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做善事的重要性,从个人和集体角度出发,强调了慈善行为对于个人福德的积极影响。通过故事和自身感受阐述了善事如何积累福报和资助他人对自身带来的益处。同时提醒人们通过不懈努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不断积累资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做善事的重要性
文章强调了做善事的价值,认为这是个人福德的体现,对当下和未来都有积极影响。
关键观点2: 慈善行为与个人福报的关系
通过故事解释了慈善行为如何影响个人的福报,表明慈善行为可以延长寿命和增加财富。
关键观点3: 慈善行为的积极影响
文章指出慈善行为可以带来好的机缘和福报,作者自身做慈善时也有这种感觉。
关键观点4: 不断积累资粮的重要性
文章强调了无论身份如何,人们都应该不断积累资粮,做利他的事情,这样才能保持身心健康和财富增长。
正文
做善事,对当前非常重要,对未来也非常重要。
就个人而言,这是一种福德的表现。表面上我们是在帮助别人,实际上对自己也有很大的利益。
就像银行里的存款,如果没有继续往里存,只知道每天取一点、每天取一点,最后会全部取光。本来存了一点,之后一有机会就往里面存,不断地存,就一直有钱用。不过,有些人只知道取,从来没有存,最后只有把钱全部用完。这样的结局,确实有点可怕。
对有能力的人而言,做慈善就是在为自己存fu报。
元朝的时候,有两个人,因yuan比较特殊,同年同月同日出生,连时辰都是相同的。后来,他们在同一个地方,同时考试,同样都考上,最后得到了同样的官位。不过一个分在鄂州,一个是在黄州。
过了一段时间,在黄州做官的人突然死了。鄂州的那个人有点害怕。他想:我俩从前的经历全都一样,现在他死了,我可能也快了。
他马上准备自己的后事。但过了七天还没有死,他就跑到一个祭祀的地方,先祭拜天地,然后祈dao:
“我为什么还不死?如果天地有灵,请我的朋友托梦告诉我。我俩同年同月同日出生,考试、做官也全都在同一个时间。他已经死了七天,我还没有死,这是什么原因?”
当天晚上,黄州死去的那个人,在梦中告诉他说:
“我们两个本来是要同一天死的,但因为你在生活中做了很多善事,又非常节俭,而我经常浪费,还做了很多坏事,所以我提前死了。”
所以,
表面上看,做善事好像在帮助别人,实际上对自己的寿命也好,财富也好,也有很大的帮助。
世间有一种说法,叫“禄 尽人亡”。一个人的福禄如果耗尽,就一定会死;如果fu报没有用尽,还会有活下去的因yuan。有些人fu报很大,不管做什么事情,一会儿突然出现一个机会,一会儿又突然出现一个机会,不断地产生好的因yuan。
我自己做慈善的时候,也有这种感觉。很多善事,好像只要有发yuan,慢慢地,各种因yuan自然而然就出现了。如果自己没有发yuan的话,做这些善法的机会一直不会有。这就是fu德因yuan的体现。
不管是非常普通的人,还是有一定fu报的人,不断地积累资粮,不断地做利他的事情,都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能够这样,自己会身体健康、财富增长,善心也会不断增上。
——《在慈心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