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万科周刊
万科周刊是万科集团自媒体,纸刊于1992年创刊,是国内业界第一本企业内刊。企业视角,人文情怀,理性观察,万科周刊,不止是内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小小的python学习社  ·  大伯过年老炫耀儿子是公务员,我就说自己年薪6 ... ·  2 天前  
海宁19楼  ·  【每日嘉宾推荐 · ... ·  4 天前  
海宁19楼  ·  【每日嘉宾推荐 · ... ·  4 天前  
掌中淄博  ·  就在明天!张店发布最新提醒 ·  4 天前  
掌中淄博  ·  就在明天!张店发布最新提醒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万科周刊

吉雪梅:我与遵道学校这十年|“5·12”地震十周年

万科周刊  · 公众号  ·  · 2018-05-12 14:26

正文

万周按

2008年“5·12”地震中,四川绵竹遵道学校严重受损,震后万科援建遵道学校。十年来,在各界人士的持续关注下,遵道学校获得新生。“5·12”十周年之际,该校毕业生吉雪梅回忆了自己与遵道学校的十年。


我叫吉雪梅,来自四川省绵竹市遵道镇——一个群山环绕景色秀美的小地方。十年前汶川地震时,我还是一个六年级的小学生,十年后我成长为一个即将完成本科学习的大学生。这十年,遵道学校陪我走过了我的中学时代和大学时代,我也见证了遵道学校的巨大变化。


回顾自己走过的22年,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就是2008年5月12日的地震。


那是一个灰蒙蒙的中午,五月的天气出奇地燥热。我们正数着拍子等着午睡结束的铃声,突然感受到一阵摇晃,从未经历过地震的我在那一刻以为是后座的同学在踢我的板凳,但随即在同学的一声“地震了!快跑呀!”中醒悟过来,跟着大部队跑向了操场。午后的天空更加昏暗,我站在操场上,看着六年级一班有一半的教室垮了下来,我惊呆了,整个人处于不知所措的状态,我当时心想:这大概就是世界末日了吧!


▲震后小学后门


不一会儿,家离得近的同学被家长接走,莫名的恐慌涌上心头,我知道我在等待什么,那是一种我这辈子都无法再体会的等待。我听到周围有人在小声哭泣,随着留下的同学越来越少,我害怕了,担心可怕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不敢去想,但那种氛围又迫使我去想,眼泪夺眶而出。


幸运的是,妈妈来接我了。回家的路上,看到熟悉的一切已变得满目疮痍,路上遇到的所有人脸上都笼罩着一层灰暗的忧郁。我家被夷为平地,只剩那道孤独的大红铁门立在风中——我的家没了。


当天晚上,我们一个院子的几户人家搭了个简易的棚子。天空下起了小雨,大家用木板铺在地上,然后垫上被子,都睡得不安稳。没有夜聊,每个人的心情都很沉重。半夜两点多的时候,我依稀听见我们家的电话在响,我小声告诉我妈,她说我出现幻觉了,可我就是清清楚楚地听见了,坚持要去看看。


在废墟上,在雨中,我们接到了在外打工的爸爸打来的电话,“是你吗?平平。” 平平是我小名。 “是我,妈在我旁边。”电话里爸爸的嗓子都哭哑了,但得知我们安好,他终于有了些许欣慰。电话打了不到两分钟就没了信号,我们彻底与外界失去了联系。


那时的我们没有水,没有食物,也不知该做什么,似乎生活已经失去了希望。我渴得要命,但是到处找不到干净的水喝,最后只好喝下了水沟里的水,我已经记不得那捧水的味道,但我永远记得解渴后那种“活下去”的渴望。我们饿到不行了,大人们在废墟中掏出米煮了一锅黄粥(震后水中带有大量泥沙),那是地震两天后的第一顿饭,说实话真的难以下咽。


大概是第三天,救援物资来了,我们又看到了希望。在那之后的二十天里,我每天上午去中队领物资,然后帮妈妈在废墟中拾取可用的东西。我不敢在她面前说一句抱怨的话,就算脚被扎进了铁钉也要忍住,因为我知道在这样的天灾面前,谁都经不住抱怨。


对于继续读书这件事,年幼的我当时想都不敢想,我以为世界就此终结,这辈子没准就依靠救援物资在临时棚子里度过。不过到了七月下旬,学校板房竟然搭建好了,我们接到通知,回学校考了一场懵懵懂懂的小学结业考试,非常遗憾既没有小学毕业证,也没有小学毕业照。考完试就 回家等待。 后来升入初中,也是偶然得知的消息。


在板房的学习生活中,我记忆最深的是,暴雨时水漫过地面进入板房,水深约20厘米,数学老师张老师挽起裤脚站在水中坚持为我们授课,我们双脚泡在水中上课,回家脱下鞋,脚被泡得发白,我想着以后下雨再也不穿板鞋去了,不如直接穿凉拖去。


▲板房学校,在大雨中相互扶持


板房室内是混凝土地面,孩子的好动天性让我们下课时不愿只待在教室内,我们会到铺满碎石的户外跳皮筋,脚底与地面接触的刺痛感并没有阻挡我们的热情,每次都要等到上课铃声响起才会回到教室。现在想起来,那段岁月既苦涩,又值得怀念。


▲板房教室的学习生活


在板房学校上了将近半年学后,2008年12月31日,万科援建的遵道学校作为震后首批永久性公共建筑交付使用。 第二天,我们搬进了九级抗震设防的美丽新校园,这是最好的新年礼物。



告别灰暗的2008,在新的一年我们有了一个崭新的开始。新校园从破土到建成我没有去看过,当时我对新校园的期待是和地震之前的学校一样就好。但在那一天,我转过街角看到新校园的第一眼就惊呆了,原来它可以这样漂亮。


▲遵道学校全景(中间回字形建筑为教学楼)


新校园的一切对于我们都充满了吸引力,明亮的教室、崭新的课桌、先进的电子设备……在这里,我开始了初中生活,那也是迄今为止人生中最开心的三年,也经历了许多我人生中的第一次。


第一次当班干部,我从默默无闻的参与者到承担责任的组织者,性格从内向寡言转变为开朗外向。我们按照报名顺序分成了一二三班,我被分在了一班。开学第一天,班里需要一个临时负责人收午餐费,班主任暂时让我担任这个职务,其实我当时很想拒绝,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担此重任,可是我又内向得不敢拒绝。到现在我都很感激李代平老师给我踏出第一步的勇气。


▲遵道学校新教学楼


后来我又在班干部竞选中成功当选班长。我记得有一次,因为自习课大家没有好好自习而全班集体受罚,我也一道受罚。这件事让当时的我认识到当班干部没有任何特殊权利,必须为大家服务和为大家树立榜样。在学校和老师的关爱下,我的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还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文章印在纸上出版。那会香港灾后心理辅导协会在四川举办了一次征文比赛,我写的《酸甜柠檬汁》有幸获奖并出版。这篇文章的立意是:我们应该把生活中的苦难当作一个柠檬,要想办法将其变为一杯可口的柠檬汁。 因为这次征文比赛获奖,我获得了去香港交流学习的机会。第一次看到外面的世界原来如此精彩,也在心里埋下了将来去大城市读大学的种子。


在遵道学校的培养下,我顺利进入了国家级重点中学绵竹中学。我利用所有的时间拼命学习。同学们下课休息时,我在做题;晚上回宿舍后室友在聊天,我在看书;周日同学们约着去玩的时候,我还在学习。最终我在文理分科考试中顺利进入了重点班。


结束忙碌的高中三年,我考入了中国农业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 这会我已经快大学毕业,但 每次回校都有一种温暖的归属感,学校在大家的帮助下环境越来越美丽,办学质量越来越好,老师和同学的幸福感越来越高。


而遵道学校对我的关心也一直延续到现在,不曾因高中毕业而改变。广东中山市的吴建钢叔叔和万科的解冻叔叔一直关心遵道学校的发展,也关心着遵道学校毕业生的学习和生活,每年他们都会和我聊聊天。吴建钢叔叔攀登珠峰的精神让我十分敬佩,他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我们好好学习,忍住眼前的苟且,诗和远方才能到达。解冻叔叔的“自助者天助之”一直鞭策着我勇敢地生活,以自强自立的心态面对一切。


▲大二在北京园博园开展课程实习(一排右四为作者)


大学生活多姿多彩,入学不久,解冻叔叔建议我转专业,农业大学的园林非常强。我研究了学校的转专业规定,大一上半学期努力学习将成绩提高,此外通过一学期的专业学习和认真的自我思考,我也发现自己不适合原来的专业。在大一下学期我顺利转入了园林专业学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