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对于年轻的一代人心中肯定都不陌生。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个节日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近年来商家炒作,媒体不给大众正确的导向,让公众都认为七夕是情人节,怎么辩都辩不过来。
要说中国的情人节,农历正月十五的“上元节“才是真正的中国情人节。这一天,男男女女,借观花灯之名,会中情之人 。七夕绝对不不应该是中国的情人节!
七夕节起源于汉朝, 据《西京杂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南北朝任昉所著的《述异记》将《诗经·大东》篇中的“女郎”和“织女”这两颗星赋予了凄美故事的色彩。此后,女郎织女的故事慢慢融入到了这个节日中。但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七夕也从来都不是情人节,而是姑娘们开始向织女乞求心灵手巧。
在中国古代,七夕与爱情完全无关,七夕节又叫做乞巧节。乞巧节,顾名思义就是乞求心灵手巧。这一天,未出嫁的少女都会成群结队的游玩,互相比一比自己亲手做出来的手工艺品,并祈求永远心灵手巧。
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祖咏还有这样一首《七夕》诗:“ 闺女求天女, 更阑意未阑。玉庭开粉席, 罗袖捧金盘。向月穿针易, 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 明旦试相看。”
宋元时期七夕节的隆重程度,丝毫不亚于春节。当时还专门设有“乞巧市”。乞巧市顾名思义是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
七夕在闽南一带,还有一个意义,说是七娘妈的生日。把七位仙女作为幼童的保护者,谓之拜七娘妈。新生儿叫新契,到了成年,叫和七娘妈解契,出花园。有这两种年龄阶段的人家都要特别隆重庆祝七夕节。要陈设小楼阁,家具,衣物,脂粉,花朵作为供奉。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代的七夕节也不断发展演变增添新的内容。但唯一不变的是,从来都不是情人节,都是姑娘们在乞求心灵手巧的节日。
文革时期,有关传统节日的文化活动都被打上了“封建迷信”的标签。在那十年中,除了春节与清明节以外的传统节日都被取缔,承袭上千年乞巧活动也被中断。
文革结束后,传统节日开始回归大众视野。只是,经过的10年浩劫的侵袭,再难重拾旧日的风致。再加上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物质的横流,传统的过节方式,于我们渐行渐远,甚至连原本的内涵被扭曲与误读。
在今天,同是中华文化圈的日本、韩国依旧在存在着七夕节。
在日本, 乞巧节又称七夕祭,这在奈良时代就从中国传到日本。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把七夕的日子,由中国农历七月初七改为公历的七月七日,不过还是有少数地区继续沿用中国农历七月初七。韩国的七夕节,和中国大一样,都为农历七月七。
值得一提的是,七夕节在日本和韩国都没有成为情人节,反而保留着最传统的节日方式。
日韩都延续了乞巧的风俗和习惯,都是在祈求姑娘们能心灵手巧。这一天,日本人用五在诗笺上写下愿望和诗歌,然后挂在院内的小竹子上。在韩国,年轻的姑娘们把瓜果放在桌子上磕头祈求手艺越来越好。
相较于日韩对中国这个传统节日的继承,再看看把传统节日包装成情人节的我们,是否应该感到脸红呢?许多人能把除了清明节以外的节日,都能过成情人节!而许多商家能把清明节在内的所有节日,都包装成购物节!
当韩国将我们的传统节日拿去申遗的时候,说实话,我内心既痛苦,又安心。因为,至少还有人懂得我们传统节日中的深远的文化内涵。我们丢弃掉的,别人不但拾起并视若珍宝,我们指责他人的同时,是否内心应该有愧呢?
我们不得不反思,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失去的有多少?
又被一个神段子刷屏了!
“号外号外,据说今天有一场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战争爆发,成百上千甚至上亿的baby将死在纸篓,咽喉以及杜蕾斯里面,所以,现在就开始为它们默哀吧!”
不错今天是一年中最能表达爱的节日——七夕节。这原本是神话故事中织女和牛郎相会的日子,竟然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变成了所谓的情人节,而经过商家的再一鼓动,于是全民“买买买”的“浪漫节日经济”产生了,为了爱的你不得不掏出自己兜里的钱。
那么你究竟会在哪些地方剁手呢?
1、五花八门的服务
“鲜花”、“玫瑰”、“巧克力”,甚至是“开房”、“约炮”早已成为了“浪漫节日经济”的特有标签。在去年相关数据平台统计样本中,七夕当天观看电影的人数比例为19.5%,平均支出83元;购买鲜花的人数比例为8.3%,平均支出159元;购买情趣用品的人数比例为8.6%,平均花费95元;有开房支出的人数比例为10%,平均支出455元。
除此之外,对于七夕的过节方式,各个年龄层的偏好也有所不同,70后更喜欢“送珠宝”、“送服饰”,80后则更喜欢“送花”、“送化妆品”,90后则是“看电影”、“开房”。具体以鲜花为例,一些地区平时一束鲜花的价格在138元至258元之间,城区内免费送货。而到了“七夕”当天,鲜花价格会翻一番。
而来自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2·14”期间日交易量最高在600万枝左右,相比当下七夕700万枝的成绩,七夕的鲜花市场显然已经有了一些异军突起的势头。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七夕有‘逆袭’的势头大约是3年前开始的,目前七夕的整体鲜花交易量已经高于‘2·14’情人节8%。”
2、最爱的还是酒店
在所有商家提供的服务中,要说最受欢迎的和必不可少的那还是酒店,尤其是年轻人,有钱必掏的!
近日,在线旅游第三方平台相继发布七夕酒店、旅游等消费报告。报告称,今年七夕,95后成为了“开房”的主力军,由于七夕恰逢开学季,由此也带动了高校周边的高星酒店涨价10%。
其中,18-29岁的情侣是七夕节重要的消费群体。平日订酒店提前3天居多,而七夕酒店提前7天即进入预订高峰期。最拼用户甚至提前42天就开始预订七夕当晚的酒店。有意思的是,85后青睐热门商圈、景区附近高星酒店,而95后则青睐大学周边酒店,多数95后使用手机订酒店的地点甚至是教学楼附近。
除此之外,在有开房支出的样本中,预定七夕当天酒店为星级酒店的人群比例为16%,平均消费为900-1500元;居住酒店为连锁酒店的人群比例为56%,平均消费为400-600元;居住酒店为快捷酒店的人群比例为28%,平均消费为380元以下。
而在酒店的选择方面,金牛座的“土豪”行为位居十二星座之首。统计数据显示,金牛座对酒店的级别要求较高,大部分金牛座的人在七夕当天选择星级酒店。除了金牛座之外,双子座、巨蟹座对酒店也有所要求,分别为连锁酒店和经济酒店。
3、节日天天有,剁手需谨慎
不知大家发现了没有,现在的节日已经越来越多,除了传统的节日外,商家已经开发出了好多让大家剁手的“特色”节日,比如淘宝搞的“双十一”光棍节,京东搞的“618”购物节,除此之外还有“520”、“814”等等。
其实说到底只不过是商家的促销手段,本质就是买买买,但如果有比较给力的优惠,并不排斥这样的节日,但是一般而言就是纯噱头,优惠的并不多,甚至比非节日还要贵一些,比如情人节这酒店不但没便宜还贵了不少。
所以遇到节日,还是要回归节日的本质,中秋节就是阖家团圆,人人手里拿着一块月饼边吃着边赏月,其乐融融,而不是吃什么天价的月饼;而清明节呢,心怀诚意地去故人墓前说说话,缅怀一下故人,而不是让商家代为扫墓,搞什么直播。
来源:煮酒君谈史财经第一声