得自己不能胜任,推荐了王韬,丁日昌对王韬也很重用。1863年,上海设立广方言馆(上海最早的外语学校),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先在那教习英文,半年后,黄胜继任。1864年8月至1867年初,他都在那当英文教习。黄胜的学生中有政界、教育界的知名人物,如后来成为上海南洋公学校长的汪凤藻、后任福建知府的严良勋等。


1871年,英华书院因故停办,所属印刷所的设备全部变卖。黄胜亲自将机器押送到北京供京师同文馆印书之用,余下大部分机器被他和王韬买下,并于1873年开了中华印务总局,印刷的书对中外文化交流起过重要作用。


黄胜与容闳也合作过,他也曾任留美幼童肆业局的委员,1873年6月12日率领第二批幼童30名赴美。1877年,黄胜招40名香港优秀学生至福建船政学堂的后学堂——英国学堂。1878年黄胜第三次赴美,任清廷驻美使馆翻译。那时候的同学,有相似的家国情怀,都可以无利益相互提携。



每个人的人生际遇不同,大时代大背景转型期,唯不可庸庸碌碌,要勇于创新,相互帮助。载入历史的每个人,其实本来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报国为民情怀为重。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众号:qspyq2015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号:qspyqsw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